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师职业定位及工作强度的分析范文

教师职业定位及工作强度的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职业定位及工作强度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师职业定位及工作强度的分析

【摘要】在国家教育体系、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教师的责任日趋加重,覆盖面愈来愈广,矛盾也接踵而来。本文结合多方数据和自身实践经历,就高校教师的职业定位及工作强度做出多角度分析,并在结论中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力求进一步实现该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作时长;教师职业定位;疲劳程度;教学灵活性

1前言

随着信息化、知识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行业也进入高速转型期,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愈发强烈,随之而来的不满声音也不绝于耳[1]。从教育环境来看,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一些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时代需求,教育开始逐步转向市场化和服务化,由此带来了更多人性化的选择,但同时也导致课外补习、辅导班增多等情况屡屡发生。从公众角度来看,部分家长、媒体、管理层仍以传统社会颂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标准来定位教师,不仅希望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教师成为“无限责任监护人”。在这种几近苛刻的标准和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日益认同自己“普通人”“经济人”的职业定位,不愿被冗长、繁杂的“额外功”所束缚,以此解放身心,重新回到真真正正的教书育人中去。

2工作范围的界定

2.1边界不明教育职业由于其特殊性决定了它具备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工作时间段”与“休息时间段”划分的不够清晰。毕竟,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成长,他们可能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遇上各种不同的问题,具有不确定及不稳定性。所以,教师职业,尤其是班主任或辅导员,从“育人”角度出发,常常需要利用休息时间处理班级或工作中的偶发事件,因此很多时候难以区分自己的“生活”与“职业”[2]。即便大多数教师,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付出,但这并不代表校方、家长、社会可以无原则、无节制、无上限的要求教师全天候、不间断的“随时待命”。

2.2行政、精细化管理根据2017年5月的一篇名为《请问,是哪些因素让你的精力耗费在无效甚至无聊的忙碌中》的调查报告统计[2](如图1所示),其中“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的检查任务”高居榜首,位列第二的则是非教学类的任务。加上各种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凡事需“留痕”,教师们疲于应付形式与表面,教学工作似乎已渐渐背离初衷。针对这些现象,人民日报对此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必要的记录,有助于工作。但笔记再漂亮,终究只是停留在纸上,少点虚头巴脑的东西,精简小小笔记本只是开始。”

3日常工作时长与疲劳程度

上述内容简述了关于边界定位、行政和精细化管理的影响,它们可以看作是“前置因素”,接下来将在此基础上做工作时长与疲劳程度的分析。3.1国内工作时间现状及影响由于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展,教师工作时间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的刘贝妮在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间对我国部分高校,如中国公安大学、厦门大学等进行了调研,得到以下数据[4]:通过该图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总工作时长每周约为52.3小时,远高于劳动法的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的规定,超过法定时间18.8%。哪怕是大众所看好的寒暑假,教师每周仍需花费32.9小时在工作上,达到每天6.6小时,并且在法定节假日中,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也仍有4.4小时。看似轻松,实则不然。教师在双假期间的工作时间虽低于标准工时制,但按照劳动法所规定的时长计算,每年仍比规定的工作时间多出195小时,疲劳程度可想而知。3.2国外教学现状笔者曾经在马来西亚读研期间,有幸参与辅助教学,因而得知该校的部分教学工作是怎样运作并完成的。

4灵活性与规范性

教学的灵活性与学校制度的规范性之间应当如何平衡,一直是业内所争议的问题。就国内某高校为例,仅关于教学方面的实施条例及修订就有29项之多,其中每一项文件当中的细则在5-15页不等,小到学生到课率控制,大到教学事故等级,林林总总上百条。按学校要求,教师们有义务阅读所有的规章条例,并遵照执行,但实际操作起来,依然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

4.1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目前,各大高校基本都要求教师做教学设计时需写出每个内容的讲授时间,且同时做到声情并茂,有节奏有创新的调动学生兴趣。话没毛病,可又有多少教师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完全依照讲稿所写来进行?若一字不拉的“背书”,当灵感闪现时又是否应为了教学设计上的时间限制,从而摒弃掉脑中涌出的思路呢?教学设计本是为教学所服务的,但现在似乎是本末倒置了。

4.2教学时间的掌控大学课堂通常是三节或四节连上,中间间隔5到10分钟不等。铃声是上下课的标志,有其存在的道理。经笔者调查,绝大多数的教师并不会违背课堂正常的作息时间,但有时会因为思路的连贯性及学生的听课状态,适当的调整授课时长,此举在学生中也能得到理解,并无过多异议。因总时长相同,所以灵活变通课堂节奏,本应无大碍,但按规章所述,教师必须遵守铃声的指挥,不允许擅自将两堂课合并,而后再提前下课;情节严重者,属三级教学事故。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的人性化程度,稍显不足。

5建议和结论

根据我国《教师法》第七条可知,教师的本职工作并不轻松,如果再增加大量额外的非教学任务,会让教师们负荷过重、精神疲惫,无力讲好课及回应学生们的热情,缺乏职业幸福感,那么,这将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应该如何去调整呢?斯可瓦布教授与其他一些学者发现,采取以下方法可以适当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并提升幸福指数。(1)给予教师个体在教学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与自主权;(2)让教师确信自己能够参与学校决策;(3)学校组织应具备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5]。我国的教育环境虽然仍存在着一些瑕疵,但找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学校及社会各界应把教学时间还给教师,让教育者回归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处境及定位,不仅重视教给了学生什么,更应重视学生真正学会了什么。坚持信念,不断优化与改进,如此以往,我国的教育事业将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史珺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