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议教师教育传统的消退与重构范文

小议教师教育传统的消退与重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教师教育传统的消退与重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议教师教育传统的消退与重构

一、教师教育传统

(一)实践导向

师范教育中有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不管是高等师范还是中等师范,一般都设有附中、附小、附幼,作为师范生见习实习的基地。而且时至今日,凡是师范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当地的优质教育机构。可以说,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悠久而亲密的血缘关系使得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这些学校得到最好的体现。师范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生涯要接受学校和实践基地的双重教育和培养,接受师范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双重指导,完成学习与教学双重任务。在学习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深入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和担任教师助手等形式熟悉教育教学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听课、备课、试讲、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这种多形式、不间断的教育实践有力促进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使得师范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教师的职业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同时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传统也培养了一大批师范院校的优质师资,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两块沃土上开展工作,既通晓理论知识,又能熟悉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指导师范生的理论学习和全面成长。

(二)通识教育

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不同,教师教育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而且要培养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都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写照。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中就能反映出对教师广泛而全面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既有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还有涵盖从语文到英语、从地理到历史、从物理到生物、从艺术到计算机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通识课程。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艺术常识使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能够胜任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策划等各项工作。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其知识结构提出全面要求。

(三)能力为本

师范院校在学生学习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不管是“三字一话”、还是教学设计、微格教学,都有对应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也同样纳入课程表,由学校制定统一的训练要求,安排时间、场地及指导教师。学生根据课程表进行书写、发音、微格教学等技能训练,小学和幼儿教师有乐器、绘画、歌舞(包括编排)、活动设计等训练内容,针对班主任工作还有相应的板报设计、活动设计等实践训练。每项技能训练结束后都依据训练要求进行相应的考核,另外学校还会针对教师教育技能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以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严格规范的技能训练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范生在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掌握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

(四)培育理想道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的示范性为教师赢来了相当高的社会声望,同时也被寄予更高的社会期望。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理想信念的培育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师范院校的文化传统之一。师范院校历来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道德养成的长期性和隐蔽性给学校的培养工作带来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一向是以严格管理而著称,纪律性和规范性教育渗透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统一组织晨练、晨读、晚自习,严格课堂纪律检查和考勤制度。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环境中,师范生能够形成较强的自律精神和师表意识。除此之外,职业文化教育还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育格言、警句及教育家肖像随处可见;宣传栏、墙报、广播宣传着教育改革的政策形势和优秀教师事迹;走廊里、草坪边,到处挂着“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的标语;竞技场上师范生技能大赛、演讲比赛、才艺比拼……处处充满教师教育的浓郁氛围。

二、消退与危机

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心理氛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而随着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师范院校通过合并、更名等方式不断向综合性大学靠齐,转型中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渐消退,教师教育专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随着中小学教师的逐渐饱和,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已从数量上转变为质量上的要求。据统计,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减少得较快的两大学科门类是教育学类(师范类)和法学类。师范专业和人数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随着非师范专业的迅速扩张而降低。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及人数所占比例早已超过60%到70%。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师范生需求的减少使得师范院校必然要走向综合化发展的道路,增加非师范专业、加强学科的学术性与应用性是其主要手段。综合化本身与教师教育并不矛盾,但不可忽视的是综合化发展对教师教育的严重冲击。以安徽省为例,公办本科院校中有13所具有教师教育传统,其中仅6所至今仍保留“师范”二字。针对这6所师范院校发展目标定位进行分析,能看到综合化发展对教师教育地位的冲击。把建设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单独统计,其中“高水平”的使用频率最高,为五次;其次为“特色鲜明”,使用频率为四次;“师范”仅在两所院校的建设目标中明确提出,更多都是把教师教育作为院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模糊化概括。从外显和内隐的两种呈现形式就能看到教师教育所处的尴尬境地。教师教育传统既是师范院校难以割舍的优势,但同时这种优势地位却又在逐渐消退。

