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外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解析范文

国外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解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外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解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外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解析

1中韩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分析比较

1.1韩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

韩国的传统文化受唐朝文化影响深远,从文字、绘画到建筑艺术等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在其中。韩国传统建筑在围合式院落的空间营造、建筑物本身的梁架构造系统以及建筑群体的轴线关系的强调等方面都或多或少与邻国有着许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韩国的民族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建筑包括其他相关的文化领域也向来坚守着自己特有的、充满个性的艺术风格和意向。因此,韩国现行的艺术,既缺少像日本艺术那样有着娴熟的装饰理念与精确要求,也不像中国传统艺术那样的恢弘和绚丽,这其中也包含了在建筑艺术的领域范畴。此外,韩国的文化系统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还受到中国民间的风水学说、阴阳五行、儒道佛的启发与复杂影响,这些影响甚至会深入到韩国人对于空间及环境氛围的营造当中,这与韩国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密不可分的。

在韩国,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皇室建筑,或是寺院及其他社会设施等,韩国人在选择基址的时候将自然环境更多的考虑进去。建房都讲究山水环绕,这样才能达到建房的要求。韩国传统建筑不太倾向于在前期规模上或是后期装饰上的过度浪费,力求简朴淡雅。在韩国建筑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自然环境。韩国古时的建筑师主张顺应自然,决不做逆反自然环境的任何尝试,力求顺从自然环境去建造房舍。这也许就是建筑师们或者韩国民族的不同寻常之处了。在韩国,浑厚且自信的宫殿建筑庄严地耸立于广阔土地上(如图1韩国景福宫一景),幽静的寺庙隐退于山林与溪流中,朴实的乡间民居谦和地融于原野上(如图2韩国水源民俗村民居)。从他们的传统建筑分析而知,韩国人空间概念中的追求简朴、淡雅、与自然相和谐的精神,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崇,甚至是亲近艺术的取向和表达力量的强大,处处都在韩国传统建筑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1.2中国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群位于古徽州地区的黟县、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徽派建筑,传承中华正统的文化,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主要包括民宅、祠堂、牌坊、庙宇、书院,还有桥、亭、廊、阁、台、榭等单体形态,以及由之组群的村落和城镇。明清时期,大部分徽州人外出闯荡到而后的经商富裕归来,并形成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徽商。这些徽商经济实力雄厚,并且大多在儿时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因此也称儒商。他们资金丰裕后回到家乡,开始大幅度的建造房屋,不论是为了享受还是为了光宗耀祖,他们都不惜巨资来建造屋舍,且力求建筑物恢弘气派、样式新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后来的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以民居、祠堂、村落、牌坊等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独有的风格。漫步徽州古村落,当时富甲一方的徽商的影子似乎还能依稀可见,白墙灰瓦,飞檐翘脊,高耸的马头墙,青砖石桥,还有那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等。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那个年代,让人流连忘返。中华正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徽州。“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顺从自然的哲学思想、崇尚和谐的理想境界、趋吉避凶的基本原则在徽派建筑群中完美体现。可以说,当时盛极一时的徽商将他们自身的文化底蕴、情感素养和价值观念等都在建筑物的形式、风格、规划中完美地体现出来了,此外也体现出了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深远的文化寓意(如图3皖南徽派建筑群)。

2中国徽派建筑与韩国传统建筑形态的分析比较

2.1从居住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分析比较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向来重视风水地理环境思想,徽州建筑更是将风水地理环境运用得淋漓尽致。风水学实际是一种选择和利用自然环境并使之来构建理想居住环境的理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营造是其核心内容,涉及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和城镇等多方面。风水对于居住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基址的选择,讲究聚气、不耗散、不冲破、不泄露,追求环境的封闭、完整和均衡,寻求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环境;对非理想居住环境的营造,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形成一套系统的补救之法,以满足趋吉避凶的需求。徽州村落在选址上遵循朱子理学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推崇风水之学,朱子理学风水对徽州人影响甚大,几乎每个村都盛行占卜。按照风水学的理论,最为理想的村落环境应该是被称为“枕山、环水、面屏”的这种模式。即面朝朝山,后靠龙山,龟蛇山或狮象山把守水口,河流溪水犹如金带环抱。同时徽州人受内聚、封闭的儒家文化意识影响甚深,所以在房屋建造上也在尽力符合这一这种理想化的村落环境,呈现出一种模式回构现象。山峦由远及近构成环绕空间,村落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临界处狭窄,利于村落保护,对外具有较好的防御性。这样的格局在半封闭与封闭的村落环境中,利用流动的河流溪水、富裕的山林资源及围合起来的平原,既可以保证村民采薪取水,田野耕作、生产生活需要,又为村民创造浓郁的田园生活环境[5]。韩国传统民居建筑在总体布局和空间构成上的非对称性布局则更加体现了顺应自然这一要素,其传统住宅的理想构造为:庭院内有水池,池中种植莲花,有木亭可供主人小憩,院内自然气息浓厚。此外,在宅院的后部建造家族用来祭祀祖先的祠堂,与大自然相互协调的环境呈现淡雅而幽静的氛围。住宅内部的空间尽量以简朴为主,不太强调多变化及蜿蜒曲回,尺度变化较小。施工上也努力显现自然美,其外观简朴,多给人淡雅、谦虚之味。

