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间墓碑建筑装饰结构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墓碑装饰题材和内容表现的区隔性
装饰的区隔性,即指墓碑建筑的整个装饰往往会把整体的较大的构件区隔成为小的装饰单元。如立柱的装饰往往会呈现纵向排列“八仙”、“二十四孝”图这类成套故事,但是很多的装饰并不是一个系列的情节或内容,同样会“罗列”成为各自区隔的图画,一一展现。旺苍袁文德墓(清同治十一年)的中柱和享堂内,就以许多的“小幅”雕刻展现出极为丰富的内容,涉及各种题材、纹样。中间方柱仅1.5米左右,就刻有20幅各式纹样,而额枋也被分成7个部分,分别雕刻戏剧人物(图5)。旺苍郝家河郝占奎墓碑(清道光二十三年)的立柱也是采用这样的区隔。三根立柱,每一根三面施雕刻,每一面四段,一共48幅人物故事雕刻(图6)。区隔,也有技术上的考虑,大幅的作品难度更大,更不好控制,但是更多的原因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即对丰富、多样性的追求,在墓碑上尽可能多的装饰、尽可能完整的故事和情节、尽可能丰富的图像以及尽可能多的雕刻手法等等,这不仅仅是主人喜欢,也是匠人乐于表现的。主人可以获得一种物有所值的平衡,同时也显示自己的财力和声望;而匠人则可以施展自己的高超的本领,以获取更多的报酬和更好的声誉。正如贡布里希所言:“任何一种工艺都证明了人类喜欢节奏、秩序和事物的复杂性。”[2]墓碑建筑装饰的区隔性正是实现秩序和复杂性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民间艺术对热闹、丰富、满密、完整的崇尚,当然与厚葬奢靡的传统相关,但是这种对满密、对丰富的追求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特殊文化心理。通过这种“密集”以占有更多的东西,以显示自己及其家族在财力、收入、人口、等等方面的发达,才是重要的动机。
二、墓碑立面空间装饰的层次性
墓碑一般厚度都不足1米,但这并不等于墓碑建筑装饰仅仅是某种平面的装饰结构。墓碑有亡堂、飞檐、甚至石雕斗拱等建筑结构,匠人通过这些结构,在墓碑立面上就形成了一种“深度空间”,使墓碑有了超越平面的空间层次性。
1.向内的空间层次向内的空间层次主要是由明间、亡堂等空间的造型和装饰体现出来。墓碑的明间是镶嵌墓主牌位(碑板)的空间,碑板阴刻墓志、墓主生平、家谱、修墓时间及匠师等信息,是墓碑最重要的内凹结构,在墓碑平面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内凹幽暗空间,为了加强层次性,可以设置明间外立柱或者增加多层门楣结构来实现。通江县张正芳墓(图7)(清宣统三年)的明间装饰结构就达到5层,还不算那些细小的装饰线形成的多层次空间感。使亡堂呈现由向幽暗的墓碑内部层层递进、延伸。这种向墓碑内部延伸的空间关系有时候还通过在明间的下端以阶梯或门槛的结构得到强化。如四川省巴中市庞明善夫妇墓(图8),也是从门楣开始,通过垂花柱和门楣的层次以增加明间的深度。而在明间和次间的底部,往往通过雕刻通向明间的“梯步”或者在民间外立柱并设置享堂或回廊等来增加空间感,使民间成为了一块向墓碑内部延伸的空间。亡堂,是墓碑建筑另一个重要的结构,主要是放置神主牌位或雕刻墓主真身像的位置,一般位于墓碑的上层,也是一个“内龛”。整个亡堂同明间一样,是一个合围的空间。最里面是祖先真容像或祖先牌位,外面是门柱和门廊形成的小型享堂空间。再外层是门柱,然后有外层的立像或者围栏板,事实上亡堂就是堂屋神龛的移植。而一般情况下,亡堂主要是放置牌位,而墓碑亡堂多是夫妇并作雕像。前有供桌,桌上摆满贡品。围绕供桌的是侍候祖先的子孙,他们在体量和尺度上明显小于真容像,这些人或抱着孩子,或端茶倒水、或打扇等,体现出对祖先的孝道以及儿孙满堂的冀望。从门柱到门楣到室内的帷幕,再到帷幕内部的牌位以及真容背后,从内到外形成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2.向外的空间层次向外的层次主要是通过增加外凸的建筑或雕刻的装饰构件来体现。如通江县张心孝家族墓,就是在墓碑建筑外增加抱厦和回廊,使墓碑外形形成一个外凸的复杂结构(图3)。而更主要的还是利用装饰构件本身的处理来增加墓碑的层次变化。郝占奎墓前牌楼背立面(图11)就体现了这种多层次性。当从侧面看去,外凸的凤凰牡丹盆花、立像、几个外凸的装饰龛增强了碑立面的空间层次,不仅仅是内容的题材的数量的增加,而且在立面上也有不同厚度层次变化。中国一直以来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死亡是去到阴间(另一个世界)生活。因此,墓碑建筑及其形成的空间与其说是为纪念死者而建造的,不如说是为灵魂的安居而修筑的。这种多层次空间的营构是为了更好地模拟一个“真实”的建筑空间。死者的灵魂可以从墓碑前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明间,出入于幽暗的地下世界。而墓碑建筑及其装饰的华丽和完美,不仅是子孙体现对先人的“孝道”,也同样寄托了现实中的人对理想居所的一种表达。这种多层次空间的表现以其更为丰富的图像及其内容、更多的装饰手法、技艺表现,让匠师和造墓人都得到了更多的心理满足,也让观者获得了审美感受。因为材质、技术工艺以及资金等原因,墓碑建筑可能比现实的建筑体量要小,郑岩教授把这种自汉代以来的仿木石质墓葬建筑手法称之为“置换”,他还认为:“在这种置换的过程中还运用了其他两种手法,即‘缩微’和‘简化’。”[3]但是其“原型的价值”却丝毫不减,因此,墓碑建筑的“空间”是必须要得到强化的。墓碑的多层次装饰结构,不仅仅体现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增添了视觉内容和技艺展示的空间,而且为了营造理想化的灵魂居所。但是,还应该注意川东、北地区的墓碑建筑除了“缩微”和“简化”,有就是对现实建筑的“平面化”处理,其主体是以木结构建筑的正立面,并把屋脊和屋檐等部分进行了压缩,并在水平方向或者呈八字方向上外展,形成一种平面展开的特殊建筑样式,这也符合“缩微”和“简化”的基本思路。
三、结论
明清以后,四川东、北地区的墓葬习俗从地下的“石室墓”的修筑变而为地上的仿木结构墓碑建筑,尽管一直延续着秦汉以来的“缩微”和“简化”的惯例,但是却又有明显“平面化”的趋势。从墓碑建筑的装饰结构上看,注重整体布局的对称性、表现内容的分隔性、立面空间的层次性。对于墓碑这一特殊的建筑而言,对称性是为了突出“中”;区隔性则是为了体现“多”,而立面上的层次性则加强了“深”。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对生者而言的祭拜之地的肃穆恭敬;对亡者而言,即“神主”的灵魂居所的幽微深邃。但这一切都是通过世俗的情感和艺术的手法进行诠释的,因此,墓碑建筑及其装饰是世俗观念的文化表达,也是世俗审美趣味的艺术形态。
作者:罗晓欢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