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范文

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

《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的第二次“断乳期”,心理问题出现频繁但是缺乏相对独立的处理能力,不少需要心理援助甚至处于心理危机状况下的大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为此,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如何帮助大学生有效处理心理困惑、应对心理危机、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迫课题。心理求助是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困难时,主动向外在社会资源寻求包括理解、支持、信息、建议、治疗方法等帮助以达到解决心理困扰、促进自我心理成长的过程。心理求助有两大类:一是专业心理求助,指的是向受过专门训练或者专门认证的人员求助,诸如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心理卫生工作者等;另一类称为非专业心理求助,是指向非专业人员(如家人、朋友、学校里的普通教师)求助。笔者以“大学生+心理求助”为题名、关键词、摘要,搜索出国内108篇研究论文,并根据以下标准筛选出64篇进入综述范围:①关注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现状实证性描述;②以大学生为被试,关注与心理求助行为或者态度有关的变量。本文综述前人研究,总结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旨在为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主要特点

1.1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求助倾向

个体求助行为是一个分阶段的内部决策过程,首先是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其次是自助性评估,判断自己是否愿意和有能力独立处理所面临的问题;阶段三为他助性评估,主要评估能否寻得合适的资源解决心理问题。大学生倾向于自助解决问题,在觉察问题之后,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自己消化或者解决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对隐蔽的原因。当自助阶段不奏效时,大学生会考虑向关系密切的人求助,多数大学生仅在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选择专业心理求助。不少研究发现,在一般问题上,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求助对象,其次是家人和恋人。虽然心理咨询师极少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求助对象,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求助非专业人员后,也会视心理咨询师为第二或第三求助对象。

1.2因问题而异的求助对象

大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类:人际、情绪、自我规划发展、恋爱、家庭关系矛盾、学业以及其他的病理性问题。尽管大学生心理求助表现出相似的过程,但在不同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又有所差别。例如,学业问题较倾向于向朋友和老师求助;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更倾向于向家人和朋友求助;恋爱问题优选寻求朋友和恋人的帮助;而在情绪问题上,向学校心理咨询师求助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根据问题的风险性和可控性,有明显区分,当问题变得相对不可控时,更容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1.3相对淡薄的求助意识

大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相对薄弱,不少大学生及时身处危机当中,也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帮助,或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或者专业心理求助,甚至多数学生宁愿极力掩盖心理疾患也不愿进行心理治疗。秦向荣和马莹[4]对上海1139名大学随机进行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大学生对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熟悉;高东的研究中不了解不熟悉的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廖文娜[6]对高职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2/3的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并不付诸行动,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医院医生求助的比率更低,仅有一小部分会主动选择专业心理求助。

2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影响因素

2.1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2.1.1年级的影响:高年级的学生对心理求助的态度显著比低年级开放,大二、大三学生在求助的开放性上显著高于大一[8]。年级的差异既与个体的成熟度有关,也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的影响。刚入校的大一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经常出现心理困扰,再加上心理健康常识比较匮乏,容易导致对心理疾病的非理性认识。随着大学生涯的发展和心理教育教育的推进,大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知识面更加广阔,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理性。

2.1.2性别的影响:女生的求助态度相对积极,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求助,而男生更倾向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中发现,男生的专业心理求助可能性反倒更高[10]。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可能会影响性别差异。一是性别角色意识。男生在成长中接受了很多特殊的价值观点,比如不要轻易显露感情、要更加独立、更被期待着自行解决问题等,因此表现出一般求助行为相较于女生少。二是个体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女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比较完善,更容易求助于身边的熟悉人群,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例较高;而男生由于资源和性别角色问题,在难以向身边熟悉人群求助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会选择专业心理求助。

