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讨范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讨

摘要: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新的话语交流方式,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成为一项亟待开展的任务。文章从理论基础的逻辑建构上,分析了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重要变化,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对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继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创新存在着传统话语习惯难以摒除、话语再生动力不强、话语传播路径不畅等现实困境。研究认为,话语创新需要坚持以‘中国主体’为内核,重点增强话语主题设置的吸引力、话语内容生产的真理性和话语风格表达的艺术性,才能有效破解上述难题。此外,在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方面,高校还应当强化网络话语空间的治理能力、加强话语主体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搭建“中心辐射式”话语平台体系以及建立“大思政”话语传播路径,以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以及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话语权;话语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我国高校各项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和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此,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2]。当前,网络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的重要载体,成为个体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与话语习惯。尤其对于95后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刻板生硬、话语陈旧、理论说教式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条件下,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思想价值引领的德育功能。因此,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积极探索“政治权威型”话语模式向“思想引领型”转换的路径,促进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对网络条件下进一步掌握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理论根基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3]。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仅承担着教书的崇高使命,同时也肩负着育人的艰巨任务,正是为了将广大青年培育成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在互联网日益深刻影响青年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沟通方式的今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只有将网络作为重要阵地,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创新,推动宣传内容与宣传形式相适应,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牢牢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之所以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息息相关,是因为两者之间在理论上蕴含着深厚的内在规定性。

(一)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关系语言最初作为人类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在伴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融入思想与文化的内涵。马克思曾指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4]。正因如此,在语言的综合运用和不断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定含义指向的话语表达。所谓“话语”,最早起源于拉丁语“Discourse”。“话语必然是一个语言符号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体,即它既是由一定的符号、概念、词句、语音、语法等所构成的语言符号,同时又反映了特定的认知、情感、意志”[5]。由此可以认为,作为语言和思想的结合体,话语始终蕴含着意识形态的魅影。而由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6]。因此,政治、经济、文化等精神话语的生产往往都是由统治阶级和一定的利益集团所控制,必定天然地带有意识形态的烙印。实际上,意识形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话语实践。正是在此实践过程中,话语逐渐衍生出一定的权力属性,即意识形态话语权。关于话语权,米歇尔•福柯曾提出“话语即权力”的著名论断:凡涉及到权力的施行,都可归结为一个话语创造、使用和传播的过程,话语体系事实上就是权力关系的形式表达,权力背后的关系必须要借助话语的媒介才能得以彰显。就此而言,话语不仅承载着客观表述事物的功能,而且还发挥维护特定集团权力和权力关系的作用,“话语的核心社会功能就是‘赋权’(赋予权力),即赋予某个社会个体或群体以权力(同时剥夺另一社会个体或群体的权力)”[7]。因此,话语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精神统治权,从来都掌握在占统治地位的一方。总之,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理论在掌握群众过程中必须借助某种特定的话语表达,将某一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从而实现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而某一阶级一旦在国家中掌握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就会形成对其上层建筑观念及权力的一种“知识型构”映射——话语体系,并逐渐成为社会中盛行的主流话语。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不仅包括那些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经典文献、重要文件和理论著作,而且还包括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包括各种互动言语、术语和符号等在内的话语体系。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话语通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桥梁,意识形态性是贯穿其始终的本质属性。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宣传话语等话语体系表达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某一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与功能,就必须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要手段,即将政治、学术、宣传等话语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通过这一特殊话语媒介的功能与效力,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灌输。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就表现为手段与目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从“手段—目的”工具理性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宣扬本阶级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以使其被社会大众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二是对其他错误社会思潮进行证伪与批判以达到对本阶级意识形态地位的维护;三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实现对本阶级意识形态的丰富与发展。而上述三方面功能的实现最终还需要通过“形式—内容”的表达,即意识形态目标的达成必须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深入浅出的话语阐释、逻辑严密的话语辨析以及科学求真的话语创造来具体完成。这就表明,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属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承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将大学生政治命运与语言结构相联系,将语言符号转化为权力载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政治功能理论与实践模式”[8]。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抓手,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坚实后盾。然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中20-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30.0%;而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网民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9]。这就意味着,青年已经成为当前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主力军,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上的失语、失声就会导致青年被其它思潮和观点所左右,弱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根据网络在青年学习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适时调整工作的重心和策略,把网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此,强调:“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0]。面对网络空间纷乱复杂的各种信息,谁的话语具有吸引力,谁的观点就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谁就能更大程度上实现思想传播。高校青年学生热衷于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进行政治参与,通过网络表达时事评论,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满情绪也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宣泄。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与互联网实现高度融合和深度内嵌,形成与网络传播手段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以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习惯和表现形式来引导和辨析各种社会思潮,潜移默化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现实困境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触网”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很好地“触网”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行政话语、宏大叙事、理论说教等话语习惯难以摒除,话语再生与转化的内在动力不足,话语传播的路径存在屏障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思想政治话语的创新,导致话语内容滞后、表达刻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

