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学风建设中低头族现象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巢湖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成了校园“低头族”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手机和电脑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伴侣。这在给他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及学风建设提出了挑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低头族”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高校学风的影响,并针对一些高等院校的现状,思考如何通过优化高校管理来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以期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全媒体;低头族;学风;管理
当前,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时代,新媒体的使用已经遍布大学校园,每人一部智能手机对90后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他们在享受着手机这种新兴媒体给他们带来的无处不在的便利。在寝室、在教室里、校园内,甚至是走在路上,他们都有手机相伴。离开了手机,他们便会不安、无措、焦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低头族”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1全媒体时代与校园“低头族”现象
1.1时间上,手机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生活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2015年7月24日在京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人。大学生则是这种新兴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由于上网流量的低价位和免费WiFi的普及,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因此,宿舍、教室里、校园内……“低头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我国,大学生已经基本实现手机上网的日常化。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在5—6小时以上的占35%[1]。很多大学生几乎把除上课、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手机上网上,在深夜12点之后休息的同学在高校占很大一部分。更有很多院校的大学生甚至经常逃课或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据相关调查显示,调查发现只有33%的同学在上课时没有使用手机的习惯,其余或多或少都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60%的同学手机使用时间超过课堂总时的1/9[1]。手机依赖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之中。有学者曾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较强,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果离开手机会很不适应,甚至无法接受。不仅如此,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身体情况都造成了极大影响,也越来越引起高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
1.2内容上,手机成为学生娱乐生活的重要工具
与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不同,在高校,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课余生活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听讲座、学术报告、参加讨论会、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生活以及兼职、旅游、购物、健身、上网等,可谓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的迅速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课余生活之一,并迅速地占据主流地位。浏览资讯、查阅资料、看视频、打游戏、购物、交友、发微博、玩微信,网络体现了“无所不能”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市场。很多缺乏规划与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大学生就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手机上,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娱乐化趋向:“交流沟通”,聊天、看网络视频、搜索资讯、购物、玩游戏等[3]。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
2原因分析
2.1学生自身控制能力
在高校,对于很多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来说,环境要自由的多,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父母的监督,没有老师的“严教”。高校监督、管理的“自由”给“低头族”提供了一定空间;另外,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规划,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有的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纸文凭,有的是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的是“机械”地应付考试,甚至,什么也不想,走一步看一步,拿不到学位也毫不在乎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主动性较差,不能严于律己是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的现象,也是“低头族”现象产生的主要内因。
2.2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教师的课讲得好不好直接关乎着课堂纪律和效果,事实上,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一些老师讲课相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不做板书,连高数和大学物理之类的课程也是PPT演示,学生一晃神几十页就翻过去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和过快的上课节奏,使得很多学生听课效果极差,一节课听不懂,后面也不再想听,如此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低头族”现象的蔓延。
2.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都实施学分制管理,这是大势所趋,其初衷在于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主题[3]。然而,一些学校在实施学分制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还存在一定局限,同一年级的课程几乎都在同一个时间开设。然而由于教师资源短缺,很多学校只能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尤其是公共基础课。这就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众多,课堂管理难度较大。第二,课堂“低头族”、“昏睡族”等不良现象很难及时反映给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所在学院,客观上延缓了对学生的及时疏导和教育。
3“低头族”现象对学习风气的影响
“低头族”现象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对媒介工具过分依赖,导致思维惰性。全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途径得到了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图书、资料。网络作为新兴媒介,确实给学生提供了诸多方便。但同时,学生对网络依赖过多,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以前课堂上,学生会认真听老师讲解、记笔记,老师提问题,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不会的问题找老师解答。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用手机替代了手中的笔,“度娘”代替了大脑,“万事不知问百度”已成为大学生的真理。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网络依赖,造成思考的惰性,降低学习的主动性[4]。其次,对网络世界依赖,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优良的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对学生品行的潜移默化,有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4]。同时,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明确、越正确,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越优越,学校的学风越好[5]。学风是是群体的综合表现,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形象”表现则是学风的最直接体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作风也直接映射出学风的好与差。然而,目前高校随时随地可见“低头族”,课堂上,老师卖力的动嘴,学生不停的动手:浏览QQ、刷微博、玩微信、看小说等等,不亦乐乎,课后更是如此。学生如果学习意识不强,既使学校资源再丰富,老师再优秀,课讲得再好也没人听。手机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对学校优良学风的养成起了制约作用。不仅学习上如此,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优化高校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4.1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魅力
