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策略范文

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策略

《高教论坛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广西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关系到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据统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广西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呈现趋同特征,基本上定位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即使是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也很小,特色不明显。以师范类、医药类院校为例,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表述进行纵向观察,发现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表述上基本一致,出现频率较高词汇有“创新”“应用型”“高素质”等。横向来看,相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也突出了“创新”“高素质”。可见,无论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还是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都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虽然这一类型人才适应了广西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较难凸显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或者优势,使人才培养的区分度不强,易导致人才重叠,难以适应各行各业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事实证明,这也是近几年来造成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此外,据统计,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这本身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另外,多数普通本科院校提出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教育。虽然扩大了办学规模,但易造成广西普通本科院校与成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争抢生源,引起不公平的竞争,最终会导致本科办学水平降低,造成资源浪费。

(二)办学定位目标的层级性办学定位目标反映的是高校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发展目标、服务面向定位两方面看,广西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目标体现了层级性特征。首先,在办学发展目标上,广西普通本科院校普遍采用“在**(区域)一流(先进、前列)”或“**(区域)知名,有一定影响力”的表达方式。其中对区域的范围界定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上,分别是“国内外”“国内或西部区域”“广西(地方)”“国内同层同类院校”。据统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多追求国内外知名、有影响力,而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等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多以广西区域或所在地的高等教育系统知名度和有影响力为目标定位的范围。可见,办学发展目标与学位授予层次相关,呈现出层级性。其次,在办学服务面向定位上,当前广西普通本科院校普遍提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东南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服务面向定位的层级性与办学发展目标定位一样,整体上随着学位授予的层次越高,服务面向的范围就越广,从行业到地方,再到全国,最后到国外。这从侧面反映了办学定位目标与学位授予层次的相关性。此外,从学科门类的分布来看,广西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主要集中于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学科专业重复交叉;师范院校的学科趋向齐全,纷纷提出向综合类本科大学发展的愿景,凸显高校办学综合化倾向。

二、影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因素分析

广西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表现出来的趋同化、层级化、综合化等特征,与一定外部环境因素相关联,同时也与高校组织系统内部要素密切相关。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办学定位必然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一个包括生产力、经济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等社会事实的外部环境。正如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所强调的,高等教育是社会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相互关联,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里所指的“适应”,包含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教育受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制约;二是教育又要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服务[3]。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只有主动适应外部需求,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才能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学科结构、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地方特色,形成竞争力。就广西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当前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就应依据《广西“十二五”人才开发目录》,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此才能寻找到适合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二)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及评价制度潘懋元先生所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认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政府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主要通过对高等院校资源配置的方式和评价制度来控制高等院校的运行,从而直接影响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也正因如此,一旦政府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缺乏分类管理和指导时,亦即当政府对高等院校宏观管理出现“一锅煮”的现象时,就易导致高等院校办学定位趋同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西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实际上就是对办学资源的不合理竞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高等学校办学定位问题本身去批判高等院校的行为,还需要客观分析现有的政府办学资源配置方式及其评价导向。

(三)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导向社会文化是制约教育的潜在因素。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办学行为同样受到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是“大一统”观念。如果高等院校过分强调“大一统”观念,个体独立性与个性化思想就会被忽视,造成个体思维模式单一化、固化[4]。此外,“重学轻术”也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如何,学术型硕士、博士多少直接关系办学好与坏。这种只重视学术型人才而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取向,易导致地方高等院校拼命在学术层面上找出路。当前“重学轻术”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目前,广西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中出现的盲目追求高层次办学的显现,应该说是与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不无关系的。

(四)办学理念锤炼与利益驱动国务院前总理2010年1月26日上午在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时深有感触地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独特的灵魂”就是大学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它制约着高校办学特色能否落实和持久更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这就更为迫切地需要高等院校更加重视办学理念的形成和贯彻,要具有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的大学精神。然而,广西部分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锤炼不足,对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重视不够,且高等教育研究成果难以进入决策层,仅停留在缺乏实践的“纯学术”阶段。显然,这种缺少优秀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高校,会盲目照抄其他学校的治校思路。甚至有的高等院校禁不住利益的驱动,一味求大求全,不具备相应资源,盲目兴建各类院系和热门学科,为的是标榜学科门类齐全。这些高等院校在办学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其新办的不少院系的现状和前景及对人才的培养能力产生了忧虑。也有的本科院校为了增加学费收入而热衷于开办高职班、成人教育班等,使学校人才培养层次下移。

三、广西普通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的对策

多样性是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但是在现阶段表现还不够明显。这固然有高等院校自身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改变现有状况仅靠高等院校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根据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参与,才能有效促进地方高等院校科学定位和有序竞争、持续发展。

(一)政府层面:鼓励高校分类办学,促进高校有序竞争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发展与外部生态环境相互关联,并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且,社会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对人才需要的层次性,社会既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也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这也就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层次与类型应该是多样性的。因此,在引导地方高等学校分类办学、合理定位的过程中,政府、社会必须首先营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尤其是政府要改变以往用行政指令式的计划手段,通过政策指导、资源导向、分类评价等宏观管理手段促进地方高等学校有序竞争,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和优势。

