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

《今日教育》2017年第Z1期

摘要:在本文里,笔者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高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献言献策。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的深入,这几年,随着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深入认识,已经逐步将电教一词变为现代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一词。最近几年,社会对高素质、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企业和高校联手模式,积极推行学习和工作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办法。并且,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育措施,积极完善网络教学硬件,与此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远程教育、智能教育、网络教育等)也已经普及。体育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实现高职体育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1.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不断更新

1.1传输速度快、信息总量大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媒体使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育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总量大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说,以电脑、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以前的课堂教育模式构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它让教学手法、教育模式都进行了一次较深层次的改革。课件、投影仪、网络教学等硬件或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图片和声音相结合,让教学实践更生动形象,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

1.2交互能力强

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能力较强,几乎可以使用到教育改革的所有项目中。在高职院校中,校园网的构建和使用,让院校日常的管理更加信息化、网络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大多都成立了校园网,并有专人负责网络的日常管理和更新。这些校园网和互联网相连通,同时,学校还设有官网、网上图书馆,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们就可以随时使用网上图书馆查阅自己想要的信息。另外,诸多院校中的各科室和各分院系还构建了自己的网站。校园网可以新闻或是院校的相关信息,每个课程都有对应的管理中心以及课程网站,这些课程网站(特别是一些精品课程网站)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实效性,将网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今社会,技术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播放器、视频、软件、PPT、投影仪等,这些技术和硬件的广泛应用,让以前的教育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让科技和教学深入融合。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2.1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技术使用方法相关的科研工作做得也还不够,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这一点,笔者感触很深,笔者在教授“花式游泳”时,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但因为自己没有熟练的掌握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得在上课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调试设备,教学效率也受到很大影响。还有调查显示,当前诸多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仅仅处于及格水平,而能够熟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竟不到2成,如此可见,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水平急待提高。

2.2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硬件设施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未做好

对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十分重要,故而,各大高职院校也是很重视该技术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硬件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没有切实做好。为了普及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多院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这些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对它们的日常养护、管理和及时更新,然而,多数的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硬件设施养护方面做的不够,由于资金欠缺,能力不够等原因,硬件设备往往得不到科学的养护和及时的更新,更有一些设备因此无法使用。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务必要高度重视,及时解决。

2.3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模式急需改进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还是以往的“五环节”模式:课堂教学、复习旧内容,学习新内容,总结学习状况,布置课下作业,只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相比较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教学方法和模式更丰富、更多样。现代教育技术高效应用的前提是要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是教学方法。这一点,笔者也有心得,以往教授学生足球“射门”时,我都是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然后学生进行模仿。我发现这种模式的教授效果并不是很好,通常是教师演示得满头大汗,学生仍然难以把握技术要点。甚至有时,教师难免出现操作失误,学生就会哄然大笑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效率低下。之后,笔者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足球“射门”教授中,通过视频给予学生播放“射门”的分解动作,并且就重点和难点进行了重复播放和慢动作播放,学生注意力和学习效果都得到很大提高。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高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策略

3.1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熟练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想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及时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能力十分重要。故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水平、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为教师讲述课件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指导教学体系的设计;也可组织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教学论文评选或是PPT制作大赛,让一些骨干教师,参观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表扬那些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方面出色的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培训方面,要切实做好培训计划,使用科学的培训手法,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成绩计入教师的个人档案,作为教师能力测评、职称评定的依据。

3.2切实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硬件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入改革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这一技术相关的配套设施的数量是否足够、质量是否过硬以及结构是否合理,日常养护、管理是否到位,都将关系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和设计等工作,让这些硬件设施能够满足不同课程的教育需求,高效传递学生们需要的各类信息。在设计和计划时,首先要做好硬件功能、场地需求、管理力量、科研创新等项目的调研工作,让硬件设施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其次,要遵循硬件建设与网络服务并重、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并重的基本原则,努力建成高效服务于高职教学的校园网络环境,搭建网络平台,这一平台包括网络科研、硬件管理、实践教学等各项内容。再次,将已经建成的校园网络资料库、国家教育教学资料库等资源充分利用好,避免资料重复和浪费。第四,支持教师参与到共享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鼓励他们为学生们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要具有公开性,不仅仅学生们可以分享,其他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乃至全国的高职同行,都可以使用。

3.3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法要积极改进

高职院校有四大功能:培养人才、传递精神文明、服务全社会、以及搞好科研工作。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法要不断更新、深入改革,发挥资源优势,完成四大功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教学手法的创新,让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教师的专长选择合适的现代教育模式;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法选择合适的现代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强化学生们的主体位置,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比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尤其是腾空之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讲解的难度很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多媒体课件就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第三,依照先进的设计理论,实施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在网络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使用各种教学模式(例如:视频教学、习题库等)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图像等向学生充分展示立定跳远中的细节及难点,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和更有效率的掌握其中主旨,实现课堂趣味性和学生学习高效性的目标。

综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习内容更多样、学生技能水平更高,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大大提高减体育教育改革工作。因而,应该合理利用此技术,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4(01):121-122.

[2]姜胜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5(10):129.

作者:朱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