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分析范文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分析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揭示的自然概念,不同于以往哲学家们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变革性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概念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上,集现实性、实践性、社会历史性、人文关怀、生态美学建构于一体的人化自然理念。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这亟需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思想对解决当代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观;实践;社会历史性;人文关怀

在马克思之前,自然观的演变在西方的哲学历程中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即自然观的概念历经了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以及黑格尔抽象自然观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是在批判前人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批判,并以此确立了自己的崭新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思想。这在自然概念的演变历程中具有变革性意义。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指的是由人的本质力量创造并且为社会的人所占有的对象世界。也就是说,人通过实践活动,彰显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在此过程中,人化自然所体现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历史性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内核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生态文明的美学建构及以人的类特性为主体的人文关怀是马克思自然观所具有的变革性意义之所在。

一、自然概念的历史溯源及马克思自然观形成的前提

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探讨及其人化自然理论的变革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从逻辑上来说,要探析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理论的本质精髓,就需要了解马克思自然观形成的前提及其具体过程,由此一来,厘清自然概念的历史演变就成为探讨马克思自然观不可或缺的一环。如前文所述,在马克思以前,自然概念的演变在西方的哲学历程中有着漫长而又异彩纷呈的过程,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到黑格尔的抽象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概念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环环相扣。而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与自然概念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对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影响极大。早在古希腊时期,自然便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这时的哲学在性质上属于自然哲学,哲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万物,他们企图通过观察具体纯粹的自然之物,寻求世界的本源也就是始基问题,如泰勒斯的水本原。到赫拉克利特这里,自然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自然万物处于变化之中,真正不变的是“变”本身,这个过程将自然的运动变化与逻各斯结合,使得早期自然观变得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人对自然的认识始终囿于朴素的自然观之中。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宗教的蓬勃发展,自然失去了神秘性,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蒙上了宗教的色彩,认为是神创自然,所有的自然之物都是神的精神的体现。由此而来,自然的客观性披上了神学的外衣,成为上帝的产物,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积淀,近代哲学开启了以理性为基点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这使得近代机械自然观与朴素的自然观、神学自然观不同,它消解了古希腊时期自然的神秘性和中世纪时期自然观的神化性,将自然与科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为目标,要做“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构成了一种机械的自然观。如霍布斯把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形式归结为单纯发生位移的机械运动,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虽然近代的机械自然观对当时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为人类提供了研究自然的方法与原则,但是同时也形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恶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不满意机械的自然观,他们将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思辨的角度去认识自然。在康德看来,自然的最高目的就是人的文化。

黑格尔在其“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阐述了他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即将自然作为绝对精神的外衣。也就是说,自然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自然的核心在于他的绝对理念。黑格尔虽然认识到了自然的外在性,但很快又将自然建立在精神之中,他说“自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自身完成之物,可以离开精神而独立存在,反之,唯有在精神里自然才达到它的目的和真理”。黑格尔如此便将自然纳入到精神的体系,并将自然作为绝对精神的产物。至此,黑格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强调的是他理念的魔力,而非自然的客观性。如此一来,在黑格尔的视野中,自然始终笼罩在绝对精神之中,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但是,在黑格尔的自然观中,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就是黑格尔认为自然的变化是一个辩证的发展的统一体,这个有机的整体随着内在本质力量的运动,自然界的发展也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此外,最早提出“人化自然”相关论述的是黑格尔,即“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黑格尔虽然看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究其内核在于绝对精神,他对自然的认识始终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思辨体系之中。由此一来,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改造,就反映出了黑格尔自然观的缺陷所在。

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抽象自然观不同,费尔巴哈主张“一切科学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并由此提出了感性的自然与感性的人。在费尔巴哈看来,要正确地理解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就不能从思维出发,应该从当下存在出发;不能从抽象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出发,应该从直接的感性存在出发,也就是从具体的人和具体的自然界出发。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相对于旧的自然观有了很大的进步,使得客观的自然界从抽象走向感性。然而,费尔巴哈对自然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视域之内,他既没有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活动,也没看到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性,所以,费尔巴哈的自然观也是片面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错误:“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马克思在此深入地剖析了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合理之处与不足,为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观点为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由此所形成的马克思在自然概念上的创新是逻辑的必然。

