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林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特色林业是提升涵江城区居民幸福指数的需要城市建设中发展特色林业不但可以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这些都与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城市林业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湿度、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噪音、削弱城市的热岛效应。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以释放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精神压力,产生愉悦感。同时,良好的城市林业绿化建设,也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为城市增添景观。综上所述,城市林业绿化具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重功效,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1.2特色林业是涵江城市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环境资本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本。近年来,涵江区主动融入全市“跨越发展、领先跨越”建设大局,围绕“一核四翼、宜居宜游”的城市发展思路,大手笔规划,成片制开发,组团式建设,创新式管理,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涵江形象。聘请了国内外顶极机构描绘城市建设总蓝图,树立了“全区一城”理念,明确了将水乡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建设思路,确保城市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因此,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型滨水景观城区,将水乡绿色文化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重塑水乡名城的独特风貌。通过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涵江的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吸引外资,从而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
2特色林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近年来,涵江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以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积极融入港城建设,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江南水乡新城,大力推进“城在水间,绿在城中,山水相依,水城相融”的海峡西岸新兴城市建设。
2.1公园绿地通过建设完善涵江人民公园、白塘湖公园、高新科技公园及涵西水上乐园等公园项目,实施了“园林绿化美化”工程,改造建设了电影院广场、湖滨绿地及红旗闸、城隍庙等街心绿地;完成了城区宫下河、汽车西站、白塘湖、萩芦溪两岸和境内重点河道两岸绿化;推进国欢寺周边休闲文化广场、西河公园绿地、鉴前路延伸段临河景观带滨河公园绿地、新涵大街街头绿化景观工程、新涵大街北伸两侧绿化工程。至目前为止,全区拥有各类公园8座,3个城区精品公园,城区现有园林绿地494.64hm2,美化了城区环境。
2.2绿色通道近年来,完成环城路、北环城路、滨海大道、涵港大道和南环路五条城市主干道绿化12.3km,完善荔涵大道涵江段绿化提升、涵江高速路口迎宾大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实施福厦铁路涵江段、福泉高速公路涵江段“两高线”沿线道路两侧绿化带及挡墙披绿等建设。全市率先启动沈海高速公路涵江段绿化工程,被作为省级典型作经验交流。全区道路24条完成绿化73.22km,道路的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市绿化骨架已经形成。
2.3单位绿化广泛开展争创“省绿化红旗单位”、“绿化达标单位”、“花园式单位”活动,完成涵江华侨职业中专、涵江私立实验中学、莆田六中等15处立体绿化,共种植名贵树近2万株。涵江区人民政府、国欢镇人民政府、英博啤酒厂等13个公共设施绿化。现有省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军营1个,绿色校园6个,绿色社区1个,城市公园1处。其中莆田高新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完成5条道路绿化。其中莆田高新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完成5条道路绿化,种植榕树、樟树、巨尾桉2.2万株,新建生态竹林2000m2,新增厂区绿化面积11000m2,完成河渠绿化2.5km,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m2。白塘湖公园作为城市公园,其主湖和内河流域总面积600多亩。在水上观光浏览区、白塘湖公园区、山水观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生态园区共种植观赏性植物40多个品种2万多株。武警8713部队创建“绿色军营”,种植各类名贵树木和速生树种5000多株。
2.4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江口镇、白塘镇绿色乡镇建设;完成国欢镇都邠村、梧塘镇沁后村、秋芦镇梅洋村等19个绿色村庄建设,共种植各类苗木39.2万株;海星农民公园、石西农民公园、官庄农民公园、前面农民公园已初具规模,为人们劳作之余提供很好的休闲去处。先后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园林式乡镇,8个村庄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白沙镇坪盘村获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
2.5生物多样性工程建成瑞云山、夹漈山、尖山寨、望江山等省级森林公园4个,面积2984hm2;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830.9hm2;建立区级自然保护小区2个(不含黄龙林场),保护面积213.3hm2。
3存在的问题
3.1质量不高全区林业用地平均每亩蓄积量1.73m3,林分平均每亩蓄积量2.45m3。林相参差不齐,用材林各龄级结构不够合理,幼中龄多,近成熟林少,可伐资源少。林木树种单一,森林的防护和调节气候功能弱,景观美学价值不高。
