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当代青年的阅读倾向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从《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可分析出我国当代青年阅读倾向的几个显著特征:阅读量持续增长下的隐忧;阅读更趋个性化的同时功利化趋势明显;浅阅读依然盛行,深阅读需加强;阅读的娱乐化趋势需警惕。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阅读推广与阅读方式;社会进步与生活压力;生活节奏与精神需求;商业运作与休闲取向。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推动青年阅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我国;当代青年;阅读倾向;对策研究
2017年8月,我国首份《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这份报告应该是目前反映青年阅读状况的最新、最准确的资料,分析这份报告,有利于我们对青年的阅读有整体的把握,尤其是从中反映出的青年阅读倾向,对于我们做好青年工作会带来巨大的帮助。什么是青年阅读倾向?这是大家首先会关注的问题。阅读倾向是指“读者为实现阅读愿望,将阅读需要付诸阅读行为,表现阅读特点的一种趋势。”[1]青年阅读倾向就是青年人作为读者的阅读行为体现出的一系列趋势。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其阅读倾向不仅体现出个人修养,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了解青年阅读倾向,有利于对青年人进行沟通和疏导,从而调动青年的积极性,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一、青年阅读倾向的特征表述
1.阅读量持续增长下的隐忧从《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中,我们看到了青年阅读的可喜变化。首先,青年的阅读量在持续增长。青年人点击《今日头条》进行阅读的次数和时间都有增加。其次,青年在严肃内容的阅读方面也在增加。严肃内容是指经典、名著等能给人带来启发性的、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而非流行的通俗读物。从数据来看,文学阅读的需求指数最高,达到58.95;然后是哲学及社会科学阅读,需求指数达22.99;再就是历史阅读,需求指数是8.11。流行的通俗读物没能挤进前三甲,可以看出当前青年阅读的内容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但,另一方面,青年阅读的方式在悄悄发生变化,网络在线阅读量、手机阅读量都增长迅速,并且已超过了纸质阅读量,照此趋势,前两者的优势将愈加明显。而网络环境如何?怎样克服碎片化阅读?怎样进行有深度的阅读?这些又是网络时代令人担忧的问题。
2.阅读更趋个性化的同时功利化趋势明显《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根据不同兴趣把青年分成了十类,比如文学青年、科技青年等,再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阅读选择进行比较后发现,随着青年人兴趣的多样化,阅读的选择也更加个性化。尤其是在网络阅读异军突起的时代,个性化的阅读是必然趋势,也是其很大的优势。青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内容,还可以和他人实现互动,这丰富了阅读体验,也增加了阅读乐趣。同时,青年阅读的功利性较明显。“功利性阅读是指为完成某些特定目的或为了短期可见利益或者实际利益而阅读。”[2]功利性阅读主要是出于实用的目的,阅读中的功利性在短期内对阅读会有一定激励作用,但长期来说,一旦实用的目的达到,就可能放弃阅读。
3.浅阅读依然盛行,深阅读需加强浅阅读往往以快速泛读的形式,追求轻松、愉悦的感觉,一般用时很短、思考不深。这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在当代青年的生存状态下,是一种很普遍的阅读形式。虽然浅阅读适应了当前的社会形态,但从长远看,浅阅读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如果青年读者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就不再愿看有难度的读物,也不愿再作深入思考,这对于青年人的进一步成长是不利的。深阅读表现为阅读主体积极深入地介入读物。经历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最终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种阅读更能形成读者的主见,使读者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深度。青年人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更需要以深阅读为主。
4.阅读的娱乐化趋势需警惕娱乐化似乎是当前不少媒体的一致追求。比如网络阅读,阅读率最高的往往是通俗类、娱乐性的作品,为了吸引读者,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推出的娱乐类读物铺天盖地。这无疑满足了普通读者的休闲需求,但也误导了人们的生存取向。“青年文化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活力、最贴近时代脉搏的文化板块,它不仅能即时体现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症候,也能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3]据第十三、十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来国民进行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青年人是其中的主力军,过度的娱乐化很容易把他们带入歧途。青年正是精力充沛、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青年人应把宝贵时间用于钻研学问、钻研业务、锻炼能力上。如果青年人被娱乐所蒙蔽、所裹挟,就将远离严肃阅读。“如果意识不到阅读的必要性,就会忽视阅读的各种优势,从而最终丧失在人类种族中的地位。”[4]所幸的是,政府部门已注意到这种趋势,也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关键还是青年人自己要有正确的判断力,懂得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青年阅读倾向的原因分析
