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荒漠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研讨范文

荒漠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研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荒漠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荒漠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研讨

一、适应地域环境的建筑形态

任何一种地域建筑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当地自然环境分不开的。敦煌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的气候特征直接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建筑形态及其构造方式。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历史条件下,民居是最能直接反映建筑与气候关系的。据考证,敦煌民居的原型来自集防御和居住于一体的古代“坞壁”,是一种构筑在村落外围、起屏蔽作用的土堡,也叫“庳城”。这种建筑最初是一种应对战乱的军事防御设施,后逐渐演化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墙壁既厚且高,开窗较少,封闭性强,不仅能够发挥御敌、防盗之功能,且能遮挡风沙与日晒,是在特殊社会条件下,人与自然环境共生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这种建筑型制在嘉峪关魏晋墓的画像砖上和莫高窟第257窟须摩提女故事画中都有生动体现。随着住宅形态的演进,敦煌曾出现过一种称为“堡子”的民居形态,规模较小的称为“庄子”,除沿用传统的高大坞墙外,又增添了完备的遮阳构件,使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对地域气候的适应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石窟寺堪称敦煌艺术的宝库,也是特殊地理环境造就的特殊建筑形态。为防止洞窟内壁画、雕塑受到风沙和阳光的损害,石窟寺均设有前室。在此基础之上,唐宋时期有的石窟寺前还筑有“飞阁”。如敦煌遗书《大唐陇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记》载:“敦煌之东南,有山曰三危。结积阴之气,成凝质之形,千崚嶒峰,磅礴万里。……凿为灵龛,上下云矗。构以飞阁,南北霞连。依然地居,杳出人境……”,而且建筑檐口起翘较小,挡沙、遮阳作用大于防雨作用。近代对一些石窟寺进行修复时,又在石窟前室前加建了较深的门洞。石窟寺外在建筑形式的不断变化和功能构件的增加足以说明其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此外,建造民居和修筑城墙及其附属防御工事等所用的建筑材料及与之相适应的构造方式,也深刻反映了对敦煌地理气候条件的主动适应。修筑墙体时,工匠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盛产的芦苇、红柳、沙石和土坯等分层夯筑,既坚固耐久,又经济实用,任凭风沙、日晒和寒冷,都不会影响其物理性能,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敦煌劳动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从而赋予建筑以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多元建筑文化的荟萃融合

在历史上,敦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诚如《敦煌县志》中所载:(敦煌)“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跌宕起伏的政治、军事情势也决定了敦煌中西交通重镇的历史地位,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自汉唐以来,丝路交通的兴衰变迁、民族分布和迁徙、与于阗、波斯等地的往来、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佛教的东渐等都对敦煌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多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融合与积淀,使敦煌地区形成了不同于内地的文化形态,集商贸、战争、宗教、农耕等多种文化于一炉,并在建筑上有所体现。由于建筑实物稀少,学界对敦煌建筑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石窟中的壁画,从中探讨敦煌建筑历史与文化的变迁。石窟建筑画是敦煌民间建筑汲取中华建筑文化营养之后在艺术上的形象,传达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感悟、体验、模拟和想象,多方面地揭示了敦煌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敦煌壁画中对建筑的描绘多出现在以故事画和经变画为题材的画面中,类型十分丰富,有佛寺、城垣、住宅、宫殿、塔、阙、监狱、坟墓、穹庐、帷帐、舞台、草庵、客栈、酒店、屠房、桥梁等形式,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全部建筑类型,而且细部作法和色彩装饰也异彩纷呈,在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了魏晋南北朝到中唐以前大约五百年中建筑历史资料严重匮乏的缺憾,证明了中原地区建筑文化在敦煌地区的荟萃、延续与传承。

此外,将敦煌建筑尤其是佛教建筑放置到整个东西方佛教文化的视野中,也能显示出敦煌佛教建筑自身的鲜明特色。佛教西来,必然要经过敦煌这一交通枢纽,从公元366年开凿石窟,历经隋唐一直持续到清代,共留下洞窟439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受印度佛窟形制的影响,早期敦煌石窟佛寺一般以印度阿旃陀等石窟为蓝本,加上对敦煌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应对,从而具有了很多不同于内地佛寺建筑的特点,对丰富中国传统佛寺建筑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敦煌石窟建筑深受中原地区建筑,尤其是庭院式建筑的影响,佛寺与宫殿、衙署、宅第相融合,衍生出纵深组合式院落布局。这标识着不同类型的佛寺建筑,在中国佛教建筑中并行不悖,在内容上统一,形式上互补,使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新的主题。

