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式探讨范文

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式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式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普通高校“互联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一种以学习为主、以科研与竞技为辅、学研竞一体的“互联网+”产业人才强化培养模式,总结反思该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跨专业人才

一、普通高校“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2015年两会期间,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了“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6月,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赛事组织在传统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强调赛事成果的落地孵化及其对“互联网+”新业态的促进。“互联网+”产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需求,如跨学科专业背景、创新创业型和个性化等。由于普通高校教育的大众化特征明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与专长存在明显不足,其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在较短时间之内完全适应这种人才培养需求。因此,一些高校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相关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仍存在一些明显不足:这类活动功利化明显,缺乏系统性与长效机制;主题或任务选择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合理性往往不够,技术与信息支撑往往不足;信息类学生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知识面广度不够等。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在课外进行能力强化培养,有望成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互联网+”产业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普通高校“互联网+”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式

根据当前“互联网+”产业发展需要以及其对相关人才,特别是IT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新的要求特征,通过考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竞赛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的现状,分析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以兴趣小组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型。“互联网+”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模型框架自下而上由资源、技能、学习小组和项目团队四个层级构成。资源层涵盖Internet、“互联网+”产业及相关科研项目资源。整个人才能力强化培养项目以Internet及“互联网+”产业为应用环境和资源基础,依托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等相关IT专业的教学和实验资源,以技术应用型科研项目作支撑,配置“互联网+”能力强化兴趣小组学习实践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资源环境。“技能”指的是支撑“互联网+”产业的核心IT技术和各项专项技能。“互联网+”产业相关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及所需各项专项技能的培养,是人才能力强化培养项目实施的重点,是使“互联网+”项目能开展并最终落地实施的技术保障。“学习小组”是项目框架的核心,围绕支撑“互联网+”产业的各项专项技能,结合学校所开设的相关信息专业的特点,依托学院的师资、实验、科研与社会资源,在手机APP、网络安全、人工智能、Web应用开发、机器人、数据挖掘等方向形成以专技强化学习为目标的各个兴趣小组。参与科研项目和竞技比赛并最终导向创业的“项目团队”是达成“互联网+”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各方向兴趣小组人才资源储备的基础上,先通过提炼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有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项目,形成有效的任务设定、资源整合、过程督导及评价反馈等机制,根据需要从各个兴趣小组抽调已经达到相应专技要求的成员形成项目小组,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深化学习,培养协作意识。最后,将对有成效的项目作进一步提升,参加各类科学研究或科技竞赛活动。对于技术成熟、成效显著的项目团队,可以启动项目的试运营,将产品投入市场经营。随着科研和竞赛成果的取得,已为创业项目准备了充足的产品、技术及核心团队支持条件,为创业项目的启动和实际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力保障。成熟的技术产品和项目团队是创业项目在商业运营和推广过程中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寻得项目运营推广所需资金渠道的关键要素,是创业型项目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对于这类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实际推广运营,更有望获得成功。

三、课外兴趣小组实践与反思

自课题实施以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的宣传组织,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共招募接收了参与兴趣小组的学生67名,分别在手机APP、网络安全、人工智能、Web应用开发、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方向组建了兴趣小组7个。经过为期一年的专项技能学习和强化训练,兴趣小组的学生之间形成“帮传带”的良好学习氛围,专业应用能力提升显著,增强了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软件分析设计及动手编程能力都得到切实地提高。其中,9名学生被吸收参与到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协助完成科研项目的算法设计和实现。一百多名学生共组建45个团队参与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赛区级银奖1项,赛区级铜奖1项,校级特等奖3项,校级一等奖7项,校级二等奖2项。报名参赛项目数和获奖项目数均比往年显著增多。课题实施在“互联网+”产业人才能力强化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选题创新性不够,商业价值不高。学生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对商业要素不够敏感,所选题目往往新颖性、创新性不够,潜在商业价值不高,很难取得高等级奖项。作为指导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工作平台和社会经验,收集更多更新的创业创意资讯,分类整理,要注意分享给学生,加强对学生选题的引导工作。

2.团队成员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兴趣小组成员通过专项技能训练,有了较扎实和丰厚的前沿科技知识储备,能解决“互联网+”项目的软硬件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但兴趣小组成员大多受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影响,商业思维及捕捉市场需求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存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欠缺的问题,对“互联网+”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项目的运作流程也没有形成体系的完备认识,导致所撰写的商业计划书不够专业,吸引力和竞争力大打折扣。与传统工业时代人才的单项技能培养目标不同,“互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在人才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要求从业者很好地掌握信息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求他们对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其他领域有充分的了解,以能将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出专业可行的产品方案,并具备随需所变的研究解决复杂商业项目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为学生开设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的培训课程,举办“互联网+”前沿问题系列讲座或市场案例专题研讨等,解决学生的跨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组建项目团队时,积极吸收来自商学院、旅游学院、传媒学院等其他院系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商业模式设计、文案策划和商业计划书撰写等方面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通过长期的沟通交流与协作,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在吸收对方专业知识和信息资讯的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及思维模式,打破固有思维定式的局限,无论在项目的整体架构和细节设计问题上,形成更立体、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

3.对教材和教学方法应做适当改革,以适应“互联网+”人才培养需要。多年来,在精英教育和培养研究型人才思想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教材的编写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理论的实践应用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举例子一般围绕各个知识点独立设计,实践运用方面的内容组织较为分散,在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完整的实际应用问题方面,学生缺乏整体性和体系性的认识。“互联网+”项目对实践主体在解决问题时的全局观、整体架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都很高。因此,应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作适当的调整,使用完整的教学案例,通过一个经典实用系统案例,展示和联结各个理论知识点的应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问题的目标对象建立起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看问题、分析问题的全局观和整体架构思维能力。在教学案例取材方面,应与时俱进,选取较为成功的“互联网+”项目的软硬件系统,用于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技术角度讲授案例的同时,顺带穿插介绍案例项目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和项目设计的要点,使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应用对“互联网+”产业有更多的了解认识,通过对新事物新概念循序渐进的认知积累,使学生今后更顺利向“互联网+”创业实践过渡。

四、结论

“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互联网+”的大量人才需求正在逐渐地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和教育模式,对高校师生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整合现有的师资、实验、科研与社会资源,通过兴趣小组,在课外进行能力强化培养,是当前“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的一次重要实践。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今后在学生跨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半成熟项目的孵化和落地实施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地探索和改革,使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互联网+”产业对跨学科复合人才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郭杨,李秦.“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

[2]陈雪钧.“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3]独孤昌慧,刘恒.“互联网+”下的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

作者:叶恒舟;刘亚荣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