1.阅读推广与阅读方式我国曾经有几年的阅读率是连续降低的,这和当时的大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主要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型,以劳动力密集产业为支柱。这就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没文化也一样能致富。不少人忽视了读书的重要性,甚至一度兴起“读书无用论”。后来的实践证明,读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仍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青年作为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栋梁,唯有不断加强阅读,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5]于是,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全民阅读的理念,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正是近些年来的大力宣传和推动,加上我国社会转型在即,都让更多人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阅读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此外,青年人大多是大学生或是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他们对于社会变化的敏感度是很高的,当他们认识到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有前途,才会有体面的生活的时候,他们重又通过读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中反映出的青年阅读的持续增长并非偶然。调查也发现,在阅读方式中,网络阅读增长迅速,从2014年的49.4%增长到2016年的55.3%,增加了近六个百分点;手机阅读增长更快,从2014年的51.8%增长到2016年的66.1%,增加量超过十四个百分点。这一方面反映出科技产品的迅速普及使得阅读也更加便利化,另一方面,阅读方式的改变也给人们的阅读品质带来些许困惑。首先表现在阅读的内容上。大多数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的内容与传统纸质阅读内容有不小的差距。虽然经典作品也可以挂在网上、下载到手机上,但纸质书籍仍是经典作品的最佳载体,人们仍习惯于纸质的经典阅读。其次,表现在阅读方式上。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即时性,比较适合快速浏览,读者只期了解其结果,没时间关心其过程,个人的思考也就常常省却了。最后,由于阅读内容的新鲜、多样,在吸引青年人注意力的同时又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许突然蹦出的一个链接让人感兴趣,等打开一个链接之后,也许又会以同样的方式打开另一个链接,依此类推,读者就渐渐偏离了原有的阅读轨道。这对阅读来说,反而成了一种干扰。这就是为什么在青年阅读量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却存在隐忧的原因。
2.社会进步与生活压力阅读走向个性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而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又使阅读带上了某种功利色彩。青年阅读的个性化说明青年人的思想更自由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文本,建构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大家熟知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青年阅读的个性化也和科技发展有关系,比如,网络阅读、手机阅读,阅读内容应有尽有,个人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媒体终端根据个人的阅读趣味、阅读习惯,推送特定的阅读内容。所以,无论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阅读个性化都是大势所趋。伴随着阅读的个性化,青年阅读的功利性也很突出。青年处于为人生奠基又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呢?主要是通过学习,比如看一些职业技能方面的书,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或是为进一步深造而看各类考试方面的书等,这是现实问题,似乎也没有理由横加指责。但是,如果把阅读都归于应付各类考试之需就未免太狭隘了。最致命的是,这样的阅读不可持续,因为在功利性驱动下的阅读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当目标实现时,工具的意义就淡去了。而那种超功利的阅读,不为一时利益所动,才是真正的个人精神需求,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这才是青年所需要的阅读。
3.生活节奏与精神需求按照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社会越发展,对效率的要求越高,生活节奏也会相应更快。青年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难有充足的连续的阅读时间,只能见缝插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难免就会出现碎片化的阅读。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浅阅读的盛行。现代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也对浅阅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浅阅读所具有的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使得它不应成为青年人主要的阅读方式。要加深个人的思想修养,需要阅读有一定深度的经典作品,需要做深入的思考、需要做精心的整理和建构,才能有思想上的提升。要加深个人的专业修养,需要阅读专业化程度更深的书籍,需要运用专业化的语言、进行专业化的思考,形成专业化的知识结构等,这些都是浅阅读所望尘莫及的,只有通过深阅读才能做到。另外,浅阅读和深阅读给予人的情感触动、思想启迪也是大不一样的。浅阅读付出的时间、思维较少,过程中得到的情感触动也会更轻,思想启迪也会更少,而深阅读受到的情感触动会更深,思想启迪会更大。青年人一般也不会满足于浅尝辄止的阅读精神需求,只有积极地尝试深阅读,挤出足够时间来体验深阅读,才能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
三、青年阅读倾向的对策研究