(一)纷乱复杂的网络话语挤压思政教育话语的空间在网络空间,纷乱复杂的多维话语体系竞争十分激烈,多元话语竞相发展以争夺“人心”。在此背景下,一些所谓的“普世价值伦”往往披着学术交流的外衣,进行西式“民主”话语输入。某些错误思潮打着“探寻真相”的幌子,在评论社会时事与国家历史时常常利用“文字游戏”来进行概念偷换、混乱逻辑和颠倒是非。以上情况在网络“放大器”作用下,更加具有迷惑性与危害性,使得部分高校青年学生难以辨别真伪,导致他们的思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与困惑。与此同时,其它社会思潮和文化所催生的大量流行网络话语不断挤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空间,甚至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话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娱乐话语、“二次元”话语等话语体系的弥漫盛行,很大程度上占据了部分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他们的“政治冷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然而,在实践中,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与选择却无视网络平台的特殊性,仍然囿于传统思政工作的思路,在网络空间进行简单“复制粘贴”。例如,尽管对话平台已转移到网络,话语主客体双方的平等地位却没有确立,依旧采用“宏大叙事”式的教育言说习惯,脱离青年人的生活世界。此外,长期的意识形态正面灌输,会使高校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只是简单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简单地转移至网络空间,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必然会逐渐引起青年学生的逆反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在浏览网络信息时从主观心理上将此类话语主题贴上“免疫标签”,造成“选择性失聪”现象。

(二)话语再生与转译的创造力不强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攻坚期,利益冲突加剧,社会民生等问题矛盾凸显,与此相关的网络负面舆情此起彼伏。加之网络民粹主义等话语的极具渲染性与煽动性,事件真相往往被歪曲,进而引发一些青年人对国家与政治体制的误解与不满情绪,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在此情形下,高校更应该在网络空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与批判作用,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现实、合理表达诉求。然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构造上是抽象复杂的,在话语逻辑上是艰深晦涩的,如政治话语、教材话语等都有着其特定的文风与体例。专业学术性的理论话语尽管能够比较深刻的剖析与阐明问题,却不能直接进入网络,以回应和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用纯粹的学术话语讲道理,学生很难听懂,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使用的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又不容易将专业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讲清楚。此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便是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会议精神传达到青年学生中去,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和理论宣传主阵地的功能。然而,官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以及行政会议文件普遍存在着话语风格正统严肃、篇幅冗长等问题。因此,这些内容不经过提炼、概括与总结等程序的加工,而直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上,便很难有比较高的点击率、阅读率和吸收率,也就必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产生“入脑入心难”问题。

(三)网络生活“圈层化”阻碍话语传播力目前,网络已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获取外界信息资讯和进行人际关系交往的主要途径。尽管网络信息如海洋般浩瀚无垠,但很多网络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兴趣关注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而一些网络平台信息的接收也需要用户添加“关注”后才能实现。因此,会逐渐形成一个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信息传播圈,即网络信息圈层。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微信、QQ等一大批新媒体“官微”不断建立起来,从声势上壮大了主流话语的声音。然而,由于青年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关注”主流网络平台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加之高校网络宣传平台运营的整体水平较商业化运作平台也仍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以有效地融入青年学生的网络信息圈层。阻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有效传播的不仅包括网络信息圈层,而且还存在着网络社交的“圈层化”。在青年学生的社交核心私密圈中,也是其意见最真实表达的圈层,往往将思想政治工作者排除在外,即便迫不得已添加老师为“好友”,也会在发表“网络异见”时为老师设置“分组屏蔽”。这种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存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有效地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引导也就无从谈起。此外,高校网络平台在与传递主流声音时,还常常会遭遇“沉默的螺旋”现象。由于高校学生普遍不太热衷于讨论主旋律话题,一部分学生由于担心自己成为舆论中“少数”而不敢发言,而有的学生站出来发声后甚至会遭到“讽刺”,因此他们越来越不愿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转发弘扬主旋律的网络链接,致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自我独白”的尴尬境地。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核心内容创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是解决好“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为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中国主体”为内核,着重发挥其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属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懂中国理、知中国情”。具体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话语主题设置上面向“中国问题”、在话语内容生产上立足“中国实践”、在话语表达风格上讲好“中国故事”。

