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范文

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优化配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四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初步完成,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向重视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①。同时,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强调教育发展,要求强化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水平②。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内部结构,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志,是以知识为核心素材,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生产的重要场所,包含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功能性环节。研究型大学不仅是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的知识传播阵地,更是科学研究的知识生产基地,因此必须转变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重视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创新,优化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模式的优化影响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内外部各个要素,而空间资源配置作为研究型大学生产、传递以及应用知识的物化载体,一定要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新特征。

但目前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配置,学者们主要关注校园如何传承校园建筑文化、平衡校园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合理融入地域特色等问题,要求注重校园空间的环境建设③。也有研究者从校园整体规划出发,关注校园扩建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要求注重校园绿色环境建设,提出弹性生长的校园空间规划①。还有研究者从师生主体需求出发,提出研究型大学应关注知识主体发展,为主体提供交流空间②。学者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校园空间资源配置研究以整体规划的视角解析校园空间的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色、从绿色校园出发提出弹性生长的校园空间规划以及关注师生主体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未能充分重视校园作为知识生产主战场的核心职能,也未能充分重视师生作为知识生产活动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因此研究较少从知识生产视角来解读校园空间资源配置。而以知识生产视角解读校园空间资源配置,就需要关注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后,校园空间资源配置是否发生相应的转变,目前校园空间资源配置具备一定的滞后性,仍然以传统知识生产模式为主,重视专业研究型实验室建设,忽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基地建设;重视功能分区下的正式学科空间建设,忽视非正式交往空间建设;重视大学的空间尺度,忽视生态绿色校园建设;重视传统课堂空间建设,忽视网络教学下的信息化建设。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在知识生产模式变化下如何改进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配置状况,实现知识生产的应用性、跨学科性、规模化以及信息化。

一、知识生产模式与研究型大学发展

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伯顿•克拉克认为:“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素材,高等教育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③。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内容。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则强调大学应该以科学和学问作为其主要任务,而教师和学生则是探究知识的共同主体。两位学者关于知识与大学关系的论述,都强调了知识是大学中师生学习研究的主要素材,研究型大学兼具教学与研究双重职能,知识是其学习研究的核心素材,研究型大学是知识进行创造性生产的重要场所,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都应以高深知识为基础。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模式促使研究型大学内部各个参与要素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研究型大学教研方式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一)知识生产模式知识是生产要素之一,知识生产模式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得以展现的重要方式。马克思认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④。知识生产作为生产的一种,当知识内涵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继而影响相应的社会关系以及组织结构。知识生产模式的产出具有可转化性,其产品包括理论和概念等,可以转化为实体性的产品;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生产关系的变化,即参与的组织机构以及利益团体更加复杂化和规模化,参与人员也更加多样化,在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团体和组织,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关于知识生产的认识方式则包括科学仪器、书籍资料等媒介,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则增加了信息化的认识渠道⑤。总体而言,知识生产模式下的产品具有可转化的特性,其组织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和规模化特征;认识方式也逐渐向信息化过渡。

(二)研究型大学学术界普遍认为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肇始于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兼具教学和研究双重职能,尊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自由与研究自由,学生和教师作为知识的探究者,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知识的新领域。19世纪美国根据洪堡研究型大学理念建立霍普金斯大学,注重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统一,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成立,研究型大学开始为人熟知,该协会认为研究型大学应该满足高深学问、研究生教育和通过研究促进知识增长的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学必须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活动。研究型大学的评定标准包括美国的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中国的世界学术排名(ARWU)、武书连分类法以及985院校的评定标准等,尽管评定标准各有不同,但都将科研成果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定指标。因此本文将研究型大学定义为以发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基本功能为目标,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从事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具有复杂的学科结构、创新的知识生产体系以及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教育综合体。

(三)知识生产模式与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大量商品、资本、服务、知识技术和劳动力打破国家壁垒,实现全球化流动,这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知识经济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并列,称之为人类历史革新变化的“第三次浪潮”,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型因素。研究型大学作为原创性知识生产的策源地,知识生产模式发生变化也即生产力发生变化,同时也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即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活动发生变化。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活动需要依托校园空间环境来实现,因此知识生产活动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建筑空间形态的变化。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以知识生产活动为媒介,促使校园空间通过优化配置满足知识生产的新特征。

