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产生深层次的影响,高校信息化演进的路径已呈现新趋势。针对新时代高校信息化的运行机制、职能定位、功能效果、建设内容四个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向,随着大数据概念和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渗透,该文从大数据与高校信息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入手,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方面存在滞后脱节现象、重监控式管理而轻体验式服务、大数据隐私保护存在隐忧、由“信息孤岛”转向“数据孤岛”、体制机制建设不足等五个方面突出矛盾及瓶颈,基于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视角维度,提出了有效运用大数据思维理念、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开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渗透、融合演进,信息技术所独有的颠覆性创新特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活动经纬和内涵,在教育领域表现尤甚。在当今高等教育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治理、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课堂设计、教学评价、教育研究等各方面的多维融合,使得传统高校治理和运行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当前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应进一步思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教育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从而全面提高高校综合服务水平和整体治理能力。2016年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教育部印发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也具体提出,“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可见,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正加强顶层设计,从而助力建构一套高校信息化治理体系。因此,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全局视角深入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层问题,有效运用大数据思维理念、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开展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学界围绕高校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经验借鉴。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学者们就大数据支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方法模型进行了阐述。如曾巍基于高校治理的角度提出大数据提升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1];丛亮从坚持大数据驱动的基本理念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2]。其次,在实践探索层面上,结合最新大数据相关技术及应用,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内涵和技术应用拓展延伸进行了分析探讨。如赵玉洁从技术和实施两个层面分析大数据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3];邓逢光等分析了学生校园行为产生的大数据价值,采用主流的Hadoop开源平台架构建构了学生校园行为大数据分析预警管理平台系统[4];余鹏等归纳了教育大数据生态体系的数据应用与服务模式,提炼出基于智慧校园良性发展的教育大数据生态体系架构及模型[5]。认真梳理这些研究发现,当前学界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已取得众多有益成果,从技术层面到管理层面,从教育教学到高校综合治理涉及方方面面,研究成果呈现广泛性、多元化特点。但是,总体呈现系统性不强,大都就事论事,研究内容局限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某一局部,缺乏全局性以及顶层设计式的凝练和总结。本文将此基础上,基于宏观维度,通过深入剖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境,厘清大数据与高校信息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建构基于大数据背景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
(二)大数据与高校信息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总所周知,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方向的“高校智慧校园”已在广大师生中深入人心、期待迫切。随着大数据概念和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渗透,当前正处于深刻变革发展之中的教育信息化2.0将逐渐演变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系统模式。不同于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1.0,教育信息化2.0将以数据技术(DataTechnology)为基础,将一切参与主体、教育元素、教育行为数据化将是教育信息化2.0的基本特征。可以说,作为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典型代表,大数据正史无前例的推进教育开启深度变革。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科学化评价、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科研等,将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潜在的巨大推动作用。大数据与高校信息化耦合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推动了高校信息内容、信息技术手段、信息交互方式及信息应用范围的发展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观、技术观、资源观、思维观,大大拓展丰富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随着高校信息化的深入全面发展,也使得大数据的自身体量、应用价值及领域范围的逐步扩大、广泛延伸。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校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融合渗透,高校数据的采集机制、融通共享、开放运营、安全保护以及质量管理已经逐步从“单个应用”,到“互联互通”,逐步演变为“流程再造”的发展新阶段。课题组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在宁高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目前大多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概况,并由此进行了归纳分析。毋庸置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变革路线已经从原来的强调软件服务和平台服务转变到强调数据服务的新型模式。
(一)运行机制由“管理”走向“治理”为有效推进现代高校治理水平,众多高校逐渐树立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工作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高校的传统业务工作流程,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推进治理体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人性化。一些高校实行电子校务平台建设,构建了综合一体化的校务服务管理平台,如“网上事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智慧校园”网络平台,无卡时代的“云脉人脸识别系统”助力平安校园创建等。这些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构建了一套交互式、多功能、人性化、便捷性、高效率等校园服务体系,体现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治理”思维,以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功能效果由“目标”走向“体验”传统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思维就是实现预期目标,尤其在建设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目的导向”的逻辑特征。然而,在进入信息网络化新时代的当下,随着“互联网+”所独具的以用户为中心、专注极致体验的特质不断创新演变,用户体验已成为新时代信息化的灵魂和价值根本。在此趋势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功能效果也逐渐从强调目的性转向追求“用户体验”,彰显了现代高校信息化建设以个体精神生命体验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内在尺度和价值遵循[6]。