(一)面向“中国问题”设置话语主题在网络阅读时代,话语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者想什么和怎么想,从而影响话题受众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要想实现网络“圈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首先要具有足够的话题吸引力。为摆脱“高大恢宏”式的主题演绎,就必须在议题设置上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阐释和解惑“中国问题”中凝聚青年共识。马克思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不论是国家发展中面临的道路选择问题,还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社会矛盾问题,或是理论学习中产生的思想困惑问题,都是网络舆论中经常出现的热点问题,也是青年学生们日常关切的焦点问题。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设置议题时,必须要正视和回应这些问题与现实,而不能因其复杂性和敏感性而沉默和回避。否则,外界网络舆论战场“水深火热”,而高校网络平台一片“形势大好”,只会逐渐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先失其众,后失其声”。在此基础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的设置还应该与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相联系。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2]。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还要善于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与高校青年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既要紧贴国内外社会时政热点,围绕校园舆论热点,又要找准话题切入点和着力点,从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凝练话语主题,做到从高处立意、大处放眼、小处着手。只有将“中国问题”与“个人需求”的结合来,才能增强议题的吸引力、聚拢青年学生的关注度,从而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问题回应中不断疏导和化解青年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困惑,有效引导校园舆论。

(二)立足“中国实践”生产话语内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还要强调话语所反映内容的“真理性”。马克思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13]。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实现以理服人,就必须要摆脱理论王国中形而上的“经院模式”,坚持以客观实践为根据,来保证话语生产的正当性、科学性与逻辑性。对此,强调:“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4]。高校青年学生作为高知识人群,往往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空泛的理论教条难以说服他们。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生产,必须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建构起“真正的理论”,在实践中“说理”,在理论中“证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要传递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且还要有坚实的事实基础,依靠事实判断来阐明真理,用“事实正义”来赢取人心。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构成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创新的巨大资源宝库。面对网络上泛滥的西式“民主”话语和暗流涌动的各类社会思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向青年学生们揭露其本质观念的虚假性,而且还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合理性辩护。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所使用的话语,一方面是对国家发展所取得的重大实践成就的整体概括和高度凝练,是当前中国最新实践中提炼出的既有宣传价值又有典型意义的话语形式,是对网络舆论中焦点问题的理论阐释和现实问题的具体解析;另一方面又充分借鉴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是专业学术话语体系中概念、内涵、范畴等不断创新的结果。只有既切中现实又结合理论,以理论知识的生产带动话语内容的生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才能具备强大的学理基础,才能在不失亲和力的基础上同样具备深厚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风格当一种先进的思想通过一种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将会产生惊人的话语魅力。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不经过转化而被直接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能在广大青年学生当中产生有限的关注,不可能成为引领舆论的主导话语。对此,列宁曾指出:“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议和结论”[15]。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不仅要围绕“中国故事”展开,以此来设置议题、生产内容,更要注重“中国故事”的表达,使得“中国故事”以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的话语呈现出来,使之与广大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相符合,激发他们阅读、理解、掌握的兴趣。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接地气儿的言说方式,把生硬的“大道理”讲成人们喜欢听、听得懂的“好故事”。改变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业已存在的“文风”和“话风”问题,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话语变迁,实现通俗化表达。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快捷化,当前社会的大众话语、网络流行语推陈出新的速度超过了先前任何世代,“网络话语场域生产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新句式、新语体,传播快、消亡快是这些词汇的特点,年度新词、热词往往在第二年就成了‘隐退词’”[16]。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从校园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等不同的话语资源中搜集流行与热频词汇,创新话语文本的设计形式和编码方式,恰当地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情包、动漫、音乐、图像等话语元素来呈现主流声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吸收传统话语元素,强化民族心理认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还应充分借鉴中国传统话语的优势资源,善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基因与民族符号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将主流理想信念的“盐”融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汤”,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有味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采用一些传统的笔法、体裁与叙事方法来讲好当代的“中国故事”,使得话语表达在“通俗”的基础还兼具“雅韵”,以传统文化吸引人、滋养人,继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