二、知识生产模式影响大学空间资源配置的历史变迁

德国史学家克拉森认为,每一较高的文化都能创造出与之相应的较高水平的教育形式和学校形式①。知识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也促使知识生产活动的丰富多样,而大学是高深知识生产活动的物化场所,其校园空间环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朴素的经验性知识到经典宗教知识的演变,促使知识活动由讨论演讲转变为宗教知识的诵读与默写,因此知识活动场所从开放式的集市、广场到封闭一体化的修道院;从思辨型的人文学科知识到实验型的自然学科知识,促使活动由诵读讨论延伸为实验室内的实践研究,因此知识活动由研讨室扩展至实验室。

(一)西方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对空间资源配置的影响从中世纪的教会大学到现代研究型大学,大学根据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不断转型。以威廉•冯•洪堡为首的哲学家和人文学家根据“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创办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因此将19世纪的时间节点作为分界线,以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趋势对19世纪前后两阶段的大学空间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1.“思辨型”知识生产模式下的大学空间资源配置“思辨型”知识生产模式可以追溯至中世纪大学,这是近代大学知识生产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知识生产主要依托于师生之间对某一主题进行辩论和讨论,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最终在师生思辨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中世纪大学的经院哲学是指将古典知识与神学知识相结合,师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任何知识进行质疑、讨论,以获得确切知识,“求真、怀疑、批判”是这一时期知识生产的阶段性过程②。基于“思辨型”的知识生产模式,大学所传递的知识以晦涩难懂的哲学为主,知识的生产和传递脱离实际经验。为了便于该类型的知识生产,这一时期教会大学最为理想的选址是倾向于远离世俗且亲近上帝的高阔平台之上,建筑形制上则以全封闭的空间形态出现,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封闭空间。从“圣高尔修道院手稿”来看,一个标准的符合本尼狄克规则的修道院,应该包含“教堂、图书馆、厨房、马厩、医务室、工作室。从建筑的组成上可以看出修道院已经完全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修学体系③。同时由于知识多为神学性质的人文学科,学习场所多以教堂和图书馆形式呈现。例如卡西诺修道院通过封闭式的围墙将学校与世俗相隔绝,通过多种功能性建筑的内部整合,为教会大学内部成员提供基本学习与生活条件,实现教区学校内部的自给自足。2.“实验型”知识生产模式下的大学空间资源配置以“实验型”知识生产模式为主的大学最初是指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后来发展并逐渐完善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自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解放到近代科学研究的巨大发展,知识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不再以“批判”视角的抽象思辨为主,而是强调通过观察或实验对调查对象进行事实性的量化概括和描述。17世纪,显微镜、望远镜等重要科研仪器发明出来,1603年,最早的科学家团体———意大利罗马的“猞猁学社”宣告成立,社会不断地为“实验型”知识生产提供物质材料和人才资源,实验科学得到逐步发展。而知识生产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也逐渐发生变化,实验研究方法也成为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即“实验型”知识生产模式得以普及和发展。17世纪的“实验型”知识生产者是以社会自组织的科学家团体为主体,而“实验型”知识生产模式进入学校,则是19世纪柏林大学的建立①。柏林大学作为世界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要求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开始强调实验研究对知识生产的重要性,师生成为实验研究者,大学开始建设科学实验室,为“实验型”知识生产模式提供适宜和稳定的空间。基于“实验型”知识生产模式,研究型大学开始强调实验研究的应用性,即知识生产贯穿于实验研究与实践运用的始终,开始转向产学研一体化的知识生产路径。同时单一学科知识已经无法解决复杂学科问题,因此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互相融合并交叉渗透。由于知识生产的纵横向发展趋势,促使大学校园空间资源规划的改变,校园在规划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按照建筑类型组合的校园规划模式,即校园规划为6大类型:讲演厅、办公楼、实验室、特种实验室、大跨建筑以及车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理念推动下建立的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图书馆,增加馆藏数量,便于知识的储存和传递,并于1844年成立第一个美国心理实验室,而在1880年成立物理协会、化学协会、政治协会等,以便促进学科团体的发展②。

