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内建筑设计的体制内模式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中的“体制内模式”
建筑行业是设计实践的基地,长期投身实践而缺乏深层问题的思考及对本质的追问,必然导致僵化的“体制内模式”形成,这不仅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建筑师在行业中的价值取向和自主立场。
1)短视、务实、缺乏创新意愿,将建筑商品化。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设计行业与其他产品行业一样一直陷入一种靠“引进、模仿、制造、广告、降价甚至人情交易”等为手段的原始创新与恶性竞争模式,并以此维持经济增长。这种基于建筑总量短缺、门类空缺、技术落后以及理论滞后或缺席等国情环境而形成的“引进式”创新模式,使我们长期以来只需要充当国外的“产品搬运工”“技术搬运工”或是“学术搬运工”就足以在国内争得建筑设计市场和学术话语权。于是,建筑行业和其他产品行业一样,“长期以来对自主开发缺乏重视,导致产品设计跟不上社会日益增长、深化的需求。设计行业也缺乏高层次的开发与创造型人才,无法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产品。国内企业对于原创设计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将设计理解为促销技巧的层次,追求式样的新奇与视觉的刺激,而未将原创性纳入企业整体发展的策略性层面来考虑”。
2)建筑师丧失自主意识,立场甲方化、思路官员化、建筑工程化。由于自身原创能力的欠缺,加上紧张的工期压力,几乎整个建筑设计行业都只有选择半抄袭半创作的快捷方式应对巨大的工程量,同时也开始逐步陷入那种从“形式推功能”、从“形式推概念”、从“形式推技术”等从“结果反推过程”的“自圆其说”式的建筑单向创作模式(因为这种模式能最快出成果)。而后,建筑师开始沦为业主的绘图工具,或为其实现已经挑选好了的新奇形式的技术问题专家,设计过程过分被业主或官员的意见、官员思维甚至低级趣味主导、异化、投其所好,技术最后成为形式的附庸,建筑学沦为一项纯粹的“商品工程学”。此时的建筑师已经无法确立其建筑行业中“导演”的应有角色,无法感受创作过程中的趣味、快感与智慧,最后,陷入疲态、激情不再、抱负沦丧,设计彻底沦为谋生的工具。
3)缺乏对理论认知的合理态度,把理论玄学化。应该说,设计行业的实践受到学术界当代话语的直接引导,而建筑师的创作水平又跟自身理论修养密切相关。所以从当前设计行业中出现的种种颓废现象去追问学术界的当代话语责任是尤为必要的。“主体一味地创作而不学习理论,那么他必然会枯竭”,没有对创作本质深刻的洞察也势必无法保持“可持续的创造力”。然而,“很有趣的是,许多建筑师拒绝接受抽象的建筑理论,认为理论太玄、太虚而距实际太远”。甚至,很多学者都不愿去碰触没有及时收效的抽象理论(例如建筑创作思维、创作过程及其方法等相关理论),致使学术成果泡沫化、实用化、庸俗化。与此同时,建筑实践也陷入各种各样诸如“形式本位”“泛意识形态”“盲目崇尚西方先进技术”“忽略国情追赶时髦话语”等认识与创作的误区。更为严重的是,整个设计操作体系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分裂状态,理论仅仅是拿来套用和戴高帽子的话语包装之物,实践却依然沿用那一套狭隘的操作原则。
当前中国建筑设计教育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偏重设计问题而非设计(过程及方法)本身。设计问题指的是诸如空间、形式、功能、技术、构造以及地域、文化、传统、人、城市、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它涵盖了除设计思维、过程及方法学以外的所有建筑学理论,其内容主要来自建筑客体层面。例如,“一个建筑物的设计要考虑人、环境和建造等因素。每一项因素都可以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比如我们需要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空间、感知空间以赋予空间意义,需要研究建筑物如何适应特定的城市环境、自然环境和建筑场地条件,还需要研究建造的材料结构和建造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以及节能和环境技术诸方面的问题。这些研究对于一个好的设计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20世纪中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了,就一定能产生一个好的设计。但是,我们现在意识到这些研究未必就一定能够产生一个好的设计”。因为这些因素仅仅是设计的思维与操作的内容,它们还必须被带入设计的过程中加以处理才有可能产生好的结果。这就好像计算机数据输入,输出的结果是什么还取决于整个计算机操作过程的程序机制及其内在的构造系统。试想,一个只精通“数据输入和分析”却不了解“计算机运作过程的内在机制”的建筑师如何能做出真正原创的优秀作品。
