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国文化语境下英语学习观念转变探析范文

中国文化语境下英语学习观念转变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化语境下英语学习观念转变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文化语境下英语学习观念转变探析

《济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摘要]言语活动与情景语境直接相关,但根本上受文化语境限定。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借助语言来观察、认识和表达复杂世界,并产生新的意义——实现语言向新的情景语境无限扩展的潜能。言语的意义在语境中才能得以发生和理解,语言作为意义的载体也适应语境,语言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我国的英语学习是在当今中国文化语境中展开的,学习者所形成的学习观念,扎根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受其影响,普遍的英语学习反过来亦嵌入中国文化语境并促进其演变。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学习应实现由语言工具论向文化论转变,由语法知识向语言意义体系理解转变,由单一课堂观向复合课堂观转变。

[关键词]文化语境;英语学习;观念转变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借助语言来观察、认识和表达复杂世界,并产生新的意义——实现语言向新的情景语境无限扩展的潜能。言语的意义在语境中才能得以发生和理解,语言作为意义的载体也适应语境,语言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学习者所形成的学习观念,扎根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受其影响,普遍的英语学习反过来亦嵌入中国文化语境并促进其演变。当下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形成的学习观念,扎根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受到文化语境的根本约束,但英语语言又置于英美世界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那么,该如何处理英语学习和这两种文化语境的矛盾关系?我们英语学习的观念该发生怎样的转变?要担负起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英语学习的社会使命及文化责任,就要反思英语学习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引导以促进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变和发展。

一、英语学习的价值取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

对其语言学习有深刻影响。当前,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学习应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语言价值问题,为什么学习。分析英语学习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选择活动主要解决学习动机和预期目标问题。二是语言知识观问题,学习什么。学习者是否具有正确的知识观,英语学习是对工具性知识的学习还是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者通过这种学习究竟能获得哪些方面的提升。三是语言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学习资源问题,如何学习、通过什么学习。这侧重解决英语怎样学的问题,关系到能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及语言学习能否成为一种自觉的、长久的、个性化的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本身所包含的意义、重要性、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这是决定和影响英语学习者策略、行为的心理基础。只有认识到学习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学习者才会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坚定意志。英语学习者的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英语学习的价值追求,凝结为指向未来学习英语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判断准则,成为英语学习者判断英语学习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这种判断标准是应用于当下的。英语学习的个人价值取向是学习者的需求、愿望、目的和意志在英语学习中的集中体现。任何人的学习行为,总有一定的动机需求,离开了人的利益或兴趣,学习活动则难以理解。人的需求和学习目的意味着对当下现实的不满足,意味着要求超越现有,追求新的更美好的理想。学习者越能客观、正确地把握学习动机,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和可靠,学习本身就越具有真实性和可行性。个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既表现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也表现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学习者的成功让其体验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快乐,而失败的经验也会让其因感受到巨大挫折而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信心。

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实现人的创造价值的过程。英语学习个体的创造价值问题,就是关于英语学习的意义问题。人的学习是基于社会、时代、文化、环境等背景的。特定的社会部门对人的要求是形成英语学习价值取向的因素,其中既有现代化的社会价值,也包含国际化的交流价值。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个人价值永远建立在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二语研究的学者们指出,在英语学习中,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对英语语言学习和交际的认识是不同的,提出“文化适应”和“社会文化”的理论假说,指出语言习得是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实现对语言的自我监控过程。总体而言,中国人和非英语国家但和英语语言属于同一语系国家的人相比,英语学习的难易度、学习的进程等都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这启示我们中国英语学习者,如果不清楚中国文化语境的特点与影响,就会在英语学习的计划、管理等方面估计不足,甚至无法做出正确的调节。中国文化语境是理解我们英语学习活动的基础,脱离了文化语境的外语学习,不能进行知识整合以达到文化理解和文化创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思考英语学习的价值观,可以使英语学习者的认识和实践达到自觉,同时也可支配和调节英语的学习。布鲁姆模式证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价值目标、方法策略是可控制的因素,当学习者有意愿学习而又懂得如何学习时,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英语学习的价值取向问题,不是英语学科存在和英语知识本身的问题,而是对英语学习者的意义问题,是以英语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而实现的个人需求满足、价值提升的问题。英语是已经价值化了的知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可以获得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借助英语学习,学习者可以扩展其探索和创造的潜能,提升个人文化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实现个体的自身价值,也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英语学习由语言工具论向语言文化论转变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是一个特定的前提条件,对这一前提的认识状况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是生成英语学习观的土壤,是对英语学习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当前,语言学习被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所引导,外语在中国一直被许多人理解为一种找工作、旅游、留学、经商等具有利益转化潜能的工具,因而英语学习陷入一种“就语言教语言”、“就英语教英语”的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语言工具论”误区。工具论的外语学习观使学习者在动机上直接体现为应对考试,拿到各种资质认证,因此他们只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动机使英语学习者产生偏见,导致学习者不能熟练运用英语。工具论的学习观在学习方式上多采取听讲和背诵记忆,缺乏个性化的学习,没有在根本上即语言理解和交流上做功。许多英语学习者只在课堂中听英语教师讲课,而英语教师总是忙于解释语法、文章等,英语学习者淹没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只是在拾捡知识碎片,语言的刻板化非常明显,学习的有效性较低。