(二)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下的空间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由传统以学科为导向的“模式1”转变为以应用和问题为导向的“模式2”,主要受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经济理论影响,科学技术开始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要求科研与市场和教育相衔接,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要求研究型大学改变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同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校园空间资源配置,但目前校园空间建设中仍存在转型滞后的现象,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基本特征。1.“模式2”知识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知识生产的应用性,模式2知识生产是受到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市场、政府、学校各种利益相杂糅,通过不断妥协和协商达到彼此兼顾③。通过“以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研究,将市场与学术研究相连接,实现知识的应用价值。政府、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三者合力形成“三重螺旋”模式,便于“产学研一体化”的纵向流转。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模式2知识生产特点是通过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互动合作,从不同角度实现对问题的全面解读,通过多种视角发现问题④。为了便于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融合,实现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研究型大学出现整体式教研楼,具有功能多样性、开放性、整合性以及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包含公共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休闲区等多种类型的知识空间,同时建设非正式交往空间,为师生跨学科间交往提供空间保证。知识生产的规模性,模式2知识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性,即知识可以渗透到不同机构中,不同性质的机构都可以成为知识的生产地,也即知识生产在更多类型的社会机构中运作,涉及到不同组织与个人。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参与的组织机构繁杂,因此知识生产活动呈现规模化特征①。同时知识生产的规模性也表现在大型实验设备的需求增加,以及科研场所的面积增大,包括组建大型科研基地和科技园区,来解决知识活动规模性带来的问题。知识生产的信息化,模式2的社会弥散化特性目前正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使远程合作项目简单易行,跨区域的国际合作成为研究常态。②同时集中化的信息能够同步传递至世界各地,使最新科研信息能够实现全球共享,避免研究的重复。2.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的大学空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专业研究型实验室为主,忽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基地建设。目前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多属于专业型实验室,并附属于某一学院(系)。专业研究型实验室多是面向本专业学生,实验仪器设备多是具备专业针对性,使用率较低。同时专业研究型实验室多是围绕学科与专业的相关问题加以研究,而较少面对现实应用性问题,实验结果不便于转化为应用性产品,实验效益较低。重视功能分区下的正式学科空间建设,忽视非正式交往空间建设。研究型大学对校园空间建设实行功能区域划分,将教学科研与生活休闲区相隔离,试图为学生创造完备的学术环境。教研区内集中设置教室、实验用房、图书馆以及行政办公室,但教研区忽视师生主体需求,缺少相应的休闲区域,即使同属一栋教研楼的师生也较少交流。忽视非正式交往空间的建设,减少不同学科间的教师与学生内部交流的偶发几率,不利于学科创新以及知识创新。重视大学的空间尺度,忽视生态绿色校园建设。高校在对学生扩招的同时,校园建设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扩建的同时,校园过度强调教研区建设,忽视校园绿色生态区域的建设。同时在功能分区的设计理念影响下,绿化区与教研区和生活区相隔离,自成一区,使校园环境相割裂,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重视传统课堂空间建设,忽视网络教学下的信息化建设。目前研究型大学仍以传统教师授课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是作为教师教学知识的展示工具,甚至部分学校的校园网络未能覆盖全局,教室只是作为教师授课平台,无法在线获取优质课程资源。同时优质课程无法实现全程录影功能,仅仅依靠摄像机录下教师授课过程,忽略教师与学生互动课程,使精品课程的展示成为教师单方面授课,授教效果不理想。

三、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的空间资源优化配置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对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知识生产的应用性、跨学科性、规模性和信息性的特点,实现以“传统学科知识为导向”的生产模式向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创造性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同时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与其建筑空间形态之间相互影响,因此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空间形态发生改变,而建筑空间形态的变化则有助于知识生产模式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变革,从而确保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纵向流转和横向融合。

