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在高数教学中融入微课的意义,探讨了微课应用的策略,以期促进微课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微课;教学资源;专题化;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国外,以“可汗学院”与“TEDED”微型网络教学视频为代表,触发了微视频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在国内,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和“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为标志,微课迅速在全国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领域全面铺开,各种微课作品征集、教学大赛、制作培训等如火如荼地开展。虽然国内微课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各类微课数量不计其数,但微课资源的应用情况却很不乐观。胡铁生老师指出:“教师在建设微课资源的同时,就要考虑微课的应用环节。”要以教学需求和应用实践来引领微课建设的有序发展,提高微课的利用率,避免走上“重建设轻应用无研究”的老路。本文结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的意义,探讨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以期推动微课更好地为高等数学教学服务。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的意义
1.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内容严谨,逻辑严密,抽象性较高,但应用广泛,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高等数学教学的成败决定着高职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终身教育等问题。但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形式单一。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主要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讲授法讲课可以将理论梳理得极为到位,因此,教师开展教学的特点是理论性强。但是从高等数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教授内容枯燥,学生经常在听课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状态较差,教师教学效果不好,而多数教师并无改变该教学模式的想法,仍坚持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信息化教学方式单调,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进行十几分钟后学生注意力涣散。
(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某一课或几课较为突出就可考上大学,学生已适应填鸭式教学,到大学后难以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而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时较少,内容又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而且大多无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习方式单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所学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对数学有畏难和惧怕的心理。
2.融入微课的意义
为了改变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是有必要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的意义在于:
(1)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微课作为一种视听媒介,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10分钟,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压缩知识传输时间,使得学习者便捷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出更多时间用于知识内化。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的时间、地点不再局限在教室,丰富了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微课为载体引领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学生可以先在线学习,再回到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学习;利用微课,可以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利用微课,学生可以进行课后复习和自我测评。微课具有丰富的色、声、图、文等要素,可以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使教学情境多姿多彩。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可以使高等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数字关系图示化,信息呈现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高职教育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是呼唤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很难满足该需求。而微课内容短小精悍,主要讲解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并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点播。微课的出现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能让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微课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更可以拓展到课外,既可用于课前预习,又能用于课后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微课,打破了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进程和学习体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3)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目前,我国倡导高效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减少学生课下学习的压力。从课程设置上看,针对我国高职学校高等数学课时较少、课容量较大、课时间距较长的特点,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课堂效率。从学生水平看,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学会。微课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庞杂、繁复的高等数学简化。例如,高等数学中较难理解的“定积分的概念”,这类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而高职学生缺乏此类思维,教师如果可以制作成微课,通过动画、视频展示,可以让学生理解图像的变化和概念的抽象概括,而且如果学生课上没有理解,可以通过微课再一次学习。微课的使用避免了因为教师单纯的讲授而学生不知所以然的局面。因此,微课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1.与课程特点相结合,合理选题,形成系列化、专题化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首先要建立合适的微课资源库。高等数学内容繁多,知识体系庞大,教师可以通过前期分析、集中讨论、分工梳理,确定教学内容各部分间的关系,提炼出适合制作成微课形式的教学内容。微课的选题要使用价值高,适合视频传播,内容相对独立,信息量不大。比如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平时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和强调的内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等,也可以是教学环节中的学习主题、实验、任务等。对于信息含量大的教学主题,则可以分解内容,化整为零,最后形成系列化、专题化微课。高等数学微课资源的建设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教师自己制作、录屏,可以团队合作拍摄后期剪辑,可以公司专业制作,也可以借鉴网络资源,直接链接使用或者结合教学需要剪辑加工。只有形成丰富的系列化、专题化的微课资源,教师应用微课服务于教学活动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学生才能既基于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查漏补缺式的学习,也能选定某个专题开展连贯性、完整性的建构式学习。
2.与常规课程相结合,精心设计,灵活应用微课作为一种微型教学视频资源,在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与现实课程的结合。微课只有扎根于现实课程中,成为常规课程的有机组成、有益补充,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设计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决定是否需要微课,需要什么样的微课,什么时候使用微课,只有将各个环节熟记于心,在讲课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微课具有在应用过程中无时间限制、无课堂限制的特点,因此,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作为课前新课预习,新课导入,也可以作为核心概念讲解、课程小结与拓展、课外作业布置、课后答疑等。也就是说可以课前、课中、课后根据教学设计灵活使用。微课通过在各个环节的应用帮助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攻克难点,促进学生的成绩进步。
3.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资源共享,循环发展微课要提高利用率,就需要将微课资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学习平台。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已经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各个院校可以互相借鉴,大大促进了各院校的交流。从这个经验上可以看出,建立一个广阔的微课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在里面分享知识,学习知识,微课的作用必然会放大很多,因此,只有在一定的教学资源平台中,微课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和作用。根据调查国内外微课教学开展的情况可知,建立微课平台,首先需要在校内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和特点的微课平台。高等数学微课的应用先要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通过建立本校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发展。这是一项系统而繁重的工程,研发周期长,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其次是各高职院校间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促成各区域间微课平台的共建,从而使微课资源首先在一定的区域内流通起来。最后是在全国内建立一个大型的平台促成全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形成补充。因此,结合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和使用微课资源;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建共享;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改进微课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改革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但微课的建设和应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的巨大挑战。广大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与时俱进,刻苦钻研,掌握信息技术的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促进微课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王兵兵.微课引发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7):11.
[3]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作者:隋艳;吴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