(三)职能定位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随着面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思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高校信息化业务系统的重心已经从“管理业务为主的建设”逐渐转变为“服务应用为主的建设”。《“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实现以行政办公需求为主向以服务公众需求为主的重心转变。”毋庸置疑,高校实施信息化建设必须深度再造传统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新建管理模式和观念必须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演进的要求,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支撑业务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模式,这是高校成功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四)建设内容由“条块分割”走向“门户集群”。作为紧贴信息时代前沿科技的高校,在以科研创新方式助推信息技术革命的大潮中,高校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创新演变,先后经历了普通校园网、数字化校园两个建设阶段,当前正处于以“办事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为基本特征的“智慧校园”新阶段。这一阶段信息化建设呈现出“大门户”思维模式,在门户网站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分级管理”原则,充分利用“云应用”“大数据”,依托“大门户”搭建综合办公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应用对接、数据共享,有效扩大应用系统覆盖面,实现应用系统资源共享、业务集成的“一站式、一体化”。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及瓶颈
在体制机制方面,顺应信息化规律、释放信息技术活力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模式还远未确立,人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用信息技术来巩固原有的管理逻辑。
(一)技术创新及应用方面存在滞后脱节现象客观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及面、逐步扩散的过程。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着两个层面的“滞后”现象:一是行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水平与高校之间的脱节,直接表现为高校信息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滞后于一些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总是“慢半拍”;二是高校内部设计开发层与应用服务层之间的脱节,往往表现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而与高校内涵建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脱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对于高校治理能力、决策支持体系的支撑作用也发挥不足。这些现状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仍旧停留在传统模式里,无法呈现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演进变革带来的应有景象。
(二)重监控式管理而轻体验式服务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通过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及时性、精准度来提升用户体验感知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必然走向逐步注重面向师生的“体验式服务”。然而,在目前的实践中,由传统“管控思维”主导的信息化开发系统更多强化如何有效管理、如何达到管控目的。这种监控式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容易忽视师生的个性化有效需求,往往导致“一刀切”的刚性管理思维。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应从师生满意感的实际出发,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增强师生的体验感。
(三)大数据隐私保护存在隐忧在高校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过程中,涉及众多的参与主体如各级各类二级教学单位、行政职能部门及相关大数据企业等,若对数据的归属权缺乏明确规范,则会导致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目的的海量数据采集分析过程中有大面积披露数据隐私的潜在危险,而这些记录数据一旦被泄露,则会对个人隐私造成极大侵害。作为部分高校逐渐应用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在运用过程中所伴随的争议也客观存在,如数据收集的科学性问题、侵犯学生隐私等问题。2017年11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接连披露了吉林、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苏、广西、陕西、山东、四川、贵州等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官网存在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随后教育部第9号预警,防止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尊重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目前,我国关于教育大数据的安全与隐私问题研究较少,应加快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大数据的准确、规范、统一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法律及标准。
(四)由“信息孤岛”转向“数据孤岛”信息孤岛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现象,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教学单位、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领域,使高校处于信息难以流通的“信息孤岛”困境。随着近年来多数高校逐步启动网络“门户”建设,内部信息流的运行状况得到较好改善。然而,“信息孤岛”不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完全消失,如果缺乏科学设计、整体管控,反而会演变为“数据孤岛”“数字鸿沟”现象。客观上,由于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分批、多头建设管理的问题,往往导致多个开发系统之间数据标识不一、标准迥异,从而无法实现互识、互通、共享的良性局面。此外,在数据管理方面也缺乏制度性保障,从而对于数据的使用范围及用途存在着障碍性的模糊地带。比如,高校普遍使用的“平安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中每日海量抓取的数据,科研部门是否可以使用的问题;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存储的大量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如何与教学单位共享的问题等。
(五)体制机制建设不足首先在体制建设方面,近年来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逐步加强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部分高校已在行政管理体系中独立设置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或信息化管理处,负责校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统筹管理职责。然而,根据课题组调查,依然有众多高校尚未建立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如在宁高校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依然延用传统非独立设置的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模式,这类机构往往挂靠于其他职能部门,无法起到统筹全校信息化相关职能效用。此外,尽管2016年6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然而调研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尚未确立CIO机制及其职能和管理模式。其次,在机制建设方面,各高校已经逐渐重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规划”单列的高校比例也逐步增大。然而,将“规划”束之高阁,视为“一纸空文”的现象却较为普遍。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缺乏落实执行、评价问责的环节,使得信息化建设缺乏长效性和科学性。
四、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
构建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技术性强、建设周期跨度较大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思想,树立全局思维,尤其强调整体层面的统筹协调,注重多部门协同联动,才能构建一套科学性和可行性俱佳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大数据技术应用,注重感知服务内涵的丰富拓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管理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也推动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如南京邮电大学率先建成了以OpenStack私有云技术为基础的校级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云服务平台具有统一维护管理、动态分配资源等优势,解决了传统信息系统部署时资源分散、利用率低、能耗高等问题,缩短了部署周期,降低了能耗和管理成本。此外,随着大数据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应用,通过与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更精细地刻画师生教与学的特点,并针对性推送教学内容与服务,从而促使教学能够更有效关注个体,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出符合信息化时代所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智慧校园”的核心在于感知体验、主动提供服务业务,感知的基础是数据,而数据来自各个业务应用平台,这就要求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收集,以师生为核心,主动提供知识和服务。