3.2绿量不足城区现有的绿地、道路绿地还是以草坪、色块为主,尚未形成“绿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景观特色。如:涵江公园以白塘湖公园和人民公园为主,两公园绿地营造形式均为片林,树种构成、种植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层次感。
3.3贯通性差涵江区现有的绿地分布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特别是城区河流,主干公路沿线的绿廊未形成整体性,绿地斑块之间连接松散,从而使城区绿地之间,城区绿地与城郊山林、农田之间未形成一体。
3.4树种单一城市绿地建设功能单一现象严重,体现在线形绿地和点状绿地中。表现为行道树种类较单一,如涵江的大部分行道树种为盆架木、芒果树;绿化形式也比较单调,比如新涵大街的道路绿化,整条街道绿植太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景观,沿街没有引人注目的景观节点,防尘防污等功能不突出。点状绿地则更多考虑观赏、美化效果和部分游憩要求,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季相缺乏等问题,如白塘湖公园,清一色都是桃花和木棉,都是落叶树种,观赏季节短暂,而且容易引发病虫害等。
4对策与建议
涵江区城市森林建设应坚持以绿化为基础,以美化为手段,以生态功能为主体,以增加森林面积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经济规律、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到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适地适树,通过实施路、海、河、山绿化工程,廊、带、片、网相结合,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总目标。
4.1推进城乡绿化创建绿色家园绿色城市建设要注重建设片林,加大城市通道林带厚度,重点推进人民公园、西河公园、国欢寺和囊山休闲广场等四大公园建设。绿色村镇建设要侧重建设乡村绿色公园和“四旁”绿化,积极创建“绿色村镇”、“绿色开发区”、“绿色校园”、“绿色军营”。绿色通道建设要重点抓好沈海高速公路涵江段森林通道建设和新涵大街示范街绿化建设,以及324国道塔洋段,201、202省道,县道庄边至游洋、大洋至东张、梧塘至萩芦公路两侧绿化,打造“带、网、片”相连的“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绿色屏障建设要着重抓好沿路、沿溪(库)、沿海、环城一重山林分补植修复,特别要把水环污染整治拆除的山上猪场进行土地平整,恢复森林植被,调整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森林景观效果。人工造林更新方面(含生物防火林带和矿山植被恢复生产),要注重抓好零星荒山造林,确保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及时更新,扩大有林地面积,提高绿化水平。
4.2强化科学造林要按照“全面规划、注重实效、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山水园田统一规划,乔灌草、花果树一起上,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四绿”工程建设。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科学配置造林树种和密度。在造林更新上,要大力提倡不炼山造林,维护地力和生物多样性。在重点生态区位,通过采取间伐、补植、套种等人工措施,加快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促进形成树种多样、针阔混交、异龄复层的复合型林分。在城乡绿化上,要选择景观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名贵和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以丰富森林景观,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对于城区内河流,规划在河两岸各栽植10m宽的护岸林,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另外,对城区内部分乔木较少的绿地进行改造,增加乔木数量。新建开发区内要配套植绿,新建项目要求具备一定的绿地面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加强园林式乡镇(村庄)、花园式单位(住宅区)建设,积极引导居民进行庭院绿化,利用墙壁、屋顶等,开展立体绿化,增加绿量。
4.3大力培育和使用乡土树种在山区乡镇大力建设花圃、苗圃和组培基地,建立种苗基地,提供良种壮苗。推广乡土树种在道路绿化,公园美化,庭院绿化中的应用,在引进外来速生高效树种的同时,保证乡土树种的使用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增加树种品质,做好种苗培育,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和有关标准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城市森林建设的科技含量。
4.4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适度规范经营。积极引导林农在明晰林权,自主自愿和明确利益分配的基础上,采取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优化组合,建立新型的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林权流转平台建设,规范森林资源流转,提高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构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森林保护组织,制定乡(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水平和自律意识,确保资源安全。做好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拨款支持,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和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力度,破解林农贷款难的问题;拓展森林综合保险覆盖面,降低林农因灾损失。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林业管理,引导扶持林业社会中介机构发展,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作者:陈珊珊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