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学生社区公共精神培养思路范文

高校学生社区公共精神培养思路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学生社区公共精神培养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学生社区公共精神培养思路

《河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摘要:公共精神是现代公民追求的品质之一。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公共事务日益增加,公共交往更为频繁,客观上提出了培育公共精神的时代要求。高等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精神培养平台,对大学生在公共精神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社区(亦称学生公寓)作为学校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渠道,打造学生社区育人平台,为学生社区营造公共领域空间,以自我教育与引导介入相结合,以社区各项实践活动和组织管理为方法,来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关键词:公共精神;学生社区;培养途径

时代的发展和高校的内部改革,促成了学生社区的出现。其在特有的地理区域中,整合、延伸、拓展教育资源,形成稳定有序的高校运行体系,组建成集学生住宿、生活、学习等的功能平台。高校学生社区已然具有相当的社会属性,形成了特定的公共交往空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公共交往情况也较为复杂,对于很多诉求缺少正确引导和适当参与的途径。值得肯定的是,高校学生社区的管理在不断地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学生社区公共精神的缺失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精神与学生社区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本身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它不仅表现为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讲究公共卫生等社会基本公德,更表现为积极参与和承担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与管理,并主动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等法治精神。换言之,公共精神是美德与行为的契合,是行之有效地建立在民众的共识基础之上,承认自我的利益,也不否定个性的自由,体现公共精神的公共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性,维护大家公认的道德原则与行为取向。大学生公共精神需要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主体人格和平等权利义务的个人,在特定环境中自觉主动参与社区、学校、社会等公共生活,关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勇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一种积极态度和精神风貌,学生社区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空间延伸,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社区承载着公共精神培养的潜能,具备一定的孕育土壤。学生社区的功能也承载着培养大学生所有和应有的品质,大学生的品质属性不会因为地域空间的变化而质变。学生社区公共精神的内涵既具有公共精神的共性,也会展现出其独特的一面,是一种“以小到大、空间向外扩散、内容不断丰富”的展现过程。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到校园公共生活中,关心关注身边时事动态,承担学生群体应有的公共责任感。把道德关怀的目光投向社区同学,投向他人,最终人格美德能以政治伦理的视角将影响力与参与性辐射出去。

二、学生社区公共精神的发展状况

高校一般采用“院系、年级、专业相对集中住宿”的学生社区管理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活动,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很大的引导空间,目前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未发挥其深度功能。公共精神作为公民美德,是期望在行为、性格、意识等方面有共同地彰显,学生社区公共精神发展不足,原因也是多方面:

(一)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服务等并不积极,缺乏有效互动

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社会环境冲击,公共意识仍旧欠缺,梁启超在《新民论》中指出:“我国民中,无一视国事如己事者,皆公德之大义未有发明故也”。虽时过境迁,但公私观念、传统伦理等因素,致使学生在利益取舍、价值追求、参与热情等方面略有无关己事态势。新时代的每一个青年人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以往传统的团体性、有组织化、一致性等社会参与方式已不是当代青年的主要特征,反而表现为对传统政治活动的冷漠与个体化、社会化政治参与并存的状态。学生在这一方面逐渐重视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对个人权利的过分夸大和过度追逐,使公共意识逐渐暗淡。

(二)缺乏相对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气度和行为取向

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存在“单向输出”的现象,在学生社区公共领域中没有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趋势,要倡导学生参与学生社区规章的制定,学生社区发展规划的讨论和文化建设,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管理,而不是以对象的身份被管理。同时学生在关怀与维护学生社区卫生、环境、财物等社区公共利益上也并不上心。某些学生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洗礼和社会历练,在合作共事,友情相处等方面都暂未逃离“差序格局”亦或是性格特征,因在“中国的文化于是在家人友人与陌生人之间划出一条清楚的界线”。现如今学生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会愈发频繁,合作机会不断增多,但集体观念却被弱化,因此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人际互动在公共精神的公共属性亟需加强。

(三)学生对学生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待增强

知识、同窗感情等方面是学生群体普遍认为的较为值得的收获。学生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基于管理服务的合理到位、诉求的满足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印象。擅于在学生社区中挖掘潜能,做好理性引导,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生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让学生能感受到学生社区的功效,承担起一份责任。发现存在不足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潜能,学生社区公共精神的培养依托于整个社会环境,引导对象(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有稳定的引导时间,较能形成工作的常态化。

三、学生社区公共精神的培养途径

学生社区公共精神的培养,要抓好“教育、管理、服务”的主线,一是学生社区管理,发挥学生社区内部各种基层学生组织作用,共同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内学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特定需要;二是在学生社区教育,推进社区专人辅导的模式,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协同多部门共同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在学生社区的服务,以合理多样的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解决学生诉求,促成各个学生社区的互动局面,推动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自律性与他律的结合。

