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范文

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高职大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制造型人才的摇篮,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特别是职业汉语能力培养。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现状,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口才与写作》课的改革为对象,分析了课程在教材编订、课堂管理、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汉语;口才课;改革

目前,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为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升级为制造业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为落实该项决策,教育部2015年8月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交流表达”能力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核心技能标准体系》中确定的我国八项职业核心技能中的一项,对于职业人来讲它就是职业汉语能力,职业汉语能力是一种语言沟通能力,是完成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对高职大学生来讲,具备较强的职业汉语能力,能提高他们在职场的竞争力。为此,高职院校应在《意见》的指导下,根据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培养出现代制造业急需的技能人才。”[1]在提高学生职业汉语能力上,《演讲与口才》、《口才与写作》等人文素质课程是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重视该类课程的教学,引导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并不断进行课程的改革。下面就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介绍《口才与写作》(以下简称“口才课”)课的教学改革情况。

一.我校《口才与写作》课的开设情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是广东省内的一所3B类高职院校,每年招生人数为五六千人,主要开设有建筑技术、汽车维修与制造、计算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学校领导一直重视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相继开设了《演讲与口才》、《口才与写作》等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汉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口才与写作》课。“口才课”从2013年9月起开设,不管是制造业方向的学生还是其它专业的学生,都在大一时学习,这给任课老师带来了压力,也促使大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教材的编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努力使课程成为学生职业汉语能力提高的桥梁,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器。

二.我校高职大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现状

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广东地区,也有少部分湖南等外省的学生,有很多学生来自偏远山区,读大学之前以讲方言为主,普通话不太标准,沟通能力较差。和本科生相比,3B学校的学生本身高考分数较低,职业汉语能力基础较弱,读写水平不高。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不足是现实的存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高职三年是学生职业汉语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必须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有质的转变。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需要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我校开设的“口才课”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有针对性的施教,在学生职业汉语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当然,也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口才课”的改革措施

(一)以职业汉语能力培养为引领,编订“口才课”的校本教材“职业汉语能力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能力,它不单单是从听说读写、字词句文、语法、修辞等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考察能力,而是一种语言交际能力,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这种能力去完成具体任务。”[2]我校开设的“口才课”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及写作训练为主的理论+实践性课程,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口才、职业口才和职业写作三个模块,即训练学生的基础口语能力,又营造职业环境训练学生的职业口才和写作能力,培养即能讲又能写的大学生。开课以来,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每学期都更换教材,每一种教材都与我们的授课内容有较大出入,有的教材甚至成为了一种“摆设”,为此,2016年开始,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所有的任课教师一起开始编写校本教材。大家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精心挑选教材内容,不断优化教材的章节体系,2007年中旬出版了30多万字的《口才与写作训练教程》,该教材实用性和职业特色明显,成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二)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学习职业汉语知识的兴趣目前,高职老师普遍头疼的是课堂管理问题,学生上课玩手机成为了一个常态化的现象,特别是公共课的课堂。很多学生认为公共课不重要,学不学没关系,只要不挂科就行了。为了让学生真正回归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口才课”采用了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了丰富的课堂训练项目,在课堂教学上下真功夫,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自觉的放下手机,认认真真的上课,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乐趣。

(三)以能力为本位,设计不同的项目,训练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口才课”采取以学生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实训的机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是顺利实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重要保证。”[3]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做到‘教学做’合一,即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切身体验职业情景中职业语言的运用。课程训练采取“课堂+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课堂上,通过开展“破冰行动”、“小组诗歌朗诵比赛”、“职业口才情景表演”等项目,训练学生的基础口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职场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专门开展“校园一景”导游解说、“活动策划书写作”和“演讲稿写作”三个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解说能力和写作水平能力。

四.改革“口才课”的考核方式,以职业汉语能力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不足,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口才课”老师也不例外,主要借鉴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的“通用模块+专用模块”的测试体系形式,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考核中设计了几个小组项目作业,有的是考查学生口语能力,有的测试学生写作水平,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汉语水平才能拿到高分;结果考核采取口试方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抽到的题目进行口试,口试的考试形式不仅引起学生对课程考试的重视,也同样起到考查他们职业汉语水平的作用。

五.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借助信息手段提高学生的职业汉语学习能力

在当前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建立“口才课”的教学资源库,已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联系的桥梁。2016年,我们“口才课”建立了校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把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分门别类地放在资源库中,学生通过访问课程网站就可以继续学习和进行强化练习。2017年“口才课”又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课程网站中除了有相应的教学素材和训练资料外,任课老师还拍摄了一系列的微课,学生通过线上可以再次学习,巩固和提高教学知识。总之,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贯彻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并重的理念,重视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人才,多为我国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做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韩彦芳,欧阳志红.“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2016(2).22.

[2]黄丽娟.“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职院校职业汉语能力培养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6).84.

[3]张少华.论高职院校“职业口语”的研发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8(2).101.

作者;尚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