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下就业心理探究范文

高等教育下就业心理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教育下就业心理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下就业心理探究

一、现状阐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几种表现

(一)理想定位与现实差距“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绵延几千年,学成名就对众多学子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也是对无数学子为读书奋斗不止的经典解读。可以说在中国,大学生一直被作为“天之骄子”而受到人们的称羡和追捧,步入大学校门就意味着可观的收入、崇高的社会声望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这几乎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里,由于人才稀缺和匮乏,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人才配置的“包分配”的模式,更让大学和铁饭碗画上了等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因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的岗位远远小于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短短几年间新生的劳动力因为市场的过饱和而未被全部吸收。“按照GDP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高等人才从各大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加之随着我国推进的市场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配置模式也从“统招统分”变为市场自由竞争的“自主就业”模式,“铁饭碗”被打破,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时,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就业心理的影响,在求职与生活场域中,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惯习是“精英情结”和“符号情结”还未消散,对就业期望值仍处在较高的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曹殊指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呈“金字塔”形,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移动,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往往导致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心理表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自负心理与卑怯心理并存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就职前的自负高傲心理比较突出,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接受过系统教育,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是社会的精英代表,优越感十足。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对于工作地点、工作单位性质、岗位性质、专业对口、薪酬待遇都要上纲上线,明令做出严苛的要求和界定,认为自己的高等教育经历足以让自己在社会中可以随意选择。在择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大多数毕业生对求职有过高要求,不能通过在就业市场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和接受当前的就业现状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从而出现了一种就业中的“马太效应”,即越是福利好、城市好、机关大、人员过饱和的单位企业,毕业生越是想去,相反,一些偏远西部地区、机构较小、待遇相对较弱,人才较缺乏的企业和基层单位,就无人问津。正如阿特巴赫认为:学生越来越把高等教育视为通向较好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社会流动的途径。他们更少的关心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学生们把自身当作教育产品的消费者。而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过剩,作为卖方市场的用人单位对于人员的选择也相应的作出标准界定,并且随着卖方市场的到来,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更加挑剔和严苛,大学生在未踏出校门就经历很多的压力挫折以及心理落差,特别是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的大潮中,与“985”、“211”等名校人才竞争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易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自卑的另一个极端的心理障碍,由骄傲变为怯懦,就业心理压力急剧增加。过渡的压力抑制思维和行为,在应聘过程中容易表现出急躁、恐惧、紧张、不自信,甚至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主观评价过低甚至是质疑,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三)焦虑迷茫与被动等待心理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面临人生第一次就业,不管是心智还是社会经验都未完全成熟,扑面而来的就业竞争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不安,情绪极不稳定。特别是在工作单位未落实之前,他们会一直存在各种疑问和迷惑: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就业目标和几页定位;在选择工作单位时以个人发展为重还是以报酬和舒适度为重。单位确定下来之后,他们又会产生新的忧虑: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理想能否实现;报酬是否合理;人生价值能否得到体现;工作环境是否优越;能否胜任以后的工作,学生从择业过程中自身不断体会到复杂的情绪。也有些学生目标不定,在各个选择之间徘徊,想考研又担心考研耽误找工作。在种种压力的承受过程中,没有人正确引导,或者是应道不足,毕业生心理缺少合适的疏泄渠道,容易使学生产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是习惯性无助感,并因此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就业迷茫心理。“我国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增大,由于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许多大学生即使已年满18岁,仍不能达到自立的要求。”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还有部分学生不是自己主动寻找工作,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学校、教育部门、家长身上,缺乏主动出击推销自己的勇气,想依赖别人寻求一份安逸的职业。从高校毕业生参加校园就业洽谈会的情况不难发现,通过参加就业洽谈会来了解就业形势及体会就业难度的人数远远小于毕业生的总人数。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毕业生存有观望等待的态度,总是认为找上门的单位不是好单位,期待后面会有好的单位会主动找上门来。“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为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增加‘资本’”。另一方面,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毕业时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的心理。被动心理,依赖心强,往往会削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丧失自我能力提升和锻炼的机会。

(四)自我迷失与从众心理目前各个高校虽然都已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很多大学生也在为自己设计生涯和进行就业思考,但是其实际意义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主要是课程的引导性不足和学生的认真度不够。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一直是模糊不定,目标不明确,缺乏对自己客观、理性的分析和了解。面对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不能依据自己的理论和认知进行合理判断,完全不对其作一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更不用说形成自我观点了。这样就会束缚自己的就业行为,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面对发展方向的问题,面对是考研还是就业,很多学生在矛盾中体验到双趋冲突,迷失自我。从众心理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众心理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群体压力影响下,放弃个人意愿,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缺乏主见,就业观念很容易为他人或舆论所左右,不去深思熟虑主观条件和客观事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在众多的选择面前,难以抉择,不知所措,在就业压力下,盲目追求“热门”职业,忽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大家都考研我也考研;大家都考公务员,我也考公务员;大家都到大城市去,我也去”,缺乏主见,觉得还是从众保险。“随着当下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等的着重宣传,大学生容易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对传媒所推崇和认可的职业亦步亦趋,紧紧相随,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之势。”

二、未来路径:就业心理的客观引导与自我调适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个性化指导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引导,同时要提高高校心理指导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开展相关研究,实现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完善相关的课程配套,为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提供客观条件。重视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阶段性和持续性,既要重点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该关注低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形式上,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的辐射到在校学生。在内容上,应注重学生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感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同时,高校要尝试逐步的开展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宜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及自身的性格和特长,对就业期望进行符自身实际的科学定位,以减少其择业的盲目性和就业的随意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二)大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正确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之际,学会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行自我合理定位,首先取决于大学生能否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对自己就读学校、自身综合素质、兴趣性格等通过各种方式客观的评价,把自己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为“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客观全面的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职业评价互动,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价值观从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对立,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

作者:刘学燕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