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交通高职教育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代教育论坛杂志》2015年第三期
一、湖南水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2011年,国务院2号文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政策出台,吹响了沿江各省份水运跨越发展的号角。湖南省组织编制了《湖南省港口布局规划》、《湘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文件,在规划层面做好了铺垫。为落实国务院2号文的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行业内首次水运工作会议,提出了湖南水运行业明确发展目标,即用20年的时间,投入约1700亿元,到2030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长江为依托,洞庭湖为中心,“一纵五横十线”(“一纵”即湘江,“五横”指沅水、资水、澧水、淞虎—澧资航道、涟水,“十线”为耒水、渌水、浏阳河、汨罗江、藕池—华容河、塞阳运河、南茅运河、马凌航道、酉水)为骨架的高等级航道网,重点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基本建成以长沙、岳阳等国家内河主要港口和其他重要港口为节点,以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船舶为载体,以现代化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为支撑,与其他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内河水运体系;全省水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20%左右,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水运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及湖南交通高职存在的问题
近5年来,湖南省水运建设投入基本维持在每年30亿元左右,重点建设了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土谷塘杭电枢纽、湘江2000吨级航道、长沙港三期、岳阳港城陵矶港区一期工程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水运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湘江流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水运建设仍将维持平稳增长,同时,周边省份也纷纷加大投入,行业发展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对行业的管理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运行业勘察设计领域,由于处于行业上游产业链,基本被省内厅属交通设计院及部属航务设计院垄断,人才供应短期内仍将依赖省外资源。在水运行业施工领域,基本以省内建设力量为主,部分重点项目引入外部竞争,但从事施工管理的高级人才,仍较为匮乏。在行业投资管理领域,由于政策层面的扶持,已经成立了水运投资集团公司,专门负责省内水运建设资金筹措、重大项目建设及营运。在行业行政管理层面,交通运输厅、海事局、水运局及各地州市行业管理部分基本形成了职责明确、管理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综合来看,从事行业内上游产业(勘察设计、投资管理)从业人员,严重依赖外省资源,从事中下游产业(施工、维护、营运)从业人员,基本以省内培养为主,但高端人才匮乏。
水运行业涉及交通、金融、物流、商务等各行业,学科交叉,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要求较高。对湖南水运行业来说,根据产业规模及行业发展规划,需要重点培育1~2家甲级勘察设计企业,至少拥有100人以上的从业人员,为适应外部竞争,有必要引入一批具有海港设计经验的设计人才;需要重点培养1~2家水运甲级施工企业,重点解决资质挂靠、层层转包的行业弊病,培养一批既精施工又懂管理的高级人才,而目前,省内从事水运施工的技术人员数量不足300人,面临较大缺口。与公路、铁路运输不同,水运业在基建、航运、营运、管理等各个层面均有很大差异。以港口工程施工为例,主体工程施工均在水下,码头基础、上部结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与工程所在地水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学会与“水”打交道,掌握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特殊知识。码头建成运行后,船舶靠港、装卸、货物堆存以及陆上中转交换,均需要一大批专业性极强的基层技术人员,来完成生产调度作业。从另一方面来看,水运行业下属门类也多种多样,涉及码头、航道、船闸、船坞船台、港口机械、轮机、船舶驾驶、公路、铁路、工民建等行业方向,从业人员来源不一,就业面也较广。粗略估计,全省从事水运行业的基层技术人员约在1万人左右。这一数目相对于其他行业,也许并不算庞大,但考虑到水运行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行业群体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水运基层从业人员,是湖南水运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当前,省内设置水运专业相关学科的高校主要有两所,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及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者以培养从事港航设计、施工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主,但毕业生外流严重。后者主要培养面向港航专业基层的各类技工人员,学院刚刚起步3年,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数量约在50人左右,均是水运行业发展紧缺人才。由于湖南地处内陆省份,历来为水运欠发达省份,水运业基层岗位对沿海地区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足,主要从业人员,以省内培养为主。湖南水运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目前主要依托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系。该校港口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港口航道工程技术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港航工程施工、检测、维护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港航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和施工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水运工程测量、港口工程结构、航道工程施工技术、水运工程施工技术、水运工程检测技术、水运施工组织及造价等。毕业生主要面向港口、航道施工企业的施工和管理部门,从事港口、船闸、航道等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施工测量、实验与检测、概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安全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技术指导等工作。
从上述分析看,湖南省交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系结构性失衡。重视正规学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有待加强。从近年来的招生看,虽然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全日制招生数量已经基本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新增交通行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湖南交通行业跨行业流动居多,很多基层技术人员半路出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但目前湖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不能适应行业培训的发展需求。二是专业结构与布局有待调整。从湖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专业布局看,面向行业的传统专业较多,而满足行业新技术的需求的相关专业则开设不足,部分开设成本高、师资培养要求高的专业则一直处于发展不够的状况,专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虽然多数交通类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形成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机制以及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方面仍然有待探索。四是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精品专业数量有限。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能力,但从总体看,湖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在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师资队伍出现结构性缺乏,双师型师资的短期尤其严重。
三、面向水运行业发展的湖南交通高职教育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看,湖南省内高等职业教育水运方向在时间节点上滞后于水运发展速度,在办学规模上、专业设置上也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人才培养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水运行业基层从业人员的重任,在湖南特殊省情背景下,扶持壮大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是支撑水运业跨越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举措。
(一)明确定位,调整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并重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湖南水运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较为明确,培养湖南内河水运建设所亟需的管理及施工人才,是近期重点发展目标。从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水运行业专业技能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职业学历教育要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职业培训可依托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及在建工程项目展开,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围绕水运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专业结构布局调整要重视选择差异发展战略。就湖南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根据湖南交通行业的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与行业特色来进行结构调整。湖南水运建设的重点集中在航道整治、船闸枢纽、港口码头等领域。为使职业教育的侧重点与工程实践需求相一致,专业结构域布局应围绕水运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具体来看,从事工程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港口与航道工程概论、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应成为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人才培养必须走“政校企”合作模式。当前,湖南省水运施工力量主要集中在省航务工程公司,十二五期启动实施的一批港口工程、航电枢纽项目,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合作平台。省内从事水运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及勘察设计领域的力量,也可以深入展开职业技能培训合作。通过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也为人才就业、企业选材提供便利条件。
(四)打造一批引领区域内交通行业人才发展的精品专业建议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契合工程建设实际的专业为突破方向,打造若干精品专业。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培养面向水运工程施工的高级管理人才,为湖南省水运发展特别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省内短缺的造价管理人员,为水运工程计价、概预算、投资评估等提供人才储备。
(五)推动专业课程改革,培养一批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培养一批高水平“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既是满足人才培养和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的保证,也是发展现代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各类型码头成套建设技术、河口河道泥沙整治技术、渠化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体系也日益成熟。国内若干一流水运重点高校,已经积累了大量课改经验及大批精品课程。通过与国内水运学科重点高校深入合作开展精品课程设计,引领高职课程改革再创新,共同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可以有效提高交通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江小阳 陈波涌 单位: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