刻板化的后果是导致许多学生在英语语言的理解力、共情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上停顿不前。语言当作工具的结果是抹杀了语言的本质特征,将其搁置在一个外部的、局部的、浅层次的位置来看待。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即言语声音为能指,概念为所指,无论是能指和所指的性质还是它们的关系性质都是不确定的,不存在天然的或内在的关系。[3]语言的使用不可以视为一个命名过程,而是要依赖于一个社会符号与意义的关系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文化语境。韩礼德认为,把语言当作社会行为来理解关系到对社会结构的理解,也关系到对语言的理解。他指出,“语言是现在这个样子,原因就是它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并且行为意义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洞察语言的社会基础”[4]。语言不能仅仅是一种工具,英语学习并非简单地复制或复读语言,除了交际功能外,语言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化力量,是影响人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萨丕尔指出,语言会影响到人格特征。[5]语言学习是一种对文化的不断接受和自我创造,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人的世界观。对此,洪堡特说道:“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人从自身中创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樊篱进入其内,才有可能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说,学会一种外语就意味着在业已形成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立足点。”[6]语言工具论遮蔽了语言所具有的建构的功能。话语分析学者詹姆斯•保罗•吉指出,语言的建构功能无时无处不在,人们“可以用语言来使某种符号系统与某种知识和信仰形式在特定情境中建立相关或不相关、形成优势或劣势,也就是为一个符号系统或知识建立高于另一个符号系统或知识的优先权和威望。”

人们使用语言陈述时即在建构“事实”,这个事实是需要我们以判断力去甄别的。当人们仅仅力图理解一个现象,或者是进行谴责、合理化等不自觉的活动时,建构便产生了。“所有的语言,即使是做出简单描述的语言,都是建构性的,会产生后果的……话语是走向行动、观念和具体事件的毫不含糊的通道。”[8]若不基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词语意义建构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就不利于以英语进行的有目的的交往活动。因此,英语学习中要强化英语语言的文化意识。真正的英语人才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文化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文化知识开始培养文化意识,达到对西方文化语境中人们如何用话语建构“事实”的深入理解,这也是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或科技方面的对话或批判的起点。这要求我们要调整英语学习的文化接受态度,克服过分偏重英语语言形式而忽略文化功能的弊病。英语教师应该找寻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习者关注英语学习中的西方文化意识问题,注意语言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为了理解语言,我们就要研究社会结构是如何体现的:价值是如何传递的,角色是如何界定的以及行为模式是如何显现的。”[9]课本教材、媒体文章等特定的语言言说方式能够产生重大的意识形态后果,萨义德等后殖民主义批判学者对英美小说在形成帝国主义态度、参照系和生活经验方面的分析给我们以重要启示。[10]这一点我们因受工具主义学习观的影响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外语学习者在这方面的判断力也普遍不足。工具可以被看作价值无涉的,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互体性的,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文化通过语言体现出来。把语言当作工具意味着遮蔽了语言具有的文化色彩。我们的英语学习具有促进学习者人文素质发展的意义,也具有对英美文化理解和对话的责任。在英语学习上,需要思考我们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怎样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形成合力,提升文化学习的境界,进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英语学习也必须实现由工具论向文化论的转变。

三、英语学习由语法知识向语言意义体系理解转变

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基因组中的内置物,语言学习者仅仅通过使用构成语法的各种生成性规则和转换性规则就能创造性地构造出无穷的句子。这为众多外语学习者出现的语言使用的高度刻板化所证否。“人类语言沟通中所谓的语法,指的是语言结构的约定俗成和语言结构的文化传递。”试图仅通过语法知识就学会语言是不可能的。语言是社会的,是历史的。英语语言的交际活动离不开文化,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发生的。文化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决定语言要表现的内容,因此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良好途径。比如对生疏词汇、复杂句式所形成的阅读障碍,如果能凭借语境含义进行宏观解读,则能够弥补语言语法含义的缺失。语言学家伯纳德•科姆里指出,“人类语言仍保持这样的状态,即它们确实有句法,许多语言还确实有不能转化为基本语义或语用关系的语法关系……我们认为只有结合语义角色和语用角色才能全面了解各种语法关系”。英语语言的理解不仅靠词汇、语法本身,根本上要依赖一定的语言的文化符号体系。在外语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符号体系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文本理解能力,让英语学习进入意义体系层面,最终使学习者在判断力、理解力上得到提升。一种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使用该语言的人们一直在这套符号系统中陈述知识和信仰。如最早在法语中产生的英文“elite”这个词,指的是法国的特权阶层,具有贬义属性;后来被吸收进英语中,则成为一个褒义词,指社会的中流砥柱式的人物,并传播到全世界,中文将它翻译为“精英”。

