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园区体育与学生社会化探讨范文

大学园区体育与学生社会化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园区体育与学生社会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园区体育与学生社会化探讨

大学曾被人形象的比作象牙塔,大学园区体育难以避免的染上鲜明的学院派特征。传统体育理念强调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及参与体育运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及个性的弘扬却有所忽视,这引起了大学园区内外体育活动的割裂,造成了园区体育与人的培养这一基本宗旨的脱离。针对这一不足,世界大学园区体育开始改革,以体育社会化这一新理念为指导,进行传习式体育向参与式体育的变革,让大学园区体育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园区内外一体化,对大学园区体育与终身体育进行贯通。今后的大学体育应强调体力主义向生涯体育的过渡,追求学生身体锻炼向运动文化的发展,以快乐体育的方式优化学生个性与能力,实现学生、社会与体育的紧密联系,亦即大学园区体育与学生社会化的共同发展。

1学生的社会化

学生的社会化是学生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学生进入大学园区之前,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生理本能,要想将其发展为社会成员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予以适应,就必须让他们经历学习与受教育的过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这一过程,恰恰是学生的社会化。分析动物界的部分现象,“教育”活动的存在似乎也是一种客观事实。例如,小马跟着老马识途、老鸡带着小鸡寻找食物等。心理学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料证明动物的“学习”活动有许多地方与人类的学习相类似,但是,动物的“教育”与“学习”确实是在本质上不同于人类的教育与学习的。“教育”与“学习”活动在动物界的出现只是动物基于自己的本能而进行的动作的发展与完善,这能助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对生存的保持。与之不同,人的教育与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目的的存在能够让青年一代学会生产劳动,具有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与生活的能力,教育者为此而教,学生为此而学,由此,年轻一代逐渐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在原始社会时期,为了让后代更好地适应环境,成年人肩负起抚养与教育本氏族儿童的责任,这一教育恰恰是对生产与社会生活进行结合而推进的。到了奴隶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疆扩土,奴隶主开始对子弟开展文武合一的“六艺”教育,从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进行奴隶主阶级继承者的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是极其必要且重要的,教育者基于一定的社会目的驱使而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培养并增强其体力与智力,向其传授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促其发展相应能力,培养思想品德,以优秀个性的形成实现学生的社会化。社会化过程漫长且复杂,国内外学者对学生的社会化做出如图1所示的归纳。由图1可知,媒介、客观动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学习过程以及社会化内容等共同构成人的社会化过程,借助这一过程,与社会需要相符的人得以造就。对于学生而言,其社会化过程是在家庭、校园以及社会环境等很多场所,通过家长、教师、朋友等各种类型的人物,利用社会习俗、民族习惯等社会化力量进行社会化学习而实现的。具体包括传授、灌输、文化传播、模仿、强化及养成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掌握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养成遵守社会生活准则的良好习惯,学会社会允许的生活方式,形成社会所需的个性特征。最终,通过基本生活技能的教导、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社会规范的教导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将自己培养为社会合格的建设型人才。

2大学园区体育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不确定因素在事物的发展中总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顺畅无阻。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1)担负着学生社会化这一重要责任的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但由于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学校,因而受学校文化及氛围的影响最大,相对较少的家庭与社会接触降低了社会位移的显著性,故学生进行的社会角色的转化并不充分。(2)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共同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大学园区在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的过程中向学生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与生理共同发展与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面临繁重学业任务的压力,他们的身体健康容易出现状况,而心理健康问题亦不能被忽视。部分同学比较自私,只考虑自己而不在乎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这削弱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及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此外,一些学生还表现出“过度社会化”的特征,他们在进行相关事务的处理之时有超出自己年龄的圆滑风格,不喜欢按既有规则行事,对社会关系给予本不该有的关注。(3)许多学生欠缺自己的主体思想,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与足够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精神不符合坚韧不拔、拼搏奋斗的要求,遇到困难之时容易逃避,没有足够的意志主动克服困难。在此背景下,良好的大学园区体育教育与活动开展可对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

2.1再塑造学生身体机能

大学园区体育以增强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完善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研究指出,合理的身体运动能够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如适量运动可加快神经反射速度、减少反应时间,改善人体各项系统的机能等。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学生参加过类型比较丰富的体育项目,但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接受的指导并不专业与全面,无法对体育项目形成准确的认识,锻炼意识也不强。大学园区体育出于教会学生进行健康而又科学的运动的目的而开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最终实现身体机能的优化。目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对大学生体质的下降给予高度的关注,运动量不足及营养过剩是降低学生体质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学生长期以来都接受应试教育,学生处于沉重的升学压力之下,为了考入理想大学,很多学生都牺牲体育时间进行主干文化课程的学习。走进大学校园之后,学生摆脱了高考压力的束缚,他们的课余时间比较充分,基于此,大学园区体育通过让学生科学与系统地掌握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可实现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再塑造,这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再塑造自己身体机能的一个好机会。

2.2再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竞争性

体育项目具有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功能,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这已成为大学园区体育的一个主要原因。进入20世纪后,围绕“体育运动能够帮助个体改善心理素质”这一观点,学者们展开了成效显著的研究与论证。一些学者认为,在参与具有竞争性的体育项目之时,参与方若想获得理想结果,必须要有一个健康且强大的心理素质,一般情况下,它以直面困难、遇事冷静、可承受高强度压力等优良品质为具体表现。在步入社会后,这种素质能够影响学生的终身。

3大学园区体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途径

普遍性是学生参与大学园区体育运动的一项显著特征,随着运动项目的深入开展,学生参与运动的内容与形式都会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充实。另外,大学园区体育同学生之间的接触范围不断扩大,故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大学园区体育是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围绕某一体育运动项目而进行的社会实践,在此实践中,学生能够掌握参与的具体方法,并在活动环节实现对人际关系的良好处理。可以发现,在进行高难度动作之时,学生需勇于参与,遵守规则与公平竞争原则,以他人的表扬或批评引起情绪体验,此外,转化伦理以人格化与具体化为准则,现实事例可给予学生重大影响,而生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推动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外部社会,学生会借助体育深化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最终实现完全的社会化。参加体育运动是人们做出的一项选择,体育项目的可选类型有很多,学生可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位置,进行合适角色的担任。

3.1出于对人的自然属性施以全面影响的目的推动学生社会化人的一生均涉及社会化问题,教育本就是人类社会与个体进行的一种有目的且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高等教育中,大学园区体育以最大程度的参与性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一社会化表现最明显。在为学生自然属性提供体验空间的大学园区体育中,潜力大、记忆价值高、影响显著的平台建设十分重要,派生的附属功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与智能等要素,所以,大学园区体育要以全面影响人的自然属性为目标推动学生社会化。

3.2出于对人的社会属性施以重要影响的目的推动学生社会化生活状态与技能、社会文化认同与角色转变等一系列因素是构成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体育运动开展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大学园区体育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学生现代体育理念的培养,提高其体育认知,扩大参与度。基于人的各项身体活动,体育运动得以开展,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可形成正向迁移于日常的生活技能,强化学生适应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当今社会,体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潮流开始涉及对体育的认同感、对体育的参与度、对现代体育的了解及关注等诸多内容。作为连接桥梁,体育应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其在感悟社会角色的互通与转变之时逐渐树立起外部社会纷繁复杂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蓓,张丽勇.大学体育在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中的目标定位[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58-60.

[2]资薇.大学体育社会化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2):6-7.

[3]牟小刚.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9):136-137.

作者:赵志星 单位:太原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