2.1.3出生地及家庭影响:农村生源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较少,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城市生源学生则更愿意进行心理求助[9-11]。农村生源学生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审慎、内省、有自卑感、独立性强,他们对心理求助可能存在更多的负面评价,接纳度更低,主动求助的动机不强。而恰恰是这类学生,在经济和生的适应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冲突,更需要专业人员的心理帮助。国内少有提及家庭关系的研究,余晓敏和江光荣[9]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地位会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刘艺龄等[12]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求助态度影响男生的求助态度。但是,国外有大量研究发现,与母亲之间的交流和对母亲的依恋安全感是预测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显著变量,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有正相关[13]。因此,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也是存在的,只是尚缺一些实证研究,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2.2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2.2.1专业心理帮助的可获取及可信任程度:专业心理帮助在国内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即使在相对容易获取的高校里,心理咨询机构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低。归纳国内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因素值得思考。①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存在感和可获取性较弱。很多高校的宣传工作不足,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结构的功能、原则及心理咨询人员的职责等不了解;有些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设置相对偏远,大大降低部门存在感,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的可能性。②大学生对高校专业心理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咨询师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对兼职咨询师的准入资格宽松,后期的培训和督导不足,从而导致专业心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学生的首次心理求助体验将会直接影响其对专业心理服务的态度。③大学生对专业操守的不信任。很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求助原因和咨询内容暴露给辅导员或周围同学。如何提高咨询的保密性和学生的信任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使用率的重要因素。

2.2.2污名的影响:污名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某种负面的、不受欢迎的属性,导致其价值受损、身份被贬抑。有学者认为,污名是阻碍大学生寻专业心理帮助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名,未来访者比主动来访者更严重。关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不愿意参加心理咨询,绝大部分(77%)是因为怕被误解,认为一旦去咨询,就是心理上有问题,怕被同学嘲笑疏远。充分表明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心理疾病污名,突出地反映了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3对高校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高校大学生关于心理疾病的认知还处于低认知、浅层次阶段,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实现适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介绍,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客观认识和接纳程度,降低污名。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诸如广播、心理沙龙、心理剧等方式,充分利用自媒体渠道,加强学生除了课堂教育的之外的知识吸收,使大学生更快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三,针对不同群体重点引导,诸如男生群体、农村生源学生、带药上学学生等,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改变观念,一方面,树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危机意识,在遇到较大压力和心理冲突时能够主动进行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非专业人员求助的可能性。

3.2努力构建自助、互助的心理健康氛围

鉴于大学生对非专业心理求助较高的需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求助特质,并使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大学生心理求助品质与社会支持系统共同提高。一方面,努力形成友爱、和谐、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挖掘身边的社会支持,注重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以学生团体的形式开展活动,或者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互助式的团体,由专业人员予以指导,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求助的顾虑,同时扩大心理教育的覆盖面。

3.3提高专业心理服务水平,增加学生的信任感

大学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低,一是在于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二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之外,心理咨询中心也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宣传,提高存在感,降低公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陌生感和神秘感,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却求助无门的情况。另外,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需要有所保障和进一步加强。不少专职教师在校期间的系统心理咨询培训不足,入职之后也是边工作边练习的状态,再加之目前高校难以保证足够的咨询师资源,多数采用专兼职相辅的工作模式,这样专业性也大打折扣。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上,需要加强其实务能力的训练和实践;对于兼职咨询师,可以适当提高其准入标准,严格把握兼职咨询师的资历。服务期间,做好专、兼职咨询师的工作考核,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要求专、兼职咨询师参加统一的督导,在督导或者同辈督导中更好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鼓励专职、兼职咨询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2]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3]段文婷.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决策过程的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秦向荣,马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的现状及思考———基于上海市1139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2):92-96.

[5]高东.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求助行为调查[J].华夏医学,2009,22(4):723-725.

[6]廖文娜.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和教育对策[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3):54-57.

[7]李凤兰,周春晓,董虹媛.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6):72-79.

[8]汤芙蓉,闻永.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495-1499.

[9]余晓敏,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26-428.

[10]王海萍,王玉芹,吴超荣,等.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15,8(5):51-58.

[11]王亮.当代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实证调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18(2):251.

[12]刘艺羚,侯志瑾,黄罡.父亲心理求助态度对男大学生求助态度的影响:依恋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59-162.

[14]陈英俊.污名是阻碍青少年心理求助的主要因素[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6(3):46-49.

[15]孔德生,刘雨芙.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2(4):57-58.

[16]郑亚楠,胡雯,赖月月.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污名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78-81.

作者:姚莹颖;陈精锋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