(一)思想教育来引领,强化现代公民意识

大学生群体经过“第一课堂”的文化教育、“第二课堂”的实践锻炼,在学识和活动中获取了道德、法律、政治、文化等信息。倡导高校公民意识,要“站在法治国家权威、社会公众利益和现代化的公共法制秩序合理性的立场上,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积极互动,以多种形式和主动参与的具体方式,来充实和完善受教者的法制意识、公共性的道德自律及其公共性人格”。以公共责任意识为先行,公共责任作为一种客观责任、一种法定的责任,就是遵从宪法、法律精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义,为人们表达公平正义的渴望提供广阔的渠道,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不懈。从主观责任的角度来看,公共责任是一种最高的善,来自于道德的净化,是一种自为行为。推进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在“四个全面”中涉及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公共精神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用法治的思维来看学生社区的公共精神的引导,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能够积极文明地参与到学生社区的事务管理、决策和服务,建言献策,而且要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学生社区民主科学的制度化。学生社区要做好引领带动学生思想的工作,首先,可以设立专职的教育岗位。很多高校设立了社区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书院辅导员等类似的岗位,实行全天驻社区工作模式,在社区与学生“同工作、同生活、同学习”,兼任社区党、团工作负责人,统筹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这完全改变以往学生宿舍管理的模式,能够使学生回到宿舍区后持续做好思想教育的引导,能够深入到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其次,他律与自律的融合。社区制度上的约束和引导,能够带动一批学生骨干走在参与“公共精神之路”的前面,学生榜样和意见领袖能够激发学生的欲望,保持对公共精神的好奇心。现实中,通过社会性倡导,具有较高程度公共精神的人,对公共精神程度较低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持续性影响。其结果,会使公共精神金字塔中,具有最少公共精神意识的公民之公共性信念的火花得以强化。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区化”,贴近社区学生的群体需求,推进学生社区公共精神内容的层进式发展,要将生活住宿需要提升为学生对社区事务性工作的关爱和参与。

(二)文明管理是方法,推进公共精神价值

管理是深化服务的方法之一,学生社区管理需要高校行政组织和社区学生组织的共同合作。学生社区管理是指学生社区内部各种组织,为了维护社区的正常秩序,满足社区内学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的活动。每个社区容纳的学生数量足以在社区内设立行之有效的机构组织,充分发挥基础学生组织的功能,吸纳优秀的学生骨干,带动社区的普通学生,如设立学生社区的党总支、团总支、志愿者团队等。同时,学校的行政管理组织弘扬公共精神,既要承担外在的客观责任,更要树立内在的责任感,担当起管理者的公共责任。激发大学生确立公共生活的主体角色意识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切实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注重学生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影响全体学生的工作格局,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行动上步调一致,学生组织是社区建设重要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学生组织进行交流、对话,推动形成大学生自己的协商机制和交流机制,形成一个理性、民主、平等、开放、多元的大学生交流平台,在集体中既尊重思想多元和利益多元,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又要尊重公共规则,理性适度主张和表达观点。从而激发大学生社区建设的活力。文明管理基于公共精神的参与属性,有赖于每个成员对公共活动的参与和分担。文明管理的方法首先不是强制的或被胁迫的,而是基于自由意志和理性判断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旨在推动“高校社区管理的善治实质就是通过大学生和社会力量对社区公共事务合作治理,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学生社区文明管理应充分调节各种利益矛盾,在关系到学生利益的信息方面,要及时有效、普遍充分地为学生所知,从而利于学生有效参与和监督管理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与较为通畅的交流渠道。

(三)内涵建设为保障,凝聚社区学生集体力量

公共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教化、制度制约,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和公共交往中。社区软硬环境的建设和更新都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程度,而社区的政治文化内涵建设,能凝聚集体力量,及时解决学生在社区的各项需求,拉进社区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多样性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宽学生参与社区的途径,取得好的效果。

学生社区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学生住宿生活中的延续和深入,不仅要与校园文化实现动态衔接,也要创造出学生社区文化的独有内容,形成既源自于标志性文化又具备个性特点,既可以单行又可以并进的和谐的文化氛围。娱乐型、学习型、志愿型等类型的活动开展,社区基层党团组织文化、社区专业特色等项目形成,拓宽公共精神领域。作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社区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是利用自己的实践、技能和资源为他人、社区、组织、团体、社会等提供不以物质回报为主要目的、非职业化的援助行为。志愿服务活动核心理念就蕴涵了利他主义,在追求的价值内涵上与公共精神的理念是相对吻合的,“志愿精神与公共精神都体现了仁爱、向善、奉献,两者都反映了人类的良知与美德。志愿活动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广阔舞台,是实现公共参与的重要渠道”。倡导互动、奉献和参与,这些早已被人们的认同和接受的理念必将能在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中,优化大学生公共精神结构,克服大学生公共精神结构失衡。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一要在内容上的创新,志愿服务活动要从单纯的高校义务劳动慢慢转变,要从本社区内向外辐射;二是要在形式上的升级,高校学生受助形式的丰富,可让奖助学金的获得者做“道义”服务,完成一定数量的服务,形成社区模范带动的新风。同时学生社区在多方面涉及到学校管理与社会实践,虽然在社区所政治参与内涵较窄,但仍然是能通过一定渠道影响到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的行为。在面对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诉求,通过组织性和舆论性的表达结构建设,规范大学生的参与行为,如社区“学习两会”,开展社区党员“两学一做”等活动,以主流政治意识、重要讲话精神、政治时事、党团建设等为内容,形成参与型的社区政治文化。在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讨论中,不论现实还是虚拟,养公共的理性品质不可或缺。

高校学生社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致力于打造学生们能在思想上互相启发、行为上互相监督、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温馨家园,未来还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的提升。加大投入,能在硬件上为学生社区打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而社区内涵建设,公共精神的培养,更需要凝聚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向心力和公共精神的决心,使得更多的正能量得以传播,期待涌现更多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吴江生,苏玉菊.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231-234.

[2]刘政妍,李贺.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调查分析[J].探索,2009.

[3]梁启超.新民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廖申白.儒家伦理与今日之公共生活问题[J].中州学刊,2005(3):141-145.

[5]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8-114.

[6]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J].中国行政管理,1995:15-17.

[7]方婷.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8]董焕敏,李智军.高校学生社区的善治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0(8):153-156.

[9]秦树理.自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途径[J].中州学刊,2007(5):137-138.

作者:杨波 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