2)偏重手法问题而非设计方法本身。手法和方法经常被混淆,源于它们之间较为模糊的界限,导致很多学者容易把手法当作方法研究。设计方法具有深度的抽象性,它隐匿在设计过程的各种行为和设计问题背后,支配和影响建筑师的设计操作与思维判断。可以说,手法是针对具体设计问题的处理策略的总结,方法则是指设计过程中一般性的工作方法,包括思维方法、图解方法、人员的组织操作等工作方法,它具有普遍意义并能被广泛适用。这就好比棋盘的操作规则与棋局的关系,操作方法与规则的界定并不影响具体的每一步棋子可能走出的变化手法,因为每一步棋面对的问题和应对策略都可能是不同的。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顾大庆在《空间、建构和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一文中就表达了“不但要去研究建筑物,还要研究设计建筑的方法”的观点。他提出一种“建构设计方法体系”,核心即是用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用实际的材料进行“建造”的直接体验,用不同的模型材料激发不同的操作,从而导致不同的空间形态以及建构表达。虽然建构设计方法仅仅代表了整个建筑设计方法体系的一个微小的具体延伸,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它本质上是通过模型图解的方法创新来颠覆建筑的创作路径,而这种颠覆性的创新方式无疑已经让建筑师彻底走出那些容易约定俗成、压抑创作灵感的“手法”,而最终可能提炼出因为方法的创新而产生的原创性手法。
3)偏重图解能力训练而非设计的思维能力训练。思维和图解是关于设计过程和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从主体自身的角度提高设计能力的两项根本内容,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由于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是隐匿在作品以及图解表象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长期以来,设计教育主要以图解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使图解能力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无法同步。此外,国内建筑教育的基本训练是绘画,所以对图解的认识也经常停留在作图构思或分析的层面,忽略图解的广义内涵。张永和把这种偏重绘画的设计教育描述为“美术建筑”的设计教育。这种教育体制使人们用美术思维的习惯去操作设计的过程———用抽象而诗意的笔触或色块去表达建筑的视觉概念,然后才去寻求能实现其形式的技术方法。这种设计过程使功能、技术以及建构逻辑成为形式结果的附庸,剥夺了材料原本的物质性,造成设计者对物质本体建构认识的普遍缺乏,最后,思维方式随着图解的局限陷入单一模式,建筑创新也随之受到限制。
事实上,国内的设计教育一直无法摆脱“布扎”式教学体制的后遗症,并一直维持着传统经验式的师徒制教学模式,如今正面临着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学术真空,这间接使得当前人们普遍重视建筑认识论而忽视设计方法论,过于关注建筑客体自身的问题,而缺乏对设计主体及其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考察。庆幸的是,国内部分学者通过借鉴西方设计教育经验,提出了“设计教学”“设计研究”“过程设计”等一系列命题,无疑把我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设计主体、设计思维、设计过程以及方法等问题上来。他们呼吁回到“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回到基础教学的研究,用最基本的问题发展设计知识和设计方法,而非仅仅传授基础的或高深的关于设计问题的相关知识或处理手法。德国建筑师托马斯•史密特认为:设计工作的基点往往来源于朴实的动机和简单的原则,对于基本问题的全面认识才是构成我们正确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的前提。他还强调在设计教育中,不是依靠学生“天才灵感”或者为师者的“老经验”,而是应当总结设计规律转化成为相应的设计观念和方法。然而,“最基本”意味着“最抽象”,也意味着“最本质”的东西,也许,最基本的东西才是建筑师足以“以不变应万变”的筹码,才是棋盘下的那套规则体系,才是使建筑师保持可持续创造力的根本所在,这也即是一种类似于对本质的追问。
3结语
建筑行业与政治、经济领域一样因为长期的发展而积累了束缚发展的诸多问题,并形成一种特点鲜明的“体制内”模式,建筑行业和建筑教育都因此受到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体制内模式的界定是发现问题的开始,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当然对体制内模式的认识甚至引发积极的改革,这需要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及对建筑本质更为深刻地关怀。
作者:徐伟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