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保障创新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增进广大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各主体的共同努力。只有在重要保障条件存在并协同作用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一)强化高校网络话语空间的治理能力弘扬网络主旋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中,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主要力量,理应做到“守土有责”。对此,《意见》提出:“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17]。面对网络上各种纷乱嘈杂的声音,为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有利的话语传播环境,高校有责任做好校园网络话语空间的监管、净化与治理工作。这首先要求高校必须牢牢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要始终确保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增强高校党委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网络意识,主动参与到意识形态建设第一线。在党委领导下,各级组织都要牢牢掌握校园网络传播平台和文化宣传窗口的管理权,做好日常性监督管理,保证发声的正确方向。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18]。其次,高校还要建立健全网络工作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当前,个别高校教师利用自身学术影响力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些与党中央大政方针相左的言论,误导青年学生的政治立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相关规范和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对此,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师生网络行为规范等相关制度和纪律要求,加强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约束和惩处。最后,高校还应该加大技术治理投入力度,配齐配强网络信息技术设施,主动成为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环节。高校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过滤校园IP用户发出的不良信息,封堵网络谣言,发现相关网络失范行为。

(二)加强话语主体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离不开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业务水平精湛的人才队伍。可以说,只有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推动话语创新。对此,要求:“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19]。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个体的网络媒介素养。高校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做到“主动触网”,能够及时掌握网络流行话语趋势、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热点和焦点,而且还要“善于用网”,熟练掌握“两微一端”等网络社交新媒体的运用技能和新媒体后台操作技术,及时克服“本领恐慌”。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不断提升理论素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不是一种照抄照搬,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组合,而是在综合把握现有材料基础上的理论创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话语的指导下做好思想阐释和语言应用”[20]。但是,当前高校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因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往往无暇兼顾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相关工作制度,保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机会、有时间参与相关理论培训和研修活动,夯实教育者进行话语创新的理论基础。最后,高校还应该积极组建“专兼结合”的工作团队。网络新媒体运营有其特定的传播规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不仅需要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且还需要熟悉网络媒体特点和规律、具备创作才能的兼职工作人员,集合多方的才智和力量,创作出更多寓意深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网络宣传作品。

(三)搭建“中心辐射式”话语平台体系网络平台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送的主要载体,是连接话语主客体的中介和桥梁。《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1]。因此,高校打破信息圈层隔阂和解决信息渠道“失灵”问题的重点在于整合多媒体资源,搭建“中心辐射式”网络话语平台体系。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要聚合各种网络媒体形成一个层次鲜明的网络平台体系,其中校园官方平台为核心点,各校级组织平台为中心层,各学生组织平台为中间层,个人“意见领袖”为主的多方大众平台为外围层。这样一个“中心辐射式”话语平台体系的运作应该始终秉持在“多元功能”中坚持“一条主线”的原则,即各网络平台既要推动自身“专业化”功能发展,又务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融入到各自“专业所长”中。对于这样一个话语平台体系的日常管理,高校当然要保证组织的连贯性,却也要充分给予各个媒体相应的独立自主性,各层级网络平台之间相互联系、联动配合,实现中心话语与辅助话语的全覆盖、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有机融合。这样一种“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有机结合的话语平台体系,避免了广大青年学生面对纯“官方”媒体不敢发声的尴尬,能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青年学生所思所想。同时,这样一种话语平台体系还能够消除传播不畅的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成果能够及时传达,有效地覆盖每一位青年学生。

(四)建立“大思政”话语传播路径真正达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最终目的,不仅要强调“内容为王”和“言说有情”,而且还要注重“传播有力”。尽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确的受众,但是,若信息传播路径不畅,青年学生便无法接受相应的内容,更无法受其影响。社会的主流思想和话语只有被更多人听到,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功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同向同行以便形成协同效应。其实,不仅在内容上要强调协同效应,在传播路径上也同样如此,要将已有传播路径与新兴网络传播路径相结合,建立“大思政”话语传播路径。“大思政”话语传播路径的建立首先要求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全面性,不能将主体仅仅锁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范围上。尽管网络的发展使得高校每个个体的交往范围存在“圈层化”的趋势,然而,同样存在的趋势是,网络的发展使得每个个体彼此相连,所有师生共处在一个整体的人际关系网群中。因此,高校应该广泛动员广大教师、党政干部、学生党员和骨干等力量积极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使得他们所拥有的各种网络客户端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重要节点。其次,“大思政”话语传播路径的建立还要求形成网上网下的有机互动。无论是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抑或是借助课堂等传统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两者不能截然隔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成果同样应该被适时、恰当地运用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成果也应该被充分吸收、借鉴到网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最新成果可以在网上网下广泛传播,实现信息传播满功率、无死角。

参考文献:

[1][10][12][18][19].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17][2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28(1).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李智.从权力话语到话语权力——兼对福柯话语理论的一种哲学批判[J].新视野,2017,(2):108-113.

[8]杨飏.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70-73.

[9]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6]刘余勤,刘淑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说理”逻辑和转换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7,(10):77-80.

[20]胡永嘉,张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5):81-85.

作者:杨洋1;胡近2 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