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坚持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在办学机制上拉近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的距离,更清楚地了解企业对职业人的需求,理清相关专业的岗位与岗位群体系,掌握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能力及职业道德要求,了解专业建设与职业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确定相应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使职业院校更好地找准校企结合点,从而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从根本上促进职业院校办学思路的转变,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面向人人办学。校企合作模式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校企合作得越深入越广泛,院校从企业获得的人才需求信息就越多越准确,为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清晰的理念和必备的技术支撑。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一是院校根据企业人才培养需要、输送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训条件与管理;二是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参与院校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三是企业可以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共同立项进行理论探讨和技术研发;四是企业可以依托职业院校进行企业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培训;五是鼓励积极推进“校企合一”,实施深度合作,实行“前厂(店)后校”或“前校后厂(店)”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同时鼓励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延续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上述种种合作方式都可以形成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形成企业和院校共同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加强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将促使职业院校的办学行为实现体制创新和办学模式的变革,对于促进职业学校办学理念转变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1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单一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型转变,实现由“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可以实现能力本位教育,实施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上,可以依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依据企业运转经营情况、生产设备实际条件、岗位能力的实际标准等,科学合理地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实验实训设备,优化专业结构,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环节的计划和方案。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通过了解、掌握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模块结构,为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实用技术”,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实施群集式、宽基础、强技能、活模块、人为本的总体课程模式的设计,优选完善核心教材及辅助教材,从本质内容上推动课程改革。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注重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现实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严谨求实作风,又强调综合职业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实践技能教学,以所从事的职业为逻辑主线,以实际情景为重要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改进、更新教学素材,提高教学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把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环节放在突出的位置,让学生在实践真实或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体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此目的,在教学管理中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教学评价上,将职业资格和职业岗位能力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将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作为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准。德育教育是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在与企业员工的接触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以及敬业精神,让学生真正体验工作的艰辛,感受工作的困苦,从而培养吃苦耐劳的人格品质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引导下,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弥补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2校企合作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素质整体不高,部分教师在学历上还不达标,更严重的缺陷是多数教师出校门进校门,没有经过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真正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兼职教师、也就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不强。而少数来自企业的教师又缺乏理论教学的经验,也需要课堂教学方法的训练。究其原因,除了政策性体制障碍外,主要是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教师的理解仍然是传统的学究形象,进而导致教师的培养途径产生误区。一个合格的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组织课堂教学外,还必须要了解企业和市场,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开展真刀真枪的实践教学。正如总理所说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前移,要提前在学校而不是推到企业中完成。因此教师队伍必须是双师型的,教师的培养必须与企业接轨、与经济市场紧密相连,必须融入市场、融入生产实践环境中去锻造。所谓锻造,就不是镀金式的、蜻蜓点水式的,必须练就真本事。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佳途径。教师要深入企业与市场,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职业教育的新观念;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下厂实习,向实践学习,向企业员工学习,探索新课题、新方法、新举措,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研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以期改进教学,塑造自我完美的双师型教师。与此同时,在企业的实践锻炼中,关注企业管理、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项目,为开展项目化教学做准备。
另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企业的激励制度有选择地引入教育管理,必将增添职业院校的活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途径,是全面促进和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模式。随着职业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必将越来越有活力,必将更加完善,必将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地发展。
作者:王素军马红亚单位:石家庄市教育局教科所石家庄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