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清淤工程在河道生态治理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浦江县“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浦阳江的整体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但河道中的淤泥影响越来越大,既抬升了河床影响到行洪安全,又聚集了污染物影响水质。根据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和要求,清污(淤)整治工作作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浦江县白马镇人民政府申报了“浦江县浦阳江(白马镇段)清淤工程”。
1.问题
清淤河段为位于白马镇范围内的浦阳江,即浦阳江白马大桥至安华水库库尾河段,全长约6.18km,水面面积约95.36万m2。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淤泥淤积量分析,河段内淤泥量约83.87万m3,去除堤脚、桥梁保护范围,工程清淤量约62.14万m3。根据近年来清淤工程建设经验,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于清淤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理。对于本工程如此大规模的清淤量,很难找到合适的淤泥堆放点,就算资源化利用,可淤泥处理及外运的成本极高,如何经济高效的处理河段内淤泥是本工程的重点解决的问题。
2.方案
为了经济高效的处理如此大量的淤泥,考虑到干化成本和外运成本非常高,我们就不能将其干化外运,只能考虑就近堆放,因此如何堆放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淤泥具有质轻、含水率高、极易流动和碰触扩散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淤泥无法堆高,因此对于淤泥的堆放最佳的方案就是将其堆填入低洼地。但根据地形测量,本河段周边现有低洼地较少,根本无法满足淤泥堆放需要。但本段河道沿线由于历时原因存在大量采砂形成的河滩地,这些滩地地势不高,且面积较大,完全可以利用作为堆放场地。为了利用河滩地作为淤泥堆放场地,同时避免淤泥冲回河床,考虑利用滩地土方,堆填起一道堤岸,将淤泥围固在滩地内,并种植一些湿地植物,既能固土又能净化淤泥。堆填堤岸迎水面底部采用松木桩固脚,堆填坡度1:3,迎水面设置无纺土工布、30cm格宾垫及30cm种植土,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固土;顶宽3m,种植2排间距3m的枫杨树、柳树或湿地松等,背水面堆填坡度同样为1:3。待堆填堤岸建成后,即可将河床中淤泥堆填至堤岸围成的低洼地,并在其表面撒播各种湿地植物种子。
3.效果
目前本工程已完工,在本河段沿岸形成了一条带状湿地,湿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由于淤泥十分肥沃,区内的植物生长十分迅速,目前两岸已经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较之前光秃秃的河滩地,有了极大的改观。堆填堤岸迎水坡采用绿滨垫的做法,犹如堤岸的骨架,具有一定的抗冲刷作用,再结合植物的根系固土作用,可以在汛期有效的保护堆填场的安全,有效防止淤泥冲刷回河床中。工程建设成本上,经初步测算清淤成本约30元/m,在同类项目中属于十分低廉的,由于本工程不仅仅是清淤工程,实际上达到了两岸堤岸加固的效果,因此其社会效益也十分突出。
作者:傅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