1.制定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强化分类指导力度从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来看,政府始终对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存在影响和干预。一方面,中央政府根据高等学校设置或规划体系,尊重并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金字塔形”高等教育层次,严格控制各层各类高等学校的升格与更名;根据经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制定适时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为高等学校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改变传统的行政指令性制度方式,通过分类评估机制等为各级各类高校有序发展构建公平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认真执行对地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的统筹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办学类型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管理决策方式等纳入大学章程。

2.改革高校财政拨款方式,促使高校公平有序竞争以规模和“钦定身份”为标准的财政拨款方式刺激着地方高等学校对有限教育经费的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也误导着地方高等学校盲目求大求全。邬大光教授认为,“之所以在我国出现大学分类的困境,关键在于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出现了问题。”[6]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改革当前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方式,明确加强重点投入与优先发展的对象。就广西而言,首先,多考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发展,在经费投入与分配制度上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其次,重点促进同层同类高校的公平竞争,引导层中有类发展。

3.构建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引导各类高校交流合作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认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高校之相互独立、相互联结,反映了各层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竞争与共生关系。处于不同生态位的高等学校,由于获取资源的对象与能力不同,对环境的反应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地方政府要充分考虑高校生态位的差异性,构建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尊重各级各类高校的个性,支持特色高校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此外,地方政府也要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区域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科类结构,鼓励地方高等学校打破类型与层次壁垒,加强各类各层高校交流与合作水平,这样既能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性,也有助于增强院校个体的使命感,实现各安其位的理想局面。

(二)社会层面:研制高校分类体系,引导高校定位思考这里所指的“社会”,主要是指除了政府、高校以外的高等教育相关者。虽然政府与高校分别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高校定位上担任各自主体角色,但是社会层面对高校分类与定位的合理性起到重要的舆论导向功能,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层面的辅助作用。

1.研制多样化的高校分类体系当前我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高校分类体系,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潘懋元的“三分法”、武书连的“四分法”、陈厚丰的“三维分类框架”以及马陆亭的“两类四层”框架等。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这些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呈现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虽然这些分类体系与标准或许尚未达到所谓“公认”的程度,但从它们的属性和指导意义来说具有重要价值。与官方规划式分类不同,学者们所提出的分类体系是对高校现实状态的描述式分类,其目的不是直接干预个体机构的发展定位与办学实践,而是以第三方视角更好地对各类高校作出价值判断,为官方提供一系列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指标,向高等学校反映其在相应层次相应类型位置上的表现和质量。因此,要发挥和鼓励社会力量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以尽快建立起我国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推进高校的多样化发展。

2.引导高校定位的多元价值观思考高校定位事实上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处于类型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高校,也必然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取向。因此,要从多个方面,在明确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引导高校对办学定位进行思考。首先,以高等学校发展的方向性价值观思考办学目标定位[8]。高等学校发展方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办学者的理想、理念,社会的需求与期望,学校的环境与条件,政府的政策与要求等等方面。明确地方需求状况,客观评价学校自身条件,才能决定办学的目标定位。其次,以高等学校发展的层级化价值观思考类型和层次定位[8]。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金字塔结构”的多样化和分层化特征成为高等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的必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要依据“金字塔结构”合理分工与协作。再次,以高等学校分工的社会化价值观思考职能定位。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高等学校职能分化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等学校要紧扣办学优势确定其核心职能,凸显特色。最后,以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性价值观思考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从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凝练而来,富有感染力和辐射力,彰显了一所高校强大的生命力。广西普通本科院校要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关键在于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的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应当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学科,而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要致力于培育特色专业,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效益。

(三)高校层面:树立科学“定位观”,明确各类高校生态位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问题已引起了广泛讨论,提出了诸如“科学定位”“合理定位”一系列口号。那么何谓“科学”“合理”?科学的“定位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办学定位上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其二,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定位目标,纳入大学章程,避免喊口号之嫌;其三,高校办学定位应选择科学的规划工具,采用数据支撑、实地调研、比较分析、SWOT分析等信度相对较高的方法进行研究,及时向利益相关者反馈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接受他们的检验和问责。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类型不突出、高校生态位重叠等现象,有必要建立和推行适合地方的高校分类体系及标准,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明确自身生态位,促进他们合理分工与协作。各高校要根据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按照分层分类框架,准确定位。

1.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当前,广西本科院校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共有6所,该类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作上各居优势,位于广西高等教育系统顶层。在办学定位上,要凸显以学术取向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创新服务社会为落脚点,积极培育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地方提供优良的学术环境,为地方提供科研创新成果。但本科教育仍然是这类高校的发展重点。

2.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这类高校是满足广西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迫切需要的重要力量,也是区域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类高校在办学中应重视三个方面:一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办学的核心内容,既要保证本科教育质量与水平,也要做好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二是协调好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突出应用研究工作的重视力度,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三是重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为广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引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3.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这类高校包括了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新建本科院校和本科独立学院。这些学校主要是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中,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新建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普遍是2000年以来地方建设的一批普通高等院校,在地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的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历史积淀不多,生源与服务地区的辐射能力有限,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两个突出”,即突出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类高校要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核心任务,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建设,积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作者:贺祖斌李娜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