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之以往拓宽了许多。很多老师还未讲解甚至还不了解的知识,学生已提前掌握,课堂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吸引力也相应减弱。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魅力已迫不及待。首先,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授课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避免枯燥的讲授,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魅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优势,增强课堂吸引力。其次,创新教学形式,掌握课堂管理艺术。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模式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的大学生需求。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将有利于大大减少课堂“低头族”现象,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4.2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校园“低头族”现象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外因就是智能手机的便捷性和强大功能性。智能手机作为新媒介代表,以其无所不能的特性深深吸引着大学生。很多学生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课堂及课余时间毫无节制的随时使用。不仅如此,很多学生上网也没有明确的计划、目标,多以娱乐为主。因此,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培养大学生手机工具意识,提高大学生手机使用能力是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机对大学生“危害”,优化高校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工具意识。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却不具备利用其功能发展自我的意识和技能。智能手机除了具有娱乐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教师也可以把课件上传共享,帮同学们解答问题,使交流软件真正发挥它的强大功能性,传递正能量。其次,提高大学生的媒介辨析能力。大学生是很好的信息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和解读者。在遇到问题时大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百度,却不能分辨出信息的真假以及是否可靠。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技能,不仅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媒介搜索需要的信息,还要会分辨信息的真伪,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让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媒介“奴役”。
4.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全媒体已成为高校建设不可回避的因素[6]。面对无处不在的媒介环境,高校不应回避,而是积极利用全媒体对高校学分制管理的积极影响,利用全媒体的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首先,积极组织义务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校可以利用全媒体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家电维修进社区”,“义务支教”进社区,“团百花”志愿者服务等有意义的活动,既能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也对形成良好的学风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竞赛类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学校多组织大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数学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工数学建模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基础知识竞赛等学术科技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再次,积极借助媒介平台,传递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微信、QQ、飞信、微博等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和思想、弘扬社会主旋律、校园正能量,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这种形式打破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活动的覆盖面,也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助推优良学风的形成。
4.4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
“低头族”的普遍存在给学校学风建设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不仅要靠学生自发自觉的行为,更离不开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首先,作为高校应建立良好的管理、约束机制。例如,学生宿舍可以实行按时断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在给他们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很大一部分同学染上了网瘾,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对大学生的身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天晚上规定时间统一断网,既保障了大学生的休息,也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设置一定的学分,让大学生“忙起来”,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减少了他们与媒介接触的时间,有利于大学生生活的规律化。其次,辅导员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引导。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考勤、谈话谈心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通过班会进行理念教育和方向引导。告诉大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上课和晚自习考勤约束学生上网行为,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和“重点”学生谈话谈心,进行疏导,帮助他们从虚拟的世界里走出来,减少对手机的情感依赖。再次,帮助大学生树立目标,规划大学生活。很多大学生成为“低头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目标、无计划。高校要引导大学生量身定制大学生生涯规划并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制定详细的评价机制并纳入学生考核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规律化。
4.5加强大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
大学生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活跃者在享受全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会规划、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首先,作为大学生本人来说,要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文体活动,在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会及其它学生社团要积极发挥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一些主题倡议活动例如“亲,今天你去图书馆了吗?你锻炼身体了吗?”以展板、签名条幅、校园广播、网站等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传播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班级作为大学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方面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班级应充分体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开展班级团结互助的活动,通过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由点及面,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另外,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及周边义务劳动,既解放了大学生的“大拇指”,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体育竞赛,动员班级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既能减少他们与手机接触的机会,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再次,宿舍作为大学生朝夕相处的场所,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宿舍室友之间应相互督促,互相带动,以良好的室风带动学风。
5结语
“低头族”现象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于高校来说,首先,引导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活动,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其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上网,积极利用新媒体学习、经验交流、查阅资料、传播正能量等有益功能,服务学习,发展自己。最后,加强管理,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制力,矫正不良使用手机行为,减少手机依赖的现象,这些都是优化高校管理,加强学风建设不容忽视的因素。但同时,高校学风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以高校和大学生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为重要支持的合力,齐抓共管,共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瑞静.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高教学刊,2016,(10):224-226.
[2]赵玲娟,张瑞静.大学生日常上网行为分析[J].东南传播,2015,(2):83-86.
[3]张利芳.高校教师应对学分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27.
[4]庞金周.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风建设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5,(18):90-91.
[5]谢辉,李江静,彭庆红.全媒体对高校学风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14,(1):57-60.
[6]刘敏,朱连才,张金胜.高等专科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9-42.
作者:赵广香 孙晓云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