青年阅读倾向是一种群体现象,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并非只能顺其自然,应该加以积极引导。同时,引导青年阅读的健康发展又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且,这也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
1.国家层面(1)国家阅读制度过去,我国的阅读制度主要体现为各类图书馆的相关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所必备的规章制度。随着图书馆职能的扩展,图书馆也增加了对外服务的相关制度。图书馆不仅是藏书之所,而且是阅读之所,后者应该成为更主要的功能,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把藏书盘活,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国家要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包括公共图书馆、各级学校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等,使之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青年人来阅读。此外,国家还应出台专门的阅读制度,或者是支持全民参与阅读的制度,以此大力倡导阅读。(2)国家阅读政策近年来,我国对于提倡阅读的力度明显增强,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阅读的政策、措施,这大大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同时,国家阅读政策的针对性还需加强,除了青少年阅读政策,还要有针对青年阅读的政策。在有利的阅读政策推动下,我国青年阅读肯定能得到更好的推广。(3)国家阅读立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阅读立法还是一个短板。早在几十年前,欧、美、日等就有专门保障、促进阅读的法律出台。有了法律的保障,阅读活动的开展将更有底气,也将更顺利。可喜的是,我国也在着手这方面法律的制定,比如2017年3月推出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今后,我国还应在这方面加强工作,把青年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利用法律保障青年阅读活动的健康开展。
2.社会层面(1)社会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需要良好的环境,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人也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一个书香浓郁、人人向往读书的社会环境,会吸引、感染更多的青年人进行阅读。所以,在社会中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呢?首先,要大力开展阅读宣传。在各种媒体,尤其是青年人经常接触的媒体上,进行多样而巧妙的阅读宣传,以引起青年人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其次,要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吸引青年人参与到具体的阅读活动中,使他们获得阅读的愉悦感,这将带动他们今后持续地进行阅读。这些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常态化;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要从读书中获得乐趣;不是少数人的阅读,而是尽可能多的人来阅读。只有这样,全民阅读活动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阅读的种子,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落地生根,最终在全社会形成阅读的风尚。(2)社会阅读活动的保障要在社会中形成一股阅读的风气,还是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的。首先是组织保障。谁来推动这件事?由谁负责?比如,政府部门有相应的主管机构,一些学术团体也有相应的阅读推广功能,还包括一些民间机构等,整合这些资源,把它们高效地组织起来,更好地做这件事。其次是经费支持。像这样大规模的阅读活动总是需要不少的经费。这一方面要靠国家的拨款,另一方面要靠民间的资助,比如各类基金会、捐款等。还有像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等,只有各方面的保障都做好了,社会阅读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并且持续。
3.家庭层面(1)家庭藏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阅读是社会阅读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每个家庭成员都阅读了,整个社会的书香味儿才会浓。家庭要阅读,首先要有书,所以家庭藏书就成了家庭阅读的必备条件。有了家庭藏书,就能营造出家庭的书香氛围,在家想读书时也会觉得很方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家庭藏书的优良传统,并且把这当作传承家业的重要方式。当然,家庭藏书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用来读的。“古代藏书家藏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阅读和研究,藏而能读是古代家庭藏书文化中的精髓。”[6](2)家庭阅读父母是家庭阅读的主要责任者,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做读书的带头人、示范者。这一方面可以创造读书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孩子的榜样。小孩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当他们每天都看到父母珍惜时间读书,他们就会由好奇、进而学着做,最终可能每天都会像模像样地独自看起书来。青年人大多已为人父母,他们在以身作则的过程中,自己也切切实实地读了书。青年人和家人一块阅读,既是学习,更是享受,有时还会交流、分享,这样,家庭阅读早已超出了阅读的范畴,成了家庭和睦、幸福的润滑剂、推进剂。