教师教育传统的消退导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师范生的教师教育专业素养降低。而这一问题使得原来就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教师专业地位更加岌岌可危。我国目前实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学科专业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这从各级各类教师所应具备的学历要求中体现出来。但相对来说对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就显得弹性很大,或者说要求不高。虽然《教师资格条例》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或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只要具备相应学历,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和面试是相当容易的,对非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教师职业门槛很低。反观师范生的培养制度,由于教师教育传统迅速消退,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教育缺失,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大量师范生在校期间鲜有实习实践机会,没进过课堂、不会上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现实缺失并没有赋予师范生明显的教师教育专业竞争优势。最新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已经明确规定,2011年以后入学的师范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师范院校必须直面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

三、教师教育传统的重建

大学的进化有如有机体的进化,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小改革来完成的,大学的变革必须以固有的传统为基础。师范院校的发展不能抛弃教师教育传统,而是要以此为基础不断进行内部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更新办学理念,凸显教师教育特色

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比较优势,是体现大学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核心竞争力。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沉淀和积累,与大学传统是相生相伴的。所以说脱离传统的特色是不可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优化结构,强化特色,争创一流。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做到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尤其强调加强师范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师范院校的办学传统优势一般集中在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因此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强化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放在首位。尽管教师队伍在总体数量上已基本得到满足,但在教师结构和质量上矛盾还很突出。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师资短缺,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等。而当前教育和社会领域的诸多问题也正是由于教育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所造成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孩子有学上”,而是要“上名校、选名师”。师范院校必须积极面对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实现教师教育发展由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高,为基础教育领域提供优质教师资源,才能解决包括大学生就业、基础教育公平等一系列矛盾,发挥高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优质师资的培养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核心问题。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创新教师教育机制、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建立面向基础教育、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统筹资源,推进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在师范院校综合化进程中,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同时并存于各专业中。而由于规模不断缩减,院系管理部门很难针对师范生进行专业培养。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师范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教育学部,对教师教育资源进行实质性整合,以强化教师教育地位。而专门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主要存在平行式和垂直式两种模式,师范大学中有很多实行的是平行式管理。专门学院(部)与其他院系行政级别相同,地位相等,享有完整的学生和教师的管理权。垂直式管理则是通过设置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师范生培养具体工作的组织,学生仍分属各专业,在学科教育中融入专业教育。对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而言,如果实行平行式管理模式,无疑会将部分基础专业架空,造成一些院系无法生存。而如果实行垂直式管理,最大的问题是要能够将师范生培养的工作职权进行清晰的界定。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应结合本校规模与传统,因地制宜,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实现教师培养工作的最优化管理。

2、面向实践,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2011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94求,师范院校要从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出发整体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构建以育人为本、实践导向和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课程体系。对于师范院校来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比重的加大都是必要手段,但当务之急是大学要先走出课堂,走进基础教育一线,俯下身去深入了解基础教育现状,了解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老师,然后才能真正建构起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很多大学教师固守在校园里,根本不了解基础教育领域的实际情况,只能就理论说理论。课程体系再变革,没有优秀的教师也无法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前沿信息传递给学生。而《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扎根于基础教育实践工作。只有在师生交往中师范生的职业情感与理想才能被培育出来,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才能被磨练出来。这些都是在大学课堂无法学到的。所以笔者认为,师范院校要立足地方,建立起大中小学(幼儿园)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机制,通过“请进来、引出去”等多种方式,增加教育实践体验。一方面,在校外建立实习见习基地,把教师教育实践训练课程化,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培育学生,同时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能力具强的学科教育专家;另一方面,在校内建立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以此为平台引进基础教育名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加强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整体规划,加强师德建设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的确,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水平,同样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崇高职业理想的教师必然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钻研,担负起教育每一个学生的责任。职业道德隐藏于知识之后,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发挥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推动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师德教育是造就优秀教师的根本途径。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始终是居于首位的。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也是同步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同样应该成为师范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作者:程敏孙侠单位: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