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图书馆未来服务模式创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明显加强,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许多原本存在于科幻片中的智能化高新技术在现实中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通过线上服务,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能够得到准确和快捷的满足。特别是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以网络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Web5.0环境的构架条件已经日趋成熟。高校图书馆在Web2.0时代就已经被各大网络数据商抛在了后面,如今能否在即将到来的Web5.0时代扭转局面,就要看今后的服务创新效果了。本文正是基于对大数据时代Web5.0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高校图书馆未来在学术服务领域的发展优势,研究如何充分利用Web5.0技术,探索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方案。
关键词:大数据;Web5.0;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1大数据和Web5.0
1.1大数据的含义及特点
“大数据”一词并没有所谓官方的定义,但无论是计算机业界还是学术界,对于大数据的理解都是大致相同的。通常的一种解释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中每天产生的信息量是无比巨大的,这些信息是分散的,是完整的,是不能被加工的,而形成这些信息的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它真实地反映了每个数据提供者的意愿和状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式网络平台的普及和4G网络的发展,大数据的产生速度越来越快,仅京东、淘宝等这些购物平台每天产生的购物信息数据的体积就是以TB为计算单位的,而百度等大型搜索引擎的日处理数据量则达到了数百PB的级别,如此巨大的数据体量已经超过了人类过去上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数据总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真正的“知识大爆炸”时代来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将对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往基于问卷调查等抽样统计方法的数据运算推导将会失去意义,数据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统计结果不仅更加及时和准确而且更加全面。舍恩伯格作为数据科学领域的权威发言人曾提出,大数据的意义在于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他在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出了大数据与以往数据的3大不同之处,一是大数据不再是采集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二是数据本身不再要求精确性,通常是庞大而纷乱的。三是数据之间不再具有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关系。简单讲,大数据与以往数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大”,大到可以涵盖全部的数据产生对象。通过系统归纳,大数据具有7个显著的特点:1)容量(Volume)。只有容量足够大的数据包才能被称为大数据。2)类型(Variety)。单一类型和结构化的数据是不能被称为大数据的。目前网络运营商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绝大部分属于非结构化数据,包含微博、社交APP、交互论坛以及其他多媒体资源等各种类型的信息。3)速度(Velocity)。大数据的获取速度几乎是即时性的,不存在以往的延时性和周期性。4)可变性(Variability)。大数据是始终处于变化状态的,不存在人工管理的情况。5)真实性(Veracity)。大数据采用了P2P的数据收集方式,因此最有效的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6)复杂性(Complexity)。大数据由于来源渠道众多,数据种类众多以及体量巨大,因此在数据复杂程度上也是空前的。7)价值(Value)。当看似杂乱无序的海量数据汇聚成大数据信息后,就产生了利用价值。
1.2Web5.0的含义及特点
关于Web1.0、2.0、3.0、4.0、5.0的定义并没有官方的解释,它们产生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业内共识。Web1.0被称为信息共享时代,是人类迈入网络信息时代的开始,此时的网络信息是单向传递的,适时崛起的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成为Web1.0时代的突出代表。Web2.0被称为信息共建时代,网站与用户之间实现了相互交流,用户不再是单纯的看客,而成为参与者,各大BBS论坛应运而生。Web3.0被称为知识传承时代,网站与网站之间实现了互通有无,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网站间同步自己的数据,是对互联网资源的一次整合。Web4.0被称为知识分配时代,真正开启了全民网络时代的大门。Web4.0呈现的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网络世界,在这里,用户的需求成为网络服务商关注的焦点,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用户与服务商之间的网络互动模式。Web5.0在计算机业界被称为语用网,是网络时代一次大的飞跃,利用目前热门的P2P技术,消除了门户网站、论坛等不同网络运营商的分割管理机制,实现了人对人的直接交流。Web5.0将在网络世界里搭建起完整的虚拟人类社会,将学习、工作、娱乐、兴趣爱好等日常生活内容分门别类的搭建到互联网中,从而满足以往在现实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际交互需求,十年前曾经红极一时的著名网络游戏《虚拟人生》就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技术层面上对Web5.0环境的全新尝试,随着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先进的Web5.0时代即将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Web5.0技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大数据可以为每个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的体验感受,这正是Web5.0虚拟社会构建的基础条件。很多人对于Web5.0的概念会感到陌生,这是因为Web5.0属于IT业界术语,是一种互联网标准,并不像大数据那样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而被人们所熟知。目前随着网络技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预示着Web5.0时代的全面来临并不遥远。其实,当你在微信群中交流信息时、当你在召开网络视频会议时、当你在参加网络商品展销会时、当你在各类社交APP上消磨时光的时候就正在走近Web5.0时代。如果这些还不能直观的唤醒你对Web5.0的认识,那么2018年初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并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则为你呈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幻想版2045年的Web5.0时代,你将在虚拟世界里工作、学习、交流,并得到所需的一切。
2高校图书馆的Web5.0环境建设
