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范文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

一、安装主要设备

1.安装远程处理机为了使设备统一为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使用同一条线路上不同的RPU来达到目的。因为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通信是透明的。通常情况下,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监控放在空调机组上。所以RPU可以布置在机房或其附近位置,利用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之后剩下的输入与输出接口,完成与周围的照明控制、水位信号和水流量计等方面的连接。因为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需求,可以在设计之初就留出20%~30%的RPU。

2.机电设备的布线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的布线不同于普通建筑,个别线路因为要另外安排导线,这点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特别是温度湿度传感器、流量计、通信以及水位浮子开关等线路的安装,一般都需要安装屏蔽导线或由相关单位提供的专门导线,还需要注意分管、分槽敷设信号与电源线、控制电缆。在接地线的时候,将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关和网络控制器等电子设备与其他弱电工程连接在单独的接地干线上。因为整个建筑智能系统是由大量的电子设备构成,而这些设备一方面由于从属于不同的系统,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等因素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它们对接地的途径。

3.安装输入设备安装输入设备时,首先需要满足方便调试与维护的要求,安装输入设备的位置应可以正确反映设备性能。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应按产品、设计的要求以及实际的现场情况确定位置,风汽压力、风管型湿度、空气质量与室内温度等传感器应避免安装在蒸汽出风口以及放空口附近。有些设备的安装应当避开管道焊缝和它边缘上的开孔焊接,例如水管型温度、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以及水管流量计等。一般在回水管道上安装设置电动调节阀和电磁调节阀。阀门的开闭方向如何设置也需要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所以在安装前应当先进行模拟动作,可以通过适当渐缩管件的方法来保持电动阀门和管道口径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当保持阀门口径不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这需要设计之初就通过科学计算来确定满足要求。

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1.配电装置电气工程是整个智能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而配电装置作为电气工程的核心是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的,除了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还会降低整个工程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所以,对配电装置的整个操作流程包括设备进货、安装调试在内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验收流程也必须符合相关规范。

2.配电箱配电箱型号较多且工作原理较为复杂,不同型号使用特点也各不相同,因为很容易发生受干扰的情况。是设计修改通知单较多的部位,箱内的设备与回路通常需要经历多次修改。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订货时,考虑到实际可能需要很多修改的情况,不能只按蓝图订货。在安装时,需要技术人员根据专业功能需求仔细的审核,避免死板的对号入座。

3.电力电缆电缆作为输送电能的载体,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往往会造成电路短路甚至发生火灾的重大事故。为了保证种类、数量繁多的电缆被严格、科学的管理,避免因施工混乱导致电缆过热、信号互相干扰的情况出现,可以将电缆分门别类,沿着竖井、沟道与桥架铺设电缆。

三、加强建筑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的建议

1.加强保护建筑自动化设备线路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发生自动化设备线路短路的话,很有可能引起火灾。因为在短路的瞬间,电流增大到常值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电路会由于残留的电弧而升高温度。为了避免安装机电设备时发生这种情况,采取短路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技术的发展,普通的熔断器已不能满足如今智能化建筑设备的需求。可以在熔断器上增加一个自动开关,通过自动开关限定额定电流。一旦超过,自动开关将自动开启,从而起到短路保护的作用,避免发生火灾。

2.统一设计标准,完善鉴别机电设备的体系合格的自动化机电设备决定了一个建筑的自动化程度。高质量有保障的自动化机电设备,不仅保证了各类感应器的高灵敏度,也能够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所以,目前急需自动化的机电设备行业制定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的统一设计标准,还需要建立一个与其配套的机电设备质量鉴别体系。从源头抓起,保证机电设备质量满足使用者需求,更好地保证智能化建筑设备安装的安全性。

3.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验收安装工程规范专业、高素质的安装工程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动化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性与质量。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需要加强对安装工程师的实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培训中积累辅助实践的理论知识。五、结语现代智能化建筑由于建筑面积较大,且自动化、电气化程度高,对其配套设备系统的安装要求也叫高。工程安装过程中微小的疏漏都极有可能形成事故隐患,危害整个建筑及其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李银凤姚子航单位:浙江浙大安达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