如在教学评价中,传统教学评价仅重视考分结果分析,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忽视了诊断和改进,而大数据使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关注身心健康、个性技能、成长体验,从而使得评价内容从单一性评价转向综合性评价,评价方式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伴随性评价。以人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建设,才能让“互联网+大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二)树立整体大数据思维,转变师生思想观念。在方法论的层面,相较于传统型的“机械式思维”,“大数据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观。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用大数据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必将是高等教育时代转型变革的趋势和潮流。在思想观念方面,尽管教育领域内部就信息技术对教育有着革命性影响已有共识,但应当以信息技术重构教育流程的观念还远未深入人心,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互联网”的阶段,正确理解“互联网+教育”尚待时日。因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干部、师生的大数据思维意识,通过干部轮训、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班会学习等各种渠道、形式开展“大数据”相关知识培训,使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学会在行政业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收集、管理、分析、运用数据,将高校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建立在客观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整体治理体系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管理人员“大数据素养”。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将更需要大数据领域的人才,也更需要广大师生具备“数据素养”(DataLiteracy)。相对于传统信息化建设,大数据驱动发展型的高校信息化技术手段更先进、专业性更强、涉及领域更广,因此对于相应管理及开发应用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由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相关的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培养大数据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大对高水平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为数据开发应用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和应用各种智能化、网络化软件,为数据分析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此外,大数据素养由数据意识、数据定位与采集能力、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数据反思与决策能力及数据伦理五大部分组成[7]。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几乎涉及全校所有行政部门及教学单位,尤其是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人员,关联大数据开发链条的各个环节,只有在高校管理各级科层设置中广泛提升“大数据素养”,才能有效解决“重开发轻应用”及“数据流通最后一公里”等症结。如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成立“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以此为依托,自主研发并完成晨跑系统、学生宿舍门禁系统、网络投票系统、信息化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等项目的开发工作,在实践中有效提升团队科研服务水平。
(四)强化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构建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按照《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部署要求,建立CIO机制及其职能和管理模式,从而统筹制定符合校情实际、通盘把握、着眼长远、科学合理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牵头有效建立面向数据资源的分级分类综合管理机制、多部门协同联席机制和师生使用评价反馈机制。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来说,就是要把组织架构渗透到所有的使用者,高校要想办法有效地组织师生和企业的各种力量,不是从管理者角度单方面的规划功能,而是要充分收集使用者使用后的反馈需求,真正地去倾听和答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而建立准确的需求定位,然后,再基于这些需求和评价反馈,进行归纳优化,形成闭环。而这种体系化的机制设计,必须依赖于可靠的体制建设,依靠于建立在全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数据安全,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校园网络系统安全预警机制,提高数据收集、分析、研判能力,构建大数据使用管理的保障机制。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可能涉及信息安全和公民隐私等,高校应在制度规范层面明确大数据采集和使用的原则,制定严格规范的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共享及应用规则。南京邮电大学以2017年网络安全法公布实施为契机,从顶层设计上入手,完善网络安全组织管理体制、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网络安全管理队伍、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加强应急事件和特殊时期的管理,做到了事前可防范、事中可控制、事后可处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五)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促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还需进一步强化“大数据意识”,牢固树立信息化的决策思维。高校运作系统体量大、范围广,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存在巨大空间,依靠大数据治理模式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大有可为。高校治理未来要靠数字驱动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技术必将为高校强起来提供技术平台和加速器。一方面,用大数据支撑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高校行政管理中“拍脑袋”式的解决方案,数据的应用将有助于厘清教育业务条线逻辑,利用大数据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的优势,推进高校治理精准化。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在高校中率先启用电子数据注册系统,采用信息数字化手段完成学生学费收缴和新学期注册工作,打通了财务系统、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公用、流转交互,大大提高了学校学费的一次缴清率,学校一次性学费缴费率较前一年同期相比由60%提高到了99%。同时,规范了学生注册工作流程,提高了注册效率,数据报表的形式可以直观反映缴费及注册情况,从而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有效支撑教学、科研效能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数据来量化教学过程和状态,快速准确地发现学习者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个性化教学。其次,对于学生成长来说,伴随式收集的多维数据,有助于形成学习者全方位的成长记录,为其生涯规划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撑。而研究者则可以通过教育大数据审视教学活动的交互过程,发现新规律新趋势,用以指导教师教学和推动教育变革[8]。
参考文献:
[1]曾巍.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J].教育研究,2017,38(3):117-120.
[2]丛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98-102.
[3]赵玉洁.大数据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9):38-41.
[4]邓逢光,张子石.基于大数据的学生校园行为分析预警管理平台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60-64.
[5]余鹏,李艳.基于教育大数据生态体系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6):8-16.
[6]曾茂林.个性化教育技术服务具体人生命体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82-87.
[7]张进良,李保臻.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7):14-19.
[8]孙洪涛,郑勤华.教育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5):41-49.
作者:周南平1;贾佳2 单位:1.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办公室,2.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