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创意探索范文

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创意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创意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创意探索

1高层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策略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空间的维度和时间计算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变,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当然,也影响了反映这些方式的建筑。当此状态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主题和文化理念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场所与环境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兼容性。二是,注重信息空间意义的表达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动态性。三是,注重形态文化创新以体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开放性。四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层建筑生态特质文化构建。五是,解构主义主导的后现代高层建筑话语。六是,现代高层建筑文化观念的有机重构。

(1)形态文化:形式语言创新策略。建筑形态代表建筑的艺术价值,在塑造高层建筑主体视觉形态时,应遵循整体性、简洁性和易识别性三原则。如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图1),由一低一高的两片单弧围合圆形的大厅组成,具有市政建筑的象征和隐喻意义。亨利•考伯创作的西班牙伊斯巴修大厦(图2)也显示了形式的理性之美。

(2)新技术文化和美学新价值:技术与美学策略。在当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使得各学科不断相互渗透、交融,处于信息时代的高层建筑美学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频繁、更加显著地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聚合的建筑“技术——文化”系统内各体系自身都具备完整的结构、层次和功能,并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图3)。由各体系间相互关联所构成的大系统具有整体意义,这种意义用以表达建筑特征和属性,由此形成多元、综合而又完整的建筑表意系统。建筑技术的本质在于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合乎规律与目的的统一,是人的自身力量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的感性的对象化。高层建筑在表达力学逻辑、科技理性和经济性的时候,也表现了结构艺术美。结构科学的美感来源于结构形式和受力特征及其材料的配置之美,结构形象的表现力来源于力学逻辑的清晰和形式的创新,如德国慕尼黑22层的BMW公司办公大楼;法国的Jakob+Macfarlane,DominiqueJakob设计小组提供的台北艺术表演中心国际竞赛数字化设计方案(图4)。

(3)地域文化:整体地区(场所)策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层建筑形式与风格日益多元化,同时也意识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所在,出现了众多较好结合地域文化特征的高层建筑。这种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地区生活习性以及地方风俗和信仰等)的趋势融合了现代建筑的诸多优点,同时又很好地延续和继承了文脉和传统。如,北京工商银行新楼(图5)由一座“凹”字形楼房和其内含的一座弧形楼组成,配楼与主楼合围成大圆环。“天圆地方”的母题既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色,又隐喻了中国古钱币的造型和传统的金融文化,从而超越了传统符号的简单模仿,在建筑形式和空间中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4)生态文化:基于环境的策略。人类所需要的并不是一股脑地抛弃先进技术,而需要一个根据生态原则筛选的技术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新的和谐做出贡献。迄今为止,只是局限于废弃物的处理和能源生产方面,但是,由于费用的逐渐降低,可以预见到信息技术也将包括进来。尤其是在生态项目的应用方面,这种技术对信息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鼓励了非集中化的决策。如,马来西亚HITECHANGA广播大楼为抵御热带强烈的阳光而采用可动“面罩”与开敞庭院相结合的设计,表现了特殊环境下的独特的生态建筑形态文化(图6)。再如“,未来系统”在创作“绿鸟”(图7)时希望以此来尝试改变摩天楼的节能效率低的缺点,探索通过在城市中心建设摩天楼来解决当代城市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5)摩天楼的新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规模化策略。以规模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特色、创新的高层建筑创意策略也是导致目前乃至将来高层建筑竖向高度摩天化、水平群体城市化倾向的主要因素。如,西班牙建筑师哈韦尔•皮奥斯(JavierPioz)和罗莎•塞尔维拉(RosaCervera)设计的摩天城(仿生)超群大厦是一个科学革新项目。

2结语

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清醒地认识建筑的文化本质,以广义建筑学的视角,综合分析城市、园林、建筑系统蕴含的建筑术、建筑艺术,提高总体把握、鉴赏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自觉性和科学自觉性;需要总结生动传神的民族性地域性建筑语汇和符号,传承渊源深厚的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合于天、情境交融、因地制宜、因材适用、巧于因借等建筑意匠和营造技艺,珍视我国传统经典建筑蕴藏的生存智慧、生态策略、审美情趣、环境伦理、哲思意蕴,把握中国建筑文化的民族根、地域魂,增强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力和精神回归的自觉性;需要放眼世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辨析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吸纳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借鉴西方经典建筑包括古典复兴、经典现代、后现代各种流派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变化的驱动力量,抽象出生动的建筑理论、科学的设计构思和精湛的设计手法,追寻建筑技术的时代进步、审美追求的时代演变,提高吸取精华、取长补短、加速乡土建筑现代化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回顾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勤奋探索和历史实践,认真总结建筑市场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以利坚定信心,继往开来,谱写现代性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城乡建设神韵华章。

作者:葛琳单位:安徽省淮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