2.1Web5.0环境建设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十余年,高校图书馆正在逐渐失去为在校师生提供学术信息服务的主阵地,纸质馆藏越来越受到冷落,未来或许要在各大网络数据商的夹缝中求生存。目前,基本上全部国家核心类学术期刊以及比较知名的省级以上期刊都实现了电子化出版,并由知网、万方等网络数据平台所收录,ESI、SCI等国际学术期刊数据商收录的来源刊更是成为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考工具。虽然高校图书馆通过与网络数据商合作取得了这些学术成果的访问权,并以校园网为基础向在校师生开放访问这些数据库资源,但不可忽视的是,个人用户同样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登陆数据商网站,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文献。因此,高校图书馆不得不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进行服务创新或者说服务升级。当下,具备Web5.0特征的校园网正在悄悄地成长起来,这里可以成为在校师生的交流平台,也是高校图书馆未来服务创新的主攻目标。Web5.0技术对于图书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电影《头号玩家》已经通过“绿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詹姆斯•哈利迪展览馆,如果你带上VR头盔就可以进入一座这样的图书馆的话,那将是一件非常令人期待的事情。
2.2Web5.0环境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总体上说,要完成高校图书馆的Web5.0环境建设,除了要拥有足够的网络带宽之外需要解决3个主要的技术问题,一是要解决访问终端的问题。由于读者使用阅读媒介的多样性,因此高校图书馆的Web5.0环境建设必须做到能够覆盖多数主流媒介,例如:电脑、手机、iapd以及其他电子阅读设备。二是要解决IT软硬件支持的问题。Web5.0环境建设是以P2P技术为研发基础实现用户点对点交流的,同时又需要实时对馆藏资源进行访问和传递,因此需要服务器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云计算功能和海量存储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才能满足不同学科师生的学术需求。三是要解决实体馆藏和各类信息服务如何嵌入Web5.0服务系统的问题。Web5.0环境的建设不能是空架子,只有让现有的线下和线上服务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使Web5.0环境建设更具有实用性。实现馆藏电子化和开通网络服务平台只是Web5.0环境建设的基础,还需要实现虚拟个人空间、能够实现互动的特色阅览室、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馆藏查阅、用户点对点在线互动、信息共享与任务等更多的功能。
3Web5.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优势
3.1高智能硬件设施,满足师生需求
高校图书馆拥有良好的场馆建设基础,宽敞的活动空间足够改造成容纳数百人以上的VR阅读体验区。高校师生无疑是站在各个学术研究领域前沿的一群,并且从事科研的步伐永不停歇,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和各院系强强联合,利用各项目充足的研究经费将购置的高智能设备安置在图书馆,将单纯的阅读区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实验区,同时将巨大的馆藏资源通过高智能硬件设施更好的展示出来,而获得的学术成果将第一时间进入系统,成为馆藏数据,可以向更多的师生进行传递,形成良性循环,增强高校的学术氛围和有助于提升学术水平。
3.2数据化信息存储,扩充馆藏资源
利用高校图书馆现有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可以通过实现数据化信息存储,有效的扩充馆藏资源,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以及未来Web5.0环境下实现服务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让用户更快捷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同时也让高校图书馆可以轻松地掌握师生们的学习数据。而Web5.0环境则完全摒弃了纸质文本的存在,在虚拟环境中所有信息均以数据的形式存在,利用越来越智能化的计算机检索技术,可以大量节省师生查找资料和分析资料有效性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3.3图书馆嵌入服务,支持科研和教学
Web5.0技术将在空间上拉近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让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服务成为可能。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可以从事学科服务的馆员,具备了对科研院系进行嵌入服务支持科研和教学的软件要求,再引入Web5.0技术,构建出覆盖全校的虚拟图书馆,人工智能将帮助解决师生的绝大部分问题。以往的嵌入服务之所以并不成功,其原因就在于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一方面,在全媒体阅读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已经不再受到师生的青睐,另一方面,图书馆受到馆员数量和硬件设施水平的限制无法均衡的满足每位师生的需求。
4大数据时代Web5.0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4.1服务模式创新方向
4.1.1个性化服务在大数据时代的Web5.0环境中,人的地位被放到了首位,个性化需求能够被满足,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条件。高校图书馆通过虚拟网络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多角度的去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理想的个性化服务,必须掌握两点: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了解读者的个性,为读者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和服务;二是合理地掌控和设计服务的个性,把相同需求的读者分为一类,在大类别之下再设置二级分类乃至三级分类,层级的设置一方面取决于需求的不同,另一方面取决于读者的数量。虽然高校图书馆比其他图书馆有着更加高学历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但是过于分散的个性化服务仍然会加重图书馆的负担,进而影响服务的质量。三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交互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其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1.2集成服务大数据时代的Web5.0环境,使信息服务与资源建设向全开放、零距离互助、即时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其他高校建立信息服务联盟,在各图书馆及文献保障系统之间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开展集成服务,一是有利于图书馆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使可获取利用的信息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涵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并可以重点保障学校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学科的信息资源需求。二是会大大降低重复购置文献造成的浪费,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提升服务质量的工程中去,以实现馆藏信息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最优。