三、彰显风水的“择居”理念

“风水”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人居环境观,古称堪舆、阴阳、形法、地理、青囊、青乌等,是古人经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将自身生活融于自然庇护之下的产物,并逐渐形成一门学问,用以指导住宅、村镇及城市等人居环境建造,因而,风水也叫作“风水术”或“堪舆学”。因为“风水”关人之祸福吉凶,盛衰荣辱,故敦煌当地民众对此格外重视。如《宅经》开篇就明确指出:“寿命短长,一代盛衰,百年荣辱,占宅者,见刑(形)势气色,草变迁移,祸福交并,吉凶代谢。……就此种其最要者,惟有宅法是真秘术”。当地民众对此深信不疑,并将“风水”作为一种“择居”理念。

重视人和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这种“择居”理念的核心。正如《宅经》所描述的:“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带,若得如斯是俨雅,乃为上吉。”可见,宅地环境的选择必须考虑和处理好住宅与其周围诸环境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是要求土地、草木、泉水等诸环境要素皆备。身处这样的环境,居住者才可能安居乐业、子孙繁衍、生生不息。《说文》对:“宅”的解释是“所托居也”,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宅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场所,与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后来的《宅经》也延续了这种思想,同样强调“宅”对人的重要———“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唯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犹(有)善恶,大者大说,小者小论,犯即有祸,镇而祸止,亦犹药病之义也。故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盛,若不吉,即门族衰微”。对于宅来讲,主要是求其居安,只有居安才能家代昌盛,子孙繁衍,所以宅是人之本。

《宅经》又引《子夏》云:“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可见,宅和人之间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居环境的选择必须考虑到采光、防潮、保温、隔热和防风沙等因素。这在《诸杂推五姓阴阳等宅图经》中就有明确规定。

(1)住宅必须向阳。“阳宅福在南,德在西”。“南行东入门为阳宅”。“南入门为阳宅。”敦煌地处北半球地区,住宅方位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坐北朝南的格局,以保证室内干燥,光照充足,冬天温暖,夏天凉爽,对人的健康无疑也是极为有益的。

(2)住宅必须居高。“凡宅北高南下,名曰韩地,一名地藏之地,居之长富,食口五十人。其地东有流水,即名齐地,居之五年小富,十二年大富,生贵子。如南有流水,名曰魏地,居之富,宜子孙、六畜,食口七十人,生贵子”。“凡地形平正,中央小高,有横西流一水者,居之绝世”。“凡安宅前下后高,有水东南流,居之富贵,宜子孙”以上三条都特别强调住宅要建于高处,并且有水向南、东南方流,唯有这样,才能旱涝保收,年年丰收,才能“居之长富、宜子孙”。同时,将住宅建于高处,一方面可以防止住宅基址受潮损坏、致使房屋倒塌;另一方面还是基于对居住者身体健康的考虑,空气新鲜,光照充足。

(3)住宅必须保温、隔热和防风沙。敦煌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冬季寒冷,夏季燥热,常年风沙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在进行住宅环境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住宅的保温、隔热和防风沙等方面的因素。《诸杂推五姓阴阳等宅图经》云:“四方高,中央下,名为周地,一名地藏之地,居之富贵”。“凡四方高,中央下并有水洼,地唯边不出,名曰宫地,居之宜子孙,富贵”。可见,居住环境的选择特别强调地的封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保温、隔热和防风沙的作用,且用“居之富贵”、“宜子孙”等“吉利”之象加以引导,使民众乐意接受。

四、对当地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地域建筑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致使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形态和城市风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敦煌自然也不能例外。回顾敦煌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发展及其取得的显著成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对当代建筑具有创新意义的启示。

1.立足地域实际的设计定位建筑传统是前人营造智慧的结晶,经受过历史的检验,理应受到重视。对今人而言,学习古人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顺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可以使现代城市建设与传统结合,延续城市文脉。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不但节省成本,还能有效提升现代建筑的绿色程度。

2.汲取传统智慧,彰显地域特色虽然传统建筑的材质与形式已经过时,但负载其上的历史和文化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财富,可以穿越时空,理应发扬和传承。作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者和设计师,可以从敦煌地区传统建筑中提取智慧,指导现代城市建筑,创造具有地区和时代特征的新敦煌,使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3.以风水理念构建和谐环境作为中国古人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风水已经成为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深入研究其合理内涵,挖掘精华,将其作为敦煌地区人居环境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念,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建筑。通过对敦煌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梳理和探讨,发掘该地区传统营造规律,我们发现,敦煌地区的传统建筑,不仅深受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还与历史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深入研究和挖掘敦煌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有助于这一地区在现代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该地区建设中倡导“与地域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有助于延续地域建筑文脉,从而为社会主义“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作者:许文芳单位:吉林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