如果我们理解法国大革命前后法国激进知识分子和英国保守的知识阶层对大革命的不同态度,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语言变异。把语言作为符号体系来理解,也就是说理解一个概念必须把它放置那个符号意义系统中。萨丕尔指出,“符号表达了能量的浓缩,符号本身形式意义与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相比显得微乎其微。在一张纸上随手画几笔,可以起到简单的装饰作用,但同样是几笔,在某个社会里就会被解读为‘谋杀’或‘上帝’”。任何书面或口语所表达的都会有“言不尽意”的感觉,伽达默尔对此解释为,“存在着一种词语的辩证法,它给每一个词语都配备了一种内在的多重性范围:每个词语都像是从一个中心迸出并与整体相联系,而只有通过这种关联词语才成其为词语。每一个词语都使它所附属的语言整体发生共鸣,并作为它的基础的世界观整体显现出来。因此每一个词语作为当下发生的事件都在自身中带着未说出来的成分,词语则同这种未说出来的成分具有答复和暗示的关系。一切人类讲话之所以是有限的,是因为在讲话中存在着意义的展开和解释的无限性”。学习母语时,语言符号的意义体系不是通过知识形式来传授,而是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通过交际行为获得的。学习英语时,就要利用已掌握的语言文化来对英语语言符号作更深层的理解。英语学习需要从英语知识入手,没有英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就没有英语文化的完整体系。

英语知识的学习绝不是英语学习的终极目的,英语学习要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输入和传播的方式,使得英语学习围绕英语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培养英语文化意识,领悟英语语言内涵,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气质,将英语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融汇为一种完整的意义符号系统,以帮助学习者洞察英语国家特定的社会语境。语言知识的输入和传播,是初级的,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整体英语学习的第一步。英语学习不能只偏重书面知识,英语教学也不能停留于句法、概念及语篇等知识,学习者要理解语言的符号意义,以此了解英语国家人们普遍具有的思维模式。四、英语学习由单一课堂观向复合课堂观转变现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科技变革为英语学习带来了文化语境上的革命性变化,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广泛地发生交互作用,何为学习以及如何学习也需要随之调适。传统的学习依赖于制度化的、组织化的课堂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不自觉地将教师看作知识权威,对知识权威的刻板化认识阻碍了学习者的质疑与探索精神。在单一课堂观下,学习者过多地依赖于课本以及由教师提供的资源,显然,这种语言学习资源观是狭隘的。在互联网科技普遍使用的条件下,很多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查询、交流和检验,这使得教学由单向知识传授向多维信息互动传播转变。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也可以建立共同联系的群体,促进相互学习。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多媒体、原版书籍、英文报纸、杂志、歌曲等辅助手段来弥补单一课堂教学中英语文化语境的不足。就学习者而言,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当下借助网络能便利地实现翻转课堂。

萨尔曼•可汗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教育革命意味着所有人都可借助互联网获得一流的教育,通向人的自主性终身学习之路。在这种科技语境下,对学习者而言,存在着由现实课堂和网络世界交互作用的多重课堂,我们可以称此种观念为“复合课堂观”。在复合课堂观下,知识的权威不再是被制度和组织所塑造,权威不再是既定的,而是可变的,学习者将减少刻板化的权威认知,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因此能从自由的氛围中生发出来。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单一课堂观向复合课堂观的转变,能更有意识地将语言文化学习与现代技术结合,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多媒体的创设语境优势,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语言信息,多层次地呈现英语学习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概念、语法学习与生动的语言语境相结合,促进了学习者思维的发散。学习者需要通过互联网科技来关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英语学习状况,树立全球化英语学习与评价观念,了解当代世界英语发展的动向。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资源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要走向一个广阔的复合课堂。在这个没有边界的大课堂上,当代中国的文化会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英语使用者所带有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发生碰撞,学习者需要进行辨别取舍,其个性化的成长就是在对不同价值的辨别取舍中进行的。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在英语语言学习上的对比,学习者能获得世界观和认识论上的提高,进而能产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成一个上升的良性循环。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发生了极大变化,这要求英语学习者要适应中国当前的文化语境,也要将英语学习放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来认识,认识到其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并做出鉴别。中国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和对话有赖于对英语语言及其社会结构的认识,即作为交流使用的英语语言环境和语境的认识。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学习应实现由语言工具论向语言文化论的转变,由语法知识学习向符号意义理解转变,由单一课堂观向复合课堂观转变。这种转变会对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学习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也会更具有开放性、多元化、包容性,这对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2.

[2]J.格林.乔姆斯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14.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0.

[4][9]韩礼德.语言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7、61.

[5][14]爱德华•萨丕尔.萨丕尔论语言文化与人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37—349、332.

[6]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5—46.

[7]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4.

[8]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

[10]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16.2.

[11]诺姆•乔姆斯基.语言与心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68.

[12]迈克尔•托马塞洛.人类沟通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32.

[13]伯纳德•科姆里.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3.

[1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85.

[16]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序言.

作者:陈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