4.个人层面(1)个人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有效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有了阅读兴趣,才会自觉自愿地阅读,才会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只有这样,青年读者才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才能从阅读中得到乐趣。青年人怎样培养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靠理性的力量。青年人应当认识到阅读对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离开了阅读,就可能与自身的发展渐行渐远,就可能落后于他人、落后于时代,应该树立这么一个生活理念: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有了这种认识,即使没有阅读兴趣也会硬着头皮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产生阅读兴趣。其次要从阅读中感受乐趣。人们对那些能带来乐趣或是好的结果的事总是趋之若鹜,对于那些会造成痛苦的体验或是坏的结果的事总是极力回避,这几乎是人的天性,阅读也顺应这一规律。所以,青年人要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在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思想,这样的阅读既有情思的触动,又有切实的收获,青年人就会很乐意去读。最后是阅读兴趣的巩固。在不断体验阅读乐趣的同时,兴趣也在不断累积和沉淀,最终变成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而使得阅读更具持久性。(2)个人阅读能力个人阅读能力是进行阅读的基础,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也是阅读的重要目的,所以,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占据着中枢的位置。“阅读是自我反思和感悟的过程,阅读过程中产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积累为阅读经验,阅读经验汇聚成阅读能力,这应该是一个大概成立的过程。”[7]青年人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多读。只有在阅读中历练、积累,阅读能力才会形成,才会不断增强。其次是讲究方法。青年人在不断阅读中也能学会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但也并非闭门造车,应博采众长,不断运用更高效的方法,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最后就是勤于总结。通过总结经验,青年人在阅读方面会有一个质的提升,然后继续阅读,这就将进入一个更高的阅读循环中,如此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上升。(3)个人阅读习惯当阅读固化成了一种稳定的状态,成了一种生活的必需,那么,他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所有相关动作都能相当自然地做出来时,你就已经养成了做这件事的习惯了。”[8]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习惯一旦养成,就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力。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有的青年人从小就爱读书,毕业后仍是手不释卷,他们对书已有一份深厚的感情,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对于另一些青年人来说,过去在学校也没好好读书,毕业后更是与书永别,又是一味参与娱乐活动,要他们重拾书本,似乎就有难度。这就要看个人的意志力了。如果有人意志力强,下决心要开始阅读,每天都坚持,久之,他也能养成阅读习惯,就怕有人缺乏阅读的基础,更缺乏阅读的意志,那么,要他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势比登天了。对于有远大理想,有奋斗精神的青年人来说,阅读习惯的养成的确会让他终身受益。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对当代青年人提出了新挑战。当代的青年人任重而道远,国家需要青年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建设,个人也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去提高。“阅读鲁迅,掩卷沉思,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注重生活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理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9]阅读就是一把很好的钥匙,青年人积极阅读对于国家、对于个人都是极为有利的。我们从各种阅读调查中也能看到,我国当代的青年人总体上还是呈现出健康的阅读状态,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说明他们是积极有为的一代!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其中隐藏的问题,比如浅阅读盛行、功利性明显、娱乐化趋势等,正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青年人阅读的引导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各方面政策多管齐下,才能更有实效,这是关系到个人发展、国家前途的大事,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范凡.阅读倾向研究述略[J].中国出版,2007,(4).
[2]吕亚娟、张兴.功利性阅读刍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1).
[3]戴文静.近三十年中国青年文化研究的嬗变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7,(1).
[4]史蒂文•罗杰•费希尔,著.李瑞林,等,译.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87.
[5]陈丽丽.青年读者阅读倾向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2).
[6]梅华、曹培根.古代传统藏书文化对当今阅读文化建设的启迪[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5).
[7]叶圣陶.叶圣陶谈阅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184.
[8](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1.
[9]沈芝霞.鲁迅人生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作者;罗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