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考生视角的高职生源分析范文

考生视角的高职生源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考生视角的高职生源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考生视角的高职生源分析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高职生源分析

生源持续减少导致高等院校招生竞争激烈,而高职教育的传统弱势地位又更进一步加剧了高职教育的生源危机。由表1、图1可以看到,从2008年后虽然参加高考的人数一直在减少,但全国高考录取人数仍缓慢向上,即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数量没有减少,减少的只是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的实力相对本科院校明显处于弱势,所以一旦生源危机爆发,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必定是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高职生源存在如下严峻情况:

1.当前的社会观念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利于高职院校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读本科可以考公务员,即使进公司也当“白领”,而高职培养的是“蓝领”,还不能直接考公务员,读高职在人们眼里是落榜的次等生。因此,出于观念和面子,人们宁愿去挤三流的本科院校,也不愿报考一流的高职院校。此外,许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上来,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文化积淀少,师资力量薄弱,一小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夸大宣传和以虚假承诺欺骗家长和学生,又进一步影响了整个高职教育的声誉,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更深的偏见和误解,影响考生报考意愿。

2.国家对高职和本科教育的资金投入分配政策不利于高职院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还是依靠地方政府,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资金本来就有限,而分配给高职的比例又非常低。十分有限的办学经费不能适应需要较高投入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于是就只能依靠提高学费来维持运转,高职学费往往高于一般大学,使其在生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近几年,由于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有所加重,本科院校获得更大的经费支持,进一步拉大了高职院校本来就与本科院校存在的差距。随着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的快速提升,更多考生的目光被吸引,这又进一步影响了考生选择高职的意愿。

3.用人政策的变化和用工荒对高职二头挤压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逐年提升,高职学历经常被一些用人单位直接排除,高职毕业生受到不公正的冷遇和歧视,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受到学历要求的严重打击。此外,用工荒也对高职生源造成了不利影响。金融危机过后,经济逐步复苏,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人才市场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口导致了严重的用工荒,干粗重活的农民工工资提高较大,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高职毕业生跟农民工同薪的现象,这给人一种花钱读高职最后照样拿农民工同等工资的印象,使得部分家长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价值。高职生源因此受到了这“一高”、“一低”的二头的夹击,雪上加霜。

4.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及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及未来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日益分化和社会就业高学历门槛的现实,背离了学生通过获得高职学历来找到高收入好工作的愿望,打破了当初学生和家长的初衷,使得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教育抱着一种抵触的心态。并且随着当前高考人数的减少,录取比例大幅提高,导致本科院校门槛大幅降低,考生更无暇顾及高职院校。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国际日益密切的接轨,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中国式家长特别是较高收入家庭的又一选择,海外留学热又进一步分流了高职生源。总之,社会观念、国家教育经费的分配、用人形势的变化、海外留学潮等因素影响,加上高职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其生源问题非常严峻。

二、对策思考

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导致高考人数大幅下降,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形成了巨大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22年前这种挑战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将会面对极其严峻的局面。那么如何应对高职生源问题,摆脱这种困境呢?由于高考考生填报志主要决定于家庭财务情况、学校声誉与设施、专业及发展前景、社会的压力与家庭和同学的影响。因此,基于考生视角,结合高职生源状况,重点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满足考生的关切和需求,做好服务工作,有利于积极引导考生的选择。

