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范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1生源不同,采用原有教学模式造成教学效果差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不管学生以前是否学过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也不管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都要从头讲起.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和城市,计算机教学的普及程度不同,造成有些学生学过计算机基本知识,对计算机比较熟悉,因此再在大学学习这门课就有些重复,且浪费学生时间,也浪费了教师、教室等学校的各种资源.同时,学生对这门课也感到厌烦,没有新意.而对那些以前没有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知道学好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所以想好好学习,但由于老师为了照顾全面,讲授的内容多,讲授速度也比较快,这些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不佳.也就是说,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给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课时的限制,授课内容无法正常完成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大纲内容,因此就要加快讲授速度,特别是理论教学环节,涉及的内容广、难度大、专业性强、课时少,致使学生无法完全消化理解,教学效果也不好.

1.3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目前,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时少而无法将常用软件深入介绍到位,只是从表面简单地应用介绍.而学生到了真正应用软件时,如课程的结业论文的排版、相关软件的高级应用、专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计算、辅助制图等,却不知如何去做,觉得之前也学习了相关软件,到实际应用中却不知从何做起,学习与实际脱节.

2新模式的探索

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分级教学的改革模式.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1)分级结果可由学生入学时,学校发放的问卷调差来决定.在问卷调查中,将分出3个等级,①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技能和相关软件掌握得都很好,经过严格的考核,对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第一学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相当学分,并给予该课程的成绩;②具有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但并不够清晰,一些相关软件也只略知一二,操作并不熟练.这类学生需要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学校应该配备一定量的学时,使这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上一个新台阶,以达到第一等级的学生的水平;③基础较差甚至一点基础也没有的学生,他们需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学校配备大量的学时,从计算机基本教起,教师一点一滴的教,学生扎扎实实的学,经过大量的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教授,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熟练地掌握在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以达到我们真正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

(2)由于不同等级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同,这就需要不同等级的学生配备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教学课时量,最后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

(3)仅有新的教学模式还不够,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教材.由于计算机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更新快、新知识多,跨越大,因此一本教材用几年,将会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所以,编写一本以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为指导思想,以精心布局、精选实例、精炼文笔为原则,理论与实用共存,适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教材势在必行;

(4)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计算机本身是一种工具,是一种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设计、娱乐生活的工具,因此学会使用它,并用好它,就可以在很多领域里帮助人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还要帮助学生分析计算机在专业中所起的作用,争取达到计算机应用与相关专业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为今后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5)计算机学科是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站在知识的最前沿,把计算机领域中最新的知识点、方法和技能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引发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理论知识.

3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校学习其他学科的方便性.由于计算机无处不在,计算机的技能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与今后的发展.大学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的形式、开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的方式是从事这方面教学的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内容,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造就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作者:陈静单位:吉林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