二、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的特征

马克思在批判地汲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自然问题上的精髓的基础上,在《手稿》中提出了不同于黑格尔的抽象自然、费尔巴哈的感性自然的人化自然理论。人化自然理论将人的实践活动与现实的自然相结合,突出了人化自然的实践本质,诠释了人化自然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历史性,完成了自然概念的变革性转变。

(一)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自然的现实性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对自然概念的认识不再是朴素的表现、机械的集合或者抽象的存在,而是与人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现实的存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由此,我们知道了自然界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现实地为我们肉体的生存提供材料、为生活提供劳动加工对象。自然界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外衣,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谓感性的存在。自然界有着更为丰富的存在,与人类的日常关联在一起,可以说没有自然界,就没有劳动,也没有生命的延续,它不仅仅是一个外部世界,更是我们生存生活的空间和材料。同时,现实的自然也是马克思自然观得以建立的基础,没有现实的自然,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理论将荡然无存。

(二)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二是实践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人化自然所具有的实践特性。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是通过实践活动完成的,由此实现的不仅仅是人自身,更是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过程。“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也就是说,在以自然界为人的“无机身体”的基础上,人通过实践的对象性活动诠释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证明人是与动物相区别的类存在物。也正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自然才表现为人的作品与现实。如此一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得益彰。因此,从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而彰显出的人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点展开的,而实践活动使得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实践是人化自然的本质所在。然而,自然界对于人来讲不仅仅是一种维持人的肉身存活的工具性的实践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马克思在《手稿》中也强调了一点,即“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由此一来,自然不仅仅是人获取生存资料的宝藏,也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我们进行对象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音乐感的耳朵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天籁之美,有发现美的眼睛可以体验着自然的奇妙之美。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通过实践,人们创造着对象,也改造着自然。“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此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精神活动得以确证,“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如此一来,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实现了主客体统一,这不仅彰显了人的本质的独特性、丰富性,还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美学建构。

(三)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三

在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的维度是马克思自然概念所具有变革意义的创新所在。在唯心主义那里,自然一直在现实的视野之外;在旧唯物主义的视界内,自然与社会历史又是割裂的。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出发,以自然的现实性为基础,指出自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同人的社会活动一样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化自然的社会历史性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马克思的视野之内,尤其是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的自然界的时候指出了费尔巴哈的感性自然忽略了自然界的社会历史性。自然界与人的存在、人的活动息息相关,而人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历史的活动,所以人化自然的理论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只有认识到人化自然的社会历史性,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化自然概念的核心,正如马克思说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当我们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形成的前提及具体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理论不仅仅在于彰显它的现实性、实践本质及社会历史性一系列特征,更多地表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因此,以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为基础来解读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反思和启发意义。我们一直以地大物博自居,事实上却是人口的繁密与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要突破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就需要重新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摆脱自然对人的异化。在这个过程中,要突破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极端的理论束缚,建立一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生态机制。然而,深入剖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关系,不难发现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是表层矛盾,其根本矛盾也就是根本问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由此观之,要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根本之所在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关键。马克思一生的哲学光辉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价值,在此之中所蕴含的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维度,他的人化自然理论也是在诠释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并由此来确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

在当今中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生态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的一系列讲话中,都旨在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绿色城镇化的建设中,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旨在根据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增长率等方面,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些具体的措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了一定的保障。但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筹发展,归根结底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人文关怀,以此取代以物质利益为首位的经济链。譬如说,在我们传承历史文化、建设自然景观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前提,保护历史景观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而不能为了所谓的经济增长去过度开发。在《手稿》中,当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区别的时候,马克思说,人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这里的美的规律,不仅仅是指人在改造自然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人的审美活动,同时也包含着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真善美的呼吁。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理论为导向,扬弃自然对人的异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克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氛围,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2-213.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M].蔡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6-15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龚小聪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