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代教育论坛杂志》2015年第三期
(一)生态视角下的跨文化教学观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分别与语言学、教育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科学,它们的兴起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尽管二者研究范围各有侧重,但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要义:综合、平衡、动态、发展。从生态的视角来看文化与跨文化教学,我们不难理解如下观点:语言是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就必定要进行跨文化教学;跨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向“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文化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地点及文化群体成员的年龄、性别、价值取向等变化而变化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开展。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不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讨论与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根据上述能力要求,结合生态学综合平衡、动态发展等观点,我们认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应涵盖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三个层面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构建出生态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见图1)。跨文化知识。注重的是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显性跨文化知识和隐性跨文化知识两方面。显性知识是可以直接学习到的跨文化知识,如本族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在政治政治制度、社会背景、语言交际、风俗礼仪、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异同;隐性知识则潜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只有在跨文化交际实践时才显露出来,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注重的是意识层面。从生态综合平衡的角度来看,文化生态中的任何一种因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文化只有差异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同等重要。因此通过高职英语教学平台,我们要在意识层面上让学生树立生态的文化观,提高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宽容,摒弃文化偏见,从而在交际实践中能自觉进行跨文化思维,并根据文化情境调节自身的交际行为。上述跨文化意识的树立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交际实践中的表现。跨文化交际技能。注重的是行为层面。旨在增强学生语言与文化的协调能力,包括调适能力和实践能力。调适能力即要提高学生为适应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而在心理和思维方式上调节自身文化行为的能力,而实践能力是开始、维持和结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技巧、策略和应变能力,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成功进行交际。从生态的角度而言,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三方面内容是一个整体、动态、多元、开放的生态系统:树立意识是前提,拓展知识是基础,培养交际技能是关键。跨文化意识的树立根植于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而熟练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又是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知识的外在表现。同时,三方面内容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三者综合平衡,并随着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螺旋向上发展。因此,三方面内容在生态的高职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中缺一不可,其培养要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根据上述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确立生态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框架:在确立高职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利用外语教学等多种平台,从丰富跨文化知识、树立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技能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发现问题并反思、调整培养思路与方法,再应用于跨文化培养教学实践。
二、框架践行策略
(一)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借助教材,讲授英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主要内容及差异,让学生养成“入乡随俗”的思维习惯和交际习惯。另外,教师可通过泛读材料,浏览相关视频、网站,阅读英美报刊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真实、全面的跨文化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既要包括目的语文化也要包括本族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中西文化兼容并举的生态文化观,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以客观的心态开展跨文化交际。
(二)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用多种方法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显性的跨文化文化知识可以通过讲授知识、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得,而隐性知识的获取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教师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交际中,随时涉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也可通过课前布置跨文化知识任务,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做CultureReport的方式,自主进行文化内涵探究。跨文化意识的树立可通过三个步骤:理解文化差异、客观鉴别和比较文化差异、最终能进行跨文化思维,教师可通过音频、视频
等手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开展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教学实践。而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重在实践,主要通过模拟交际、实景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三)教学评价实施生态的跨文化“三化”教学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可让学生对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指导性自评和生生互评,使之有效自我监控学习效果,调控学习策略与过程;评价内容“多样化”,除认知层面的跨文化知识外,涉及意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跨文化意识、交际技能也应纳入评价范围;评价方式“立体化”,除纸笔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方式外,还可结合利用课堂观察、角色扮演、交际实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展形成性评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动态循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要以发展语言能力为基础,跨越语言符号的表层,深入传授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学习文化,通过文化理解语言,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作者:刘燕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