三是打开了各大院校之间原有的资源壁垒和技术瓶颈,让知识在更广阔的空间内传播,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4.1.3知识服务长久以来,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都是提供知识服务,就高校图书馆而言主要是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方式大多为提供纸质文献阅读。在大数据时代的Web5.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智能化领域。目前,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求的知识服务基本来源于各大网络供应商,比如百度、360等网络搜索引擎,ESI、CSI、知网、万方等学术文献数据库,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专业论坛和专家学者的个人微博等等。这些基本都是用户单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对方的回应,而且获取知识的效率也比较低下,知识的有效性也无法保障。高校图书馆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员和技术优势,在最擅长的知识服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以Web5.0为基础的校园网交流平台,将堆放的书籍变成井井有序的数据,让馆藏活起来,主动去寻找需要它们的人。
4.1.4智能化服务人类被认为是地球最具有智慧的生物,只有人类具备了对复杂事物能够迅速和正确的理解并进行处理的能力。人类的智能一般表现为感知能力、记忆思维能力、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行为决策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也是基于这四种能力的应用。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服务的基础,利用强大的服务器进行记忆存储,通过云计算帮助分析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将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使信息的价值得以实现,人工智能将具备学习能力,使系统不断完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2建设方案
4.2.1突出核心资源在Web5.0环境下,资源实现高度开放共享,用户交流简单快捷,馆藏资源会逐步趋近于同质化。为了避免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变得雷同,未来的服务构架应当更加关注校园网内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解读,并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类,结合自身优势和网络资源互补形成特有的核心资源,以最大限度满足本校师生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努力提供有特色的服务方案。
4.2.2引进虚拟仿真技术要为在校师生提供适合的服务,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多为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和极具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他们喜好运动、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知识渴求、以及不断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精神,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不单单要内容涵盖广泛,而且从形式上也是越丰富越生动越好。在过去的一年里,虚拟仿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不再单单局限于对游戏的体验,而是正在被应用到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带上VR头盔,眼前的网络世界不再是以往单调的点点鼠标和敲敲键盘,数据和信息都变得鲜活起来。呆板的图书馆阅览室摇身一变,成了哈利波特的魔法屋,无论是危险的化学实验还是紧张激烈的脑力竞赛都可以在阅览室里呈现出来。
4.2.3打造私人定制服务当下,提供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大多数服务行业的通用宣传语,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近两年,高校为了尽早达成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各科研院系大幅提高了对发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师生们对科研资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旺盛。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发展更为高级的私人定制服务,集中优势力量为优势学科提供专门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结果,将有价值和有潜力的师生研究课题以及其他数据信息收集起来,网络任务,并将成果纳入馆藏资源。
4.2.4多种渠道贴近学生需求近几年,微信、微博以及各类手机APP成为了主流的网络交互工具和信息传递平台。高校图书馆也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论坛等网络媒介上搭建起了沟通交互的渠道,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在校师生的需求。原因主要是图书馆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提供的信息太少,缺少24小时在线的维护和服务人员,并且缺乏互动性。在Web5.0环境下,这些将得到有效的解决,高校图书馆要做的就是将校园内已知的各种网络终端全部接入校园网这个虚拟社会,并进行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根据用户的意见对社会结构和服务内容进行改进。
4.2.5扩展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知识服务作为核心理念的,因此不需拘泥于图书借阅这一种传统的服务形式,全媒体阅读已经普及到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这将为图书馆扩展服务内容带来更多的可能。1)可以利用Web5.0的虚拟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对学术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通过数据建模,撰写分析报告,分学科、分层次的提供带有前瞻性和导向型的高端学术辅助服务。2)利用智能设备扩展咨询服务的范围,通过对零散的、无规律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判断预测可能发生的信息行为与阅读需求。3)利用大数据的即时性,分析处理高质量信息,为师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方案。第四,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嵌入式服务,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及时掌握读者的需求,提供有效服务,在Web5.0环境中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高。高校图书馆未来的服务模式创新必须适应时展的潮流和科技进步的速度,在软硬件各方面全方位的做出调整,才能为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动力。
作者:刘思妤;郭金子;崔海兰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