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途径范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途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功与否。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可以从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三个维度进行尝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教育;内化;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的信仰认同和民族的情感认同,关系到大学生未来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根植于心灵深处,产生归宿感和敬畏感,才能外化于行,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并践履的实践精神,进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促进受教育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和精神交往,使受教育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群体共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

知是行之始,“情”“意”是“信”和“行”的中介。“有道德的生活”首先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其成为“有道德知识的人”,能够影响和指导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有道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对话不能停留在叙述性的实然层面,更指向了应然层面,让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即生活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现成的直接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间接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头脑里灌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道德实践。第一,情感促进认知的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以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为首要前提,即大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知识是经验世界的总结,知识要成为每个人的“德性”和“德行”就要通过叙事对话以情感契合碰撞激发出情感共鸣。叙事对话是前提,情感契合是结果,对话蕴含着情感,事理要有情理,情理通过事理得到验证。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是对话式的,是经过反复辩难、比较、修正才形成共识的。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引起学生独立的思考,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出有“道德知识”的人。

马克思多次强调“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只有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和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者才是教育的价值归宿。所以,要努力探求对话的方法来取代灌输。强制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陷入杜威抨击的“直接道德教学”的怪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教育,绝不能单纯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的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具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且学生在此种方式下获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也可能是与其外化的行为无关的和零碎的片段知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统一的,也是有张力的,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两种世界的教育方式,人的生存具有二重性,人不但要认识自然,也要认识社会,二者统一于人的认识世界,基于此,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是统一的,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也是必需的。道德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符号,无法在教育中替代道德教育本身,道德知识的道德意蕴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表现。第二,情景促进认知的发生。叙事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对话,更要重视情感因素,不但要有体验,还要有启发。

在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知识为中心,干瘪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进行叙事对话,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情感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过程的内化要依赖于情感因素,所有道德判断都内含鲜明的情感倾向,因此,要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列宁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情感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教育作用的发生一定有情感因素在其中,同时培养有情感的学生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对话和精神交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育所发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情境中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共同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是单纯地依靠理性认知和实践经验来获得,必然有自我的情感共鸣,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否则难以持之以恒。只有通过这种“心理层面”的心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才能在“思想层面”上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2]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是以心际沟通与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精神交往,绝不是一厢情愿。

二、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

第一,教育构建的情境是师生共同作用的教育教学环体。教育构建的情境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深度挖掘。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在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制度、人格、理念、设施等基本要素。而针对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可以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轴心所能辐射出的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信息和经验。狭义的教育资源概念具有包容性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该概念的基本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校通过营造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二是教师通过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三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促成彼此交流和互动,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善于抓住和运用这些教学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言传,更是身教。在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可以说,在知识性方面,谁都不缺老师,但学生素养的熏陶、理想信念的引领、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人格品性的养成、创造精神的培育,需要人师的心灵感化、文化濡化和深度对话,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师范性的专业引领促进学生成长。大学生在“修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修身”;所有教师不能片面地注重“言传”,更应该强化“身教”。所以,要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所有这一切才构成教育的情景。教育情境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也可以在预设后的教育进行中生成。教育情境预设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育目标,经过精心的挑选设计或者积极主动构建的、针对相应教育内容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具有生动性、情感性、仿真性,它包含教育教学所需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的“事物的环境”,它是经过艺术地、科学地组织和加工注入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文化环境”,它能激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深刻体验,对学生具有更高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现实世界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来源于经验世界;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进入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获得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是精神文化世界的继承。要实现两个世界知识成为学生自我世界的知识的目的,需要构建情境,完成知识由学生的外部世界向学生自我世界的转化,而转化发生的场域就是教育情境。

第二,情感体验是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了解、认知和学习,由于“触景生情”,才有了认同和信奉,如果这个过程缺乏感情,就很难教育和感化学生。进入教育构建的情境世界,对学生而言,除了蕴含的认知意义之外,还具有情感意义,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时,犹如身临其境,情感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这样学生得到的认知才是理性的认知,才能够再次指导实践活动。教育情境即一种实践活动的建构,在情境的对象世界中获得对象的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因此,要把学生带入体验情境中,使其有能力体验自我和创造自我。教育情境的建构应以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过程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世界的意义。个体的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现实和文化沉淀。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通过把握表象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把体验生命的过程建立在新鲜材料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美好理想和价值理念渗透在教学情境之中,促进外部生活世界与学生情感世界的恰当对接,促进教育需要的各种情境与真实的学生生活世界相互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解,更应当强化对价值观的情境体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在活动中养成,就如不下水而学游泳。教育是为人类能够终身领悟世界和自我真谛服务的,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构建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知。

三、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

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的生活,确保大学生在生活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生活世界。第一,要认知于生活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起源于生活,脱离生活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成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教育的目的,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接轨,是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首先,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着手。生活诉求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应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的一致性,让学生真实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例如,促进大学生有序参与高校民主管理,保证大学生有利益诉求和维护权益的常规渠道。其次,可以从大学生的各类生活着手。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面临多方面的具体生活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融入班集体建设,也可以融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再次,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话语着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和“互联网+”的微时代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如“蓝瘦、香菇”“三生三世体”等独特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也要尝试用类似的话语表达来解读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转向生活化。第二,要服务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而服务于生活,这样扎根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要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难点问题紧密关联。例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国家利益问题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和剖析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也会促进大学生外显出行为的自觉,同时又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具体的、实用的。“

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而且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内化成为每个人配享幸福的素养,影响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观念和日常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意义。在生活中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杜绝虎头蛇尾,避免浮于表面的不良现象,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工作,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上来,落到小事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品格的新时代大学生。“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这就说明了社会生活能够成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途径,一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方式还不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尚未成熟,尽管有时候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认为形成了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往往与之前所认知的观念相反,在行动上呈现出“半截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成为了行动上的“矮子”;如果只是凭借知识性的考试,或者大学生的主观范围内的原地徘徊,问题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单纯诉诸于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必须要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来综合衡量;二是由社会生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实际行动相比较,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就会变成高居殿堂的空壳理论,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原则,从多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使大学生生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健康价值判断和合理行为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细致入微和扎扎实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徐艳玲.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命题[N].中国教育报,2015-05-21.

作者:李春会;李亮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