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思考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思考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摘要: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众说纷纭。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一个辩证的相互转化的关系,教育者应该准确把握“主导—主体”式的关系模式,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区分何为主体、何为客体,而在于促成教育对象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增强理论说服力,强化协同学习,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建构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观点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1.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

第一,单主体说。教育者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说从最终目的和内因出发,认为教育者只是发挥引导、服务的作用,受教育者才是主体。单主体说坚持一个主体原则,容易造成失衡,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双主体说。此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施教与受教两个过程,教育者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是施教过程中的主体;受教育者发挥学习、反馈的作用,是受教过程中的主体。这种说法虽然认识到了两者的差异性,但机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剥离为施教与受教两个过程。第三,多主体说。凡是能够承担、发动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有主导性的人或群体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李合亮由此将国家层面的思想教育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分别认定为实质主体、实践主体和阶段主体。第四,精神客体说。从哲学的实践观出发,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自然是人改造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两端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向的既不是人的肉体,也不是人的社会关系,它要改造的是以人的思想、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客体。[1]第五,主体间性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扬弃。[2]主体间性说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主体性,教育的过程就是两者之间的平等对话。

2.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众说纷纭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也不是简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过程的延续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受教育者要经历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内化是指受教育将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纳入到自身价值体系中,外化是指受教育者用内化的品德来指导行为。只有当受教育者完成外化,其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算最终完成。第二,本质的阶级性。一般而言,教育是不带有政治色彩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解读

1.主客体互为前提并在特定时期相互转化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在共同体之中共享公共符号系统;主体头脑中建构知识(包括可能与已有知识有冲突的知识);主体借助于符号系统与其他主体进行交往,传达新建构的知识;如果被大部分主体所接受,则知识获得公共性,成为可靠知识;共同体中主体继续交往;新的知识又被建构和传达。[4]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同样处于一个共同体之中,通过特有的价值符号相互交往,其中被大部分人认可的道德品质就会成为可靠价值,从而不断被建构与传达。在可靠价值传达与再传达的循环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互为前提的,没有传达者就没被传达者;相应的,没有被传达者,传达者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细致看来,在最初的传达中应当是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区别的,一旦当被传达者用自己建构的思想价值观念去影响改变下一个人的时候,他已经悄然成为一个传达者。

2.发挥教育者主导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是促成内化到外化的关键

皮亚杰把平衡作为解释学习的机制,平衡包含了两种自我调节,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通过自身逻辑结构或理解对经验进行组织,是个体将感受到的刺激纳入原有图式的过程。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身以适用特定环境刺激的过程。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过程存在高度契合。内化是指将一定的思想品德纳入到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体系中,外化则是指用经过吸收整合的思想品德来指导行为。同化是量变的过程,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内化在经过量变的积累之后,要发生质变而外化出去。在内化与外化,量变与质变的中间就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环节,能否成功地触发这个阿基米德点便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主导性的发挥将会带动主体性的发挥,主体性的发挥反过来也会促进主导性的提升。作一个形象的比喻,思想政治教育就好比一个沙漏,前期不断量变积累,慢慢凝聚成一个点,中间极细的路径便是成功的关键。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在这点上充分发挥,帮助教育过程平稳顺利进行,随后到达沙漏的另一端,来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反之,一旦在关键点上折戟,教育过程将戛然而止。

三、建构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绝不是为了简单地划分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而是为了对主客体及其关系有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主义的分析给了教育实践几点启示:

1.克服极端,避免绝对化和泛化主客体,突出主导性和主体性

教育者应该充当建构过程中的协助者、推动者,更多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不是成为知识的灌输者。教育者在理论方面掌握得更多,理解得更深,在教育中起着引导、组织、实施作用。教育者主体说就带有绝对化的倾向,过分夸大教育者的作用,把教育对象当作被动接受教育的绝对客体,那么受教育者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但是,完全依靠受教育者的探索,学习效率则很难保障。教育者的指引就宛如一盏明灯,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所以在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者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避免把主客体泛化,如果片面强调无主客体,或都是主体都是客体,就会既找不到主体,也找不到客体,出现理论教育无人抓、抓不住人的现象,理论教育就落不到实处。精神客体说把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就一定程度上泛化了主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改造的确实是人的精神世界,但是精神世界的改变是建立在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基础之上的,而且精神世界是不能脱离受教育者而独立存在的。

2.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治,增强理论说服力

与信息不同,知识是复杂的、不规则的,它产生于具体的情景、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知识比自然科学知识还要复杂,因为宏观上它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密不可分,微观上又与人的经历、需求、特性等紧密联系。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之一,就是简化了复杂的价值性知识,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而缺乏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绝大部分人在简单记忆之后都会记得其中一二,但如果仅限于此,将会导致形式主义。因为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不了解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不了解在具体时代、具体文化氛围中的意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发挥鼓舞社会、引领思潮的作用。此外,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抵触情绪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者照本宣科,教育内容空洞乏味。反观现实,可以发现时事政治、重大事件或者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却能极大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以,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脉络结合起来,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在赋予教育材料时代内涵的同时又增强了其理论说服力,进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协同学习,注重情境设置,促进融会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体中有一群教育背景、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称之为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的特点,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往往是在互动中无意进行的。同辈群体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以及行为方式都会在无形中对每个成员产生压力,从而使成员趋于认同。但是,这种价值标准是独特的,可能与主流价值相偏离,甚至背道而驰。如果教育者能对同辈群体的价值加以引导,使其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这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大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上,单纯的理论说教只会事倍功半。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合理设置情境,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讨论、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实践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更大程度上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增强受教育者将理论与现实融会贯通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现勇.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结构的新视野[J].理论与改革,2010(06):119.

[2]于欣.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述评[J].求实,2012(01).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3.

[4]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

作者:杨永浦 张云霞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