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县域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县域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县域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县域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千城一面”的建筑误区一些地方的县域城市建设,不能充分反映本地资源禀赋的实际,不顾自身经济实力,盲目跟“风”,热衷兴建千篇一律的所谓“高、大、洋”建筑,毫无个性和特色。追求所谓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工程”,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破坏了城市的和谐与美观。

2、忽视古建筑价值的历史误区由于存在新旧对立的观念,以至于一些地方在县域城市建设中常使一些极具文物价值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忽视文物保护而一味的破旧立新。有些地方在努力保护古建筑,但却将古建筑修葺一新,古建筑的“新容颜”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些地方则热衷于制造假文物,或兴师动众劈山造像,或侵占良田建造寺庙,或大力新建名人故居,构成了毁真文物造假文物的奇特现象。

3、急功近利的短视误区急功近利在县域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尤为突出,一些地区由于要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搞领导工程、样板工程,造成了建设和改造水平的低质化、短视行为,形成资源浪费,严重制约县域城市的功能发挥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道路规划建设滞后,影响交通;“马路拉链”现象突出,导致居民怨声载道;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群众生活不方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环境管理得不到保证。

4、重建设轻管理的认识误区“三分建设七分管”,说明管比建还重要。一些地方的县域城市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例如缺乏规范性的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措施,致使城区的美化绿化工程遭到践踏与污染,公益设施受到损毁,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现象层出不穷,不仅使县域城市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影响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而且造成了资源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得不偿失。

二、加快县域城市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定位目标,合理确定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1、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科学推进,县域城市应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县域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为城市建设的推进指明方向。

2、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城市建设是投资环境的窗口,应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配套设施配备,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3、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县域城市建设的另一重要作用在于,其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高低的反映。城市建设承载着优化人居环境,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功能。

(二)细化措施,加快县域城市建设高效落实

1、以规划为龙头,实现城市建设有章可循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县域城市建设必须把科学规划作为总“抓手”,对城市的功能分区、重点建设项目及公用设施等进行合理定位。在县域城市规划上,一要注重彰显县域特色,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城市形态的个性与特色;二要注重优化城市生产力布局。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和重要支撑。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县域来说,更应夯实产业发展这个支撑点,把经济园区和产业集群以及服务区的布局,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使其与县域城市的功能定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相协调。三要强力落实规划,强化规划的“钢性”功能。一经科学论证后确定的规划方案,就必须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避免朝令夕改,偷工减料。

2、以经营城市为突破点,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资金短缺是影响县域城市发展的最大症结,加快县域城市建设,必须破解资金瓶颈。这就需要转变发展思路,有效利用市场手段,实现对县域城市可经营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加快城市发展。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土地及地域空间,使之升值,以地生财,推进城市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县域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司化的方式将更多的公用设施建设经营项目推向市场,使其自负盈亏。三是有效运作产业资本,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加快城市建设的推进。四是大力推进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公路汽车线路经营权以及公路、桥梁、雕塑冠名权等无形资产的“有形化”运作,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方式,达到盘活资产、优化资源、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目的。

3、以城市管理为抓手,提升城市建设内涵品质城市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加强县域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建设内涵和品质的有效手段,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市容市貌的治理,严格管理起步并严格管理维持,以此提升县域城市建设内涵。另一方面,则应从市民入手,提升市民的“软实力”,从方法、制度和加强日常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通过管理与引导相结合,提高县域城市人口的素质,使“农民”尽快变成“市民”,促进他们生活方式的转型,打造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提高其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与鉴赏水平,促进城市建设品质化发展。

(三)完善机制,确保县域城市建设科学推进

1、健全法规制度,确保城市建设有序推进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确保城市建设中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保。特别是对于城市建设工程中的责任主体、标准和周期,都应结合县域县情实际在政策法规乃至实施细则上予以明确。对于建设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要坚决予以惩处,保证城市建设的良好秩序。

2、创新运作机制,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县域城市建设中,有着建设资金困难、征地拆迁矛盾突出、关系难以协调等重重困难,这就需要创新运作机制,攻坚克难,从而促进城建发展。一是建立领导协调决策机制,通过协调领导小组职能的发挥,研究、决策、协调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为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实行多方筹措资金机制,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投资、加大土地资产经营、适度向银行社会借贷、动员社会捐资捐建等多渠道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难题。三是实施部门城区共建机制,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县域城市建设,不仅有县城,还有城区的部门单位,甚至办事处、村组,相互协作配合,共建城市。

3、实行项目管理机制,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大对建设工程的调控力度,是保证城市建设取得成效的有效措施。实行“挂点领导+分管领导+牵头单位+职能部门+协助单位+专门工作人员”的分级管理和项目管理机制,使“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将责任落实到人,将任务明确到天,推动工程项目快速建成,使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作者:梁菊单位:中共丰都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