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衡水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摘要]民族团结问题与高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升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从课程建设、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计划等多个维度来进行入手,从而不断地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工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民族意识的提升,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重点以甘肃省的高校为例来展开分析,对其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展开研究,并深入地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指明有效的思路。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民族团结、维系社会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体系;甘肃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符号,这共同构成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主体。同时,不同的民族文化碰撞、思想交流,这个过程是彼此融合互相促进的过程,同时其中也存在了一定的民族对抗性,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处理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于不断实现民族教育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是国家和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将民族团结问题融合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中去,从基本的保障机制入手来分析,并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指明思路和建议。
一、构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
民族团结问题是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根本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促进国家的繁荣。将民族团结教育工程融入到高校教育中去,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进步和提升,从而来不断地促进民族团结、民族交流与发展,提升了高校教育质量和效果。对于甘肃省来说,民族团结问题一直成为高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体系构建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以此来不断地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完善,从而来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就甘肃省为例,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地与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学效果。为此,甘肃省政府充分贯彻并落实了《关于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县(市、区)的意见》和《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来进行宣传教育,以民族团结为核心,为促进民族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民族团结精神深入贯彻到教育实践之中去,从而来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有机统一起来,这对于不断构建完整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完整性,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机制研究
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来说,必须要以有效的教育机制来作为保证和支持,从教育制度、物质支持、思想渗透等三个方面来加以渗透,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的顺利实践,促进教学体系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整合,这对于不断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成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是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的基石和坚实保障。
(一)强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保障
强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保障,是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层面。首先,将民族团结问题落实到高校教育管理层面,通过建立专职的民族团结教育管理部门来对此进行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民族思想、民族哲学、民族宗教等问题来进行深入的研讨,从而来制定有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其次,可以成立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核心的学生组织,从而来促进他们进行有效地学习、思考和交流等,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整合。最后,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进一步地促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效果。比如,可以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先进班集体活动等,来进一步地促进民族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优秀的班集体进行表扬,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成果。
(二)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持
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持,是顺利完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学成效的本质要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多种多样、习俗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实现对于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比如,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饮食需要,必须要充分地做好食堂和餐厅管理,将少数民族文化放到首位来给予尊重;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节日来说,可以专门举行相关的文化活动。要实现以上这些方面,就必须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为之提供可能。
(三)加快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渗透
将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提升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实现他们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统一,这对于不断推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有无比重要意义。第一,将“五爱”、“五观”、“四个认同”等思想落实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思想中去,深入地贯彻爱国主义,强化中国梦的理念和认识,不断地强化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来更好地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第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最新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的有机统一,能够在根本上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从而维护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性。
三、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思路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需要将高校各个方面的能量和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来从根本上提升民族团结教育成果,为学生民族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应该从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方式、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教育实践、网络推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有效地研究,从而来从根本上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完善与成熟。
(一)资源整合,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注入力量
资源整合,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注入力量,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第一,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哲学水平和政治素质。将民族团结问题落实到思想和哲学教育中去,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路教育活动,认识到民族团结问题对于我国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从而来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第二,积极地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增设关于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民族团结形势等方面课程的开设,从而在根本上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课堂质量和效果。以爱国主义、民族认同为核心来进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从而来强化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需要来有效选择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式,以文艺、交际、节庆等为题材来进行活动举办,不断地提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第一,积极地举行文艺类节目,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的节目内容,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增强不同民族之间师生、生生的互动,比如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讨论小组的组建来进一步地对具体的沟通和实践,加深彼此的了解,从而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互动,第三,高校可以以具体的节日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活动的举行,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民族文化有更深了解,还能够提升自我精神品位。
(三)积极举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践活动
积极举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践活动,突出其实践价值,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空间。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地组织全校的师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到少数民族生活过程中去,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增强个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同时,还可以积极组织支教活动,对于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此来更好地促进自身民族素质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的开设,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结语
加快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繁荣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将民族团结教育问题与高校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效果,深化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具体到教学体系构建中去,通过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堂资源整合、实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改革和转变、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举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践活动、拓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广平台,以此来努力地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工程体系的构建,从而加快民族团结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瑞.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1):103-107.
[2]马钟范.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5):149-153.
[3]蔡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浅析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0-23.
作者:马文清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