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SWOT分析范文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SWOT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SWOT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SWOT分析

1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swot分析

1.1劣势分析(Weaknesses)

1.1.1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不力,很多优秀传统项目流失乌江流域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已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其发展与繁荣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的腾飞,对文化内涵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深居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导致以往长期参与且引以自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消亡的危险,不少表演性艺术面临着传承危机,传承断层,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甚至有些传统项目已经到了“人亡艺亡”的地步。许多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没有传承人或缺乏挖掘整理缺乏观赏性而面临淘汰的危险。如古代巴国的巴渝舞是古代乌江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其原本形式已经消失,其另外一种形式摆手舞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1.1.2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我封闭,与其他文化融合度不够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从文化的发展角度看一个多民族的相互交融和渗透的多元化体育文化体系已成历史的必然。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如果保持某一文化的活力就要与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因为没有纯粹独立的文化,任何一个文化都不能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乌江流域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几千年来仍保持自我封闭的状态。虽然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为各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但毕竟是四年一届其时间跨度之大和有限的项目难以满足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其次,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乏与其他文化融合,如红色旅游文化,节日庆典活动等。乌江流域地理环境独特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乌江流域体育文化只有与其他文化深度融合共谋发展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提高自身影响力。

1.2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人了立法程序。《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七条专列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强调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2006年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承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具体工作,包括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全国普查工作;指导保护计划的实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宜传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以及人才培训等工作。这些政策文件的实施为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保护单位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挖掘和开发该流域体育资源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1.2.2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平台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健身观念进一步增强。部分省市根据各省实际也经常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重庆酉阳、彭水利用节日庆典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等都为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1.2.3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为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顺利推进。农民的耕作方式也由原来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也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另外,由于城乡统筹和城市不断扩大,原来的农村成为现在的城郊,农民健身意识在城市生活的带动下不断提高。在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农民愿意从事体育锻炼。这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持。

1.3威胁分析(threat)

1.3.1现代娱乐生活弱化了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手机等高科技娱乐媒体占据了人们大部分闲暇时间。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人们的娱乐方式由村寨集体化的自娱自乐转向了居家观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娱乐生活的冲击下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境地。一些宝贵的传统体育项目由于缺乏推广人和继承人逐渐被人们遗忘。

1.3.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感缺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城乡统筹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一些现代化的体育活动或西方体育在众多媒体的宣传下逐渐深入人心。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现代的都是前卫的。乌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外来西方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加速交流与融合,乌江流域传统体育文化在步入世界舞台的同时也面临着被西方体育同化的严重威胁。如: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些学校的学生只是被动地跳摆手舞,并不知道摆手舞的历史、发展和价值等。乌江流域有的土家族同胞对摆手舞并不认同,认为摆手舞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是原始落后的表现,并没有认知摆手舞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缺乏深度认同。

2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路径

2.1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机构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为了繁荣与发展我国体育文化,必须制定保护措施,成立保护机构,从制度上对该流域体育发展进行引导。同时,划拨一定经费用于该流域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和开展。明确责任,完善监督机制保证专款专用。定期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利用节日庆典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创造一定氛围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该流域的影响,从而使乌江流域体育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2.2促进乌江流域传统体育文化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乌江流域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不断加大对该流域的传统体育文化开发,寻求与区域旅游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契合点。让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区域民族文化中去。两者在合作开发和产品经营上实现共赢。如,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考虑融入一些富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打造。从而实现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民族文化的宣传效应。

2.3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性发展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静态保护包括确认、立档、研究和保存,活态保护包括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在保护过程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活态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人本性原则、流域保护原则、联合保护原则、保护与教育并重的原则。具体来讲,乌江流域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开发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规范该流域传统体育项目,对该流域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归类、整理、存档。第二,乌江流域传统体育与该区域学校体育有机结合,实现理论研究与现实保护双重发展。促进乌江流域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渠道。第三,通过数字化馆藏模式、社区博物馆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和节庆旅游模式对乌江流域体育进行全方位保护与开发。

3结论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同在,机遇和威胁共存,而且四个因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通有无互相转化的。只有不断完善制度科学发展,才能提高优势规避劣势,只有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才能创造发展机遇打破潜在威胁。

作者:刘培星张世威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