一是要充分考虑考生家庭财务情况。与本科相比,高职潜在生源的特点除考分较低外,许多是农家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的多,甚至不少准备弃学打工。对于他们来讲,学习期间的投入、毕业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资收入比不读高职的收入是否具有吸引力等,都会更直接影响他们的选择。对此,第一,可以先为学生家长算一笔账:政府财政的生均投入是多少?学校经费的生均投入有多少?就目前情况来说,政府和学校的生均投入已远远多于一个学生的学费。非常明显,国家支持和补贴了广大考生,是给予公民提高素养和专业水平的一种福利措施。第二,制定资助和激励政策,对第一志愿填报本校的家庭特别困难的前若干名学生(根据学校情况定,比如前10名、20名等)确定为支助对象,免三年学费,此举既可以帮助一些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起到鼓励其他考生优先报考本校的效果。同时,明确提供学费减免、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等的具体人数、金额和比例,并予以公示。第三,积极宣传政府对考生无息贷款等的优惠政策,以及具体操作手续。明确告诉考生,通过各种措施的综合使用,国家不会让贫困学生读不起书,通过宣传引导和周密服务来消除财务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减少弃学打工的人数比例。

二是要提升高职的硬件设施与社会声誉。高校价值部分涵盖学校办学条件、可获得的实力、生活舒适程度、学校名声地位等,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学校实力体现。本科院校由于国家投入较多,基础较好,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总体不错,而高职院校则问题较多。有一个例子,湖南某职院由于学校住房条件差,校园环境破旧,新生对住进又小又黑的房子意见很大,先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退学了。该校痛定思痛,第二年把所有旧房子粉刷一新,把破旧的学生宿舍改造成为公寓,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亮化,并实行“新生报到首问制”即新生首先问谁,谁就要一直陪伴新生把所有入学手续办完。新生入学后,没有出现退学现象,基本上稳住了生源。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较大的力度,尽可能在财力范围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和学生生活条件,形成良好、具有“美誉度”的保障能力,以适应和满足考生与考生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除了硬件条件,相比较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在质量上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基础差,转型慢,人才培养质量一时上不去,致使一些学校依靠虚假广告等手段来吸引生源,影响了高职的整体声誉。所以,应对生源危机,高职院校更要注重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内涵发展,实现质量强校和增强吸引力。要明确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和突出人才特色是真正获得竞争优势和解决好生源危机的重要基础,质量是“立校”的必要前提,最终还是要以过硬的质量,好的口碑和声誉,突出的品牌,来吸引大量和优质的生源。过去那种依靠虚假广告等手段来吸引生源的做法是无益和不可取的,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的生源难题。

三是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把握发展前景。专业方向调整快,与市场结合紧密,就业率较高,是高职的优势所在。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往往把专业和职业一起考虑:个人未来前景、未来发展通路、未来的竞争力,再加上专业学习的便利性和个人意愿综合,多数就把志愿确定下来了。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良好的专业结构和办学特色,通过专业和就业的“品牌效应”带动招生。对于高职学生毕业后的个人就业及发展,应全面展示未来发展通路以及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前景,坚持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工作岗位为高职的工作重点,强化以“出口”拉动“进口”的优势。此外,高职学校还应抢先于本科院校更多地深入生源地,加强与考生面对面的沟通,在介绍高校的特色及专业的同时,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真诚地为考生服务。

四是要排除不当社会舆论对考生家庭与个人的影响。首先,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其次,可以通过各类媒体和校史陈列室展示等方式,表彰校友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学校学生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认可度,高扬“榜样”旗帜。再次,在毕业生中挑选优秀典型回母校现身说法,彰显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校相互吸引氛围,激发学生报考高职的热情。最后,派出骨干教师到各地中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招生对象的学校和班主任的联系,将宣传和发动组织生源工作贯穿于学校全年工作之中,早准备、早发动、广泛联络,确保生源发动率和第一志愿率。甚至直接接触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个性化的升学指导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通过扩大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体现考生升学价值的判断,赢得考生家长的信赖和肯定,增加正面影响。

总之,应对高职生源危机,首先必须抓住的还是考生。虽然考生的选择是不可控的,但可以基于考生视角,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积极引导考生的选择。由于本科院校目前尚无像高职院校那样大的生源压力,还没有太强的紧迫感,高职院校要抓紧时间先行先试,在更加严酷的生源竞争到来之前抢得先机,稳定和提高高职院校生源竞争力。

作者:吴红光王林霞单位: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