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转型范文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转型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转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转型

《华夏教师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预习主体的转型:由“单数”

转向“复数”把预习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成“学习共同体”建设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主体也因此由“单数”转向了“复数”,这就是预习主体的“复数”转型,笔者认为,应包含两个方面内涵:

一是教师与学生构成预习活动“复数”形式。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交往活动,“双向互动”是其本质属性,因而预习理所当然成为了师生的一种双向活动形态。但长期以来,预习只是一种单向度的,或教师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但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并不明确,或只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但缺少与学生的必要沟通。如果我们将预习主体看成为教师与学生,那么,在预习活动之初,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去确定预习任务,帮助学生了解教师新授教学意图,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意愿,为“教”与“学”的进一步融合铺陈。预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做好学生的预习检测反馈,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在更好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起点,选择较好的教学策略。

二是学生与学生构成预习活动的“复数”形式。合作学习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学习小组的地位在课堂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由此,我们可以在预习活动中形成预习主体的生生协同的复数形态。例如:我们可将一篇课文的预习分为“走进文本内容”、“走进作者人生”、“走进现实生活”三个维度,让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成员分工,在课堂合作学习时,进行组内交流。我在组织学生预习《狼》这篇课文时,针对文言字词太过枯燥,让学生课前仔细揣摩屠夫和狼的心理活动,并进行课本剧排演。

二、预习策略的转型:由“单一”转向“综合”

在传统的语文预习中,有许多非常好的预习策略。例如:学生在预习一篇新的课文时,通过圈、点、批、注等不同的记号,圈出难读字词,点出疑难问题,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作适当批注,学生自行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这些预习策略需要我们积极传承,并帮助学生科学运用,形成良好习惯。随着课堂质态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策略也将由传统“单一”的圈、点、批、注等转向更加综合、更为丰富。就预习时段而言,要关注广域性。

魏书生要求学生做四个阶段的预习:学段预习,通过学段预习,以学生树立整体观念,心有大局,前后关联,通过“学段语文知识树”的绘制,建立知识体系;学期预习,开学之初,学生拿到新书后,预习整本语文书,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知晓学习重点,更好地做准备工作;单元预习,现行语文教材,通常以专题为单位组成教学单元,不同的单元,文体和主题都不同,学生提前预习一个单元,有助于形成对某一类话题、某一类文体有深入的了解;课前预习,这种四种不同时段的预习,使得预习内涵更为丰富。

就预习方法而言,要关注多样性。预习《登岳阳楼》时采用“情境陶冶”法,让学生假想自己就站在岳阳楼,融情入景,深情朗诵,自然体会到诗歌意境;预习《水调歌头》时采用“借乐抒情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以合适曲调吟唱出来,那份凄楚惆怅之情在音乐的烘托下更添一份感伤;预习《皇帝的新装》时采用“真情传递法”,让学生将这则故事讲给家长听,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感悟到真善美。此类种种,还有很多,师生共同探讨出适合学生的预习方法,找到让学生自觉主动预习的兴奋点,将事半而功倍。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课前预习,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当着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时,我们同样要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转型

作者:陈健华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