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等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数学文化是数学不断发展产生的,它包括数学的点滴发展,数学家们的探索与成就,数学精神、数学方法和数学美。失去数学文化的数学,是简单枯燥的。高等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文化,两者相辅相成。该文从数学文化观的形成出发,对数学文化视阈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提出了数学文化观视阈下的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策略和意义。
关键词:数学文化观;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1数学文化观的形成
数学文化是在数学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而且随着时展,数学文化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数学文化不仅包含数学方法、数学精神、数学美,还包括数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数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简单来说,数学文化观就是用数学文化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与科研中经常会用到数学文化观。用数学文化观来看待和分析数学问题,更有助于理解数学和深层次地学习数学,同时,数学文化内涵丰富,内容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因此,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该多增添数学文化的内容,多运用数学文化观来看待和分析数学问题,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数学,并灵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文化观视阈下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高校高等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到,仅仅依靠讲述课本知识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丰富有趣的数学文化是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因此,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师不能仅仅传授课本知识给学生,更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中加入数学文化的内容。同时,高校高等数学教师作为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的传播者,将数学文化传播给学生也是高校教师的责任。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徜徉在数学文化丰富有趣地“故事”里,自然而然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当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很和谐、很自然的关系时,知识便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尽力达到上述效果。
2.2丰富教学形式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已经不能像中学那样依照课本,老师讲、学生听,写习题和考试了。由于高等数学的内容较为抽象,用那种授课方式不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经过十几年的数学学习,在高等数学学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完备的数学系统,此时,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学生就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高校高等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并在一旁引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并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3注重学科间的交流数学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与很多学科都有联系,例如物理、化学等学科,而且许多学科的学习也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数学的学习很重要,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教师就应该多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的广泛运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动力。
3数学文化观视阈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意义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文化观视阈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增添了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文化不同于直接的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它是活的,是丰富且有趣的。在高校中,数学这门学科是比较难懂的,想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就需要教师举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而且,直接地讲理论知识,学生也不愿意听讲。此时,通过讲数学文化,就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知识的海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促进学生对数学美的认知数学文化观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美的认知。数学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是有趣而且美的。它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积淀了多少年来一代代人对数学的研究和贡献。其中任何一个故事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而且你越是读下去,越能感受到它的有趣与生机。同时,数学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成的,数学也具有它的美,是有规律的。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数学,并逐渐从中领略数学的美。
3.3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现在提出的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以培养具备较强能力的学生为目标,而数学文化素质也是数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一部分,数学文化中有很多将数学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实例,通过学习,学生也可以将数学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长久地学习,建立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样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且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数学文化观视阈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贵.基于信息视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4).
[2]张瑞瑞,余莉,郑燕林.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透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3]易皛.全球信息化发展环境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4).
[4]张葛.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
作者:白秀琴 单位:平顶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