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和提升的思考范文

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和提升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和提升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和提升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媒体素养培育为重点,阐述媒体素养含义,以大学生为对象,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媒体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从教育课程、实践、师资力量、社会媒介四个层面提高媒体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媒体素养;大学生;培育;提升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下,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新型媒体蓬勃发展,受媒体影响,民众已经习惯用各类电子设备浏览新闻、线上学习、网购等。新媒体的交互特性和跨时空特性,为大学生开启了与世界对话的大门,但是新媒体有利也有弊,由于其拥有海量信息,且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很难实现对所有信息全面监管,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获取有用信息的同时,也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是好是坏,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心智尚在发育阶段,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容易形成错误价值观。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提高其媒介素养,建立正确媒介观,是当今时代素质教育面对的重要任务。

一、媒体素养与媒体素养教育内涵与认知

媒体素养是在不同环境中使用、理解、制造信息的能力。基于信息时代媒体素养的关键作用,各国都展开了此方面的研究。英国教育部指出:培育媒体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媒体使用者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要求推动产生更为全面和多方面的媒介产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相关研究部门界定:在浏览媒体信息时,个体应当具备对信息评估、选择、质疑、制造等方面的能力。国内认为:媒体素养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更高层面,要求人们面对不同信息有自己的理解,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延伸和扩展,除此之外,还要求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生产出媒体信息。在信息时代,媒体素养是评判个体组织的关键指标,在素质教育方面,更应将媒体素养视为教育的核心来培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ER.1eavis就意识到日益恶俗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心智成长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对此方面展开一系列研究。在英国的带动下,西方国家如美、德、法等国均展开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同时,针对媒介素养问题,西方国家普遍将此方面的教育纳入高校课程,编写科学合理的教材,作为一门课程教导大学生。根本而言,媒介素养培育的本质并非教导人们一项技能,而是逐步培养一种思想,使人们在面对媒体信息时,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能够对信息进行解读,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人们还要学习自主制造信息,并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对大学生而言,媒介素养培育的宗旨在于增强信息使用和筛选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准确解读信息,利用信息资源丰富自身生活,树立正确三观,积极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与世界对话。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的意义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又叫作数字化媒体。计算机、软件及多媒体等多项技术都是基于数字化建立的,在转变信息时,首先是利用数据构建相应数字模型,将信息转化为“0”或“1”的形式,数字在进入电子设备后执行排序指令,最终形成相应内容。由此,人们借助于电子设备即可实现浏览、编辑转化而来的文字、图画、影像等。首先,正确认识媒体类型和特征。在素养培育中,正确认识媒体是基础,向大学生介绍新型媒介的几种形式和具备的特点,以及不同媒介的内在运作本质,使学生对媒介的作用、性质等有充分了解;培养学生面对信息时的批判思维,增强信息解读能力,能够自主识别并主动避开不良信息,将新媒体的负面作用降至最低。向大学生讲解信息的制造过程和传播本质,帮助其了解媒介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增强其面对媒介信息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需要时,可快速从媒体中获取信息,主动识别并避开不良信息,逐步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其次,借助媒介信息实现个人成长。媒介教育的宗旨,一是使学生了解媒介制造和传播本质,二是大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挖掘有意义的信息资源,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实现成长。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在认识媒介信息的基础上,学会不同媒介的操作技能,了解信息的制造流程,使其能够在网络中快速搜索到需要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能流畅熟练地与媒体进行互动。利用媒体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是现代人的必备能力,通过教导大学生各类媒体的信息处理技能,使其更符合社会对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而在新媒体发展浪潮中获益。最后,学习媒介道德规范。素养教育的工作内容之一在于塑造民众在媒介方面的安全规范意识,在保证大学生具备利用新媒体获取有用信息的基础上,了解媒介中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同时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法律规范。基于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讲授关于产权保护、图书出版等方面的知识,以免出现制作盗版图书、学术剽窃等事件。发动大学生力量,主动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并引导其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培养批判思维,面对海量信息能有自己的想法,成为高素养公民。

三、新媒体时代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群体,与新媒体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互动,是新媒体的主流群体之一。大学生是未来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其媒介素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对外形象展示。结合当前社会主流环境和社会需求来看,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高校应从四个层面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1.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当今新媒体快速发展,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然而,新媒体在传播优质信息的同时,也会传播一些不良信息,加上大学生心智尚在成长阶段,若不具备识别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面对网络中大量不同的信息和声音,将会变得无所适从。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媒体带来的信息,我们要做的是利用信息,让信息为自己所用,而非淹没在媒介信息中。高校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有必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增强学生媒体素养,构建媒介素养培育体系。高校通识教育的主旨是使学生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基础上,面对信息能够自主思考,并具备批判思维,该主旨和媒体素养培育的宗旨不谋而合。同时,二者都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完善,即让学生不但拥有充足的科学知识,而且在人文修养方面也不能落后。把媒体素养融入大学课程,从技术、本质、人文素养等多层面增强学生媒体素养,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媒介的传播和制造原理,提高学生利用媒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高校思政课程和人文教育的补充。

2.引导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实践与其他课程教育不同,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单一的提升某方面的知识,其宗旨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不但要在课堂中输入相应的知识,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输出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场所,媒介资源相对较多。校园报、广播、校内网等都属于媒介的范畴,尽管规模小,但却是学生实践的最佳场所。调查显示,互联网使用频次在每天一次以上的大学生占比已超97%,其中超过88.27%的大学生都是在手机上使用的。通过校内媒体实践,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媒介原理、特征、运作模式等,同时还可锻炼如何制造信息,如何鉴别信息、如何实现信息的大范围传播等,逐步增强自我思考能力,构建正确的媒介观念,进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媒体,利用媒体实现自我成长。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学应当注重校内媒体的建设,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媒介资源丰富的特有优势,在校园内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媒介知识,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3.培养具备专业媒介素养的师资力量媒介素养方面的师资不足是各国面对的难题。国内在此方面的教育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当前,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国内高校仅有传媒教育硕士涉及此方面的知识,而本专科专业中完全没有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各高校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师资较为充足,因此,可把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培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新闻传播的教师而言,具备扎实的传播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媒体素养教育理论,经过一定培训,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媒介素养培育老师。对于实力雄厚的高校,还可考虑在本专科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编写科学实用的教学教材,为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事业奠定基础。

4.综合运用多形式的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贯穿一个人的终身,高校的教育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在整个培育工作中,应联合家庭、高校等共同参与,推动不同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同步进行。首先应增强高校领导对媒介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开设正规课程,联合媒体从业者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其次,国内媒体部门可专门设立学生参观时间,让大学生深入媒体部门观看和认识媒介制作流程,此外,还可开展媒体素养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增强学生信息识别能力,使其主动避开不良信息。最后,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国内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一些欠缺,而理论是实践开展的前提。结合目前现实情况,政府应当主动出面,联合媒体界、高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推动理论方面的研究进程。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是极佳的媒介,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分析大学生在其上展现出的特性和思想动态,并及时通过优秀榜样宣传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开展良性的自我教育。此外,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与大学生保持沟通,培养大学生群体的自律自强意识,这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体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蒋光学.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刘升学,王莉芬,邹海贵.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J].高教论坛,2015

[4]王莉芬,李忆华,付孝泉.微博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策略[J].理论界,2014

作者:殷志;谭军红;王莉芬;刘升学;罗筑华 单位:南华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