(一)搭建知识纵向流转的空间平台,实现知识生产的应用性研究型大学是高深知识的生产中心、传播中心和应用中心,集科研、教学与应用三大活动于一体,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强调“产学研”一体化,以实现知识生产的纵向流转。知识生产纵向流转的可能性需要依靠校园产学研一体化的空间设计来实现,具体而言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互动教学型课堂建设以及大型科技园区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合理分配实验室面积和实验设备,为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产品提供空间便利性;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实验室设施的利用率,可以通过建设集群实验楼,使不同专业人员共享公共仪器设备、图书资源等基础性设施,以提高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使用率,促进知识的创新与生产;同时对实验室的设计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满足当前实验室所需规模,也要方便未来实验室的重组与改造,实验室在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所需配备以外,尽量保证实验室之间基本设施的“同质性”,实现实验室的“模块化”及互动教学型课堂建设,改变过去大量的连排桌椅式的教室,调整教室的人均面积,建设翻转课堂、互动教室、案例讨论教室等,为探究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大型科技园区应紧密联系高校与市场,聚集成果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避免产品研发与使用的脱节。由于科技园区的学科研究领域跨度过大,应完善相应的设备共享机制以及技术转移法规,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学科间的交流。

(二)打造知识横向融合的学科熔炉,满足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性知识生产场所,单一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陷入困境,学科的交叉成为研究型大学发现和研究问题的主要途径。校园空间资源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空间的保障,例如在教研区设计非正式交往空间。建筑设计中提供非正式交往空间,目的在于解决大尺度校园交流困难的难题,通过为师生提供开放性的交流空间,增加师生在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交流几率,为学科知识融合提供空间保障。非正式交往空间的设置方式包括将生活区与教研区交叉设计,采用复合式的领域空间布局;以及在单体建筑中提供非正式交往空间,也称之为“灰空间”①,呈半围合状,例如楼梯下的三角空间、利用植物或玻璃幕墙遮挡的休闲座位等。这些半开放式空间可以激发人思维、引发人交往的需求,从而促进不同类型的知识传递。非正式交往空间的设置也打破了完全化的功能分区设计理念,使教研区中穿插休闲区,为师生休闲交往提供适宜环境。

(三)构建生态型绿色校园,满足知识生产的规模性知识活动的规模性体现为科研人员的增加和科研设备数量的增加,巨量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群落。所以知识活动的规模性对校园空间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型绿色校园强调在校园各项功能满足的前提下,实现校园的节水、节能、节电,并建设绿色校园生态环境,保证大规模研究群体生活学习的舒适度。生态绿色校园要求其校园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在遵循当地自然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校园内的水土以及植被资源,形成符合当地生态特色的绿色校园;绿色校园理念贯穿始终,避免完全化的功能分区,将绿化景观合理穿插于教研区以及生活区,提高校园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为师生提供适宜环境;同时注重校园节能系统的建设,多采用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包括水资源的循环使用、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等多种形式的节能措施。通过校园绿化景观以及节能系统联合推进生态绿色校园建设,提高校园环境的承载力,满足知识生产的规模性。

(四)构建智慧型校园,满足知识生产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在大学知识生产中意义日渐增大。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会有助于知识生产模式和知识生产内容的创新。知识生产信息化的特点要求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整合校园信息系统,囊括学校各项业务环节;建设多媒体以及多功能的教学环境,实现直播教学、音频教学等多形式的授课模式。因此校园空间规划中应对校园网络的高效、稳定以及安全性作出细致规定。校园设计中加强网络建设,以物联网代替互联网格局,构建符合需求的主干网络以及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接入模式。通过配备IOS、WP、安卓等各种操作系统,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满足知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特点。建设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校园门户的统一管理;完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包括传感网络以及宽带网络等建设内容;建设校园公共支撑平台,实现学习互动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研究型大学是知识的生产场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对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组织以及科研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大学空间资源作为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空间资源优化配置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相脱节,在科研基地、非正式交往空间、绿色校园以及校园信息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在政策方面应该完善关于高校空间资源配置的规范性文件,对研究型大学空间资源配置进行规范与指导。研究型大学自身应合理设定校园建筑的具体设计规范,以便于知识生产活动有效进行的视角来布局校园空间,为师生提供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

作者:张凯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