2.2从居住建筑空间分析比较

中韩传统建筑属于同一体系,都以“间”作为空间的基本单元。韩国传统居住建筑在空间的构成方面,更加重视内部空间的连贯性和渗透性,导致空间内部与外部的区分的模糊性。而中国徽派建筑乃至中华居住建筑则更重视建筑的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只是作为室内活动空间的一个附属空间,将内部空间进行一定的延伸。徽派建筑的民居住宅布局是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中部为天井,构成一座以天井为中心的三间两过厢组合长方形平面双楼层的内向小型三或四合院。徽派的四合院基本都是楼房形式,如果只有一层的话也会将底部用木底板架设来方便通风和除湿。不同时期的徽派建筑有着不同的居住分布,如:(1)明朝时期,人们的主要活动集中在楼上,所以楼下与楼上的高度比例为1∶2。(2)清朝时期,由于受到北方合院的一些影响,将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到了一层,因此层高比例变为2:1,但是徽州人还保留了原有的巢居形式,将厅堂完全开敞和天井相连,这样有利于更好的通风(如图4徽派民居内部的楼房形式)。韩国传统住宅根据住房的位置和布置,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单排型房,是由里间、外间、厨房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向外开的门,各房之间还有相互连接的小门,里间和外间的正面是前廊。里间和外间的屋地为一方形火炕,中间用拉门或间壁隔开,如为间壁则有小拉门可以出入。

单排房前院有篱笆院墙,正面有大门,院的一侧有小棚子或是小仓房。(2)双排型房,由正房和门房组成,正房在后,门房在前,中间两侧以篱笆连接,构成庭院。正房由外间、里间、前廊和厨房组成,门房中间有门洞,右侧有客房,左侧也为客房或畜舍。(3)直角型房,由厢房和正房连接而成直角形。厢房和正房连接处有一宽敞的厨房。全部布局为正房、里间、外间、厨房和前廊组成。厢房分上客房、下客房和小走廊。每个房间也都有向外开的门,相邻房间也有小门(拉门)相通。以篱笆围成庭院,门洞多在正面,也有侧开的。(4)四合型房,或称井字房。由上厢房、直角房和门房构成。厢房有两间库房,门房有两个简易房间和厨房,还有门洞和畜舍(如图5韩国传统民居布置图。

2.3从居住建筑结构上分析比较

韩国传统建筑不论在建造材料还是结构形式方面都曾深受中国的影响,属木构架形成的结构体系,木结构形式土草房全部使用原木,圆形柱占86%,其余为方柱.墙体为土墙。由于木作结构的局限性,内部空间比较狭小,不可能满足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要求。所以只能利用建筑围合而成的宽敞的外部空间,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使外部空间成为了建筑的主题(如图6韩国水源民俗村民居内景)。中国古代建筑中除大量的木结构体系外,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徽派建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砖石与木制相结合的建筑。房屋四周以砖砌高墙围合,坡面屋顶用鳞片型小青瓦覆盖,马头型的山墙从屋顶面的两侧筑起一直高过屋脊,屋脊则用板瓦筑起脊筋和盘龙,覆盖蝴蝶瓦用以防止雨水冲刷墙头。内部为大量木结构形式,庭院地面以石材铺垫,修筑花圃,整个居住建筑呈现了砖石与木制结构的完美融合(如图7徽派建筑民居院落内景)。除此之外,还有木结构形式的祠堂、石制的古牌坊、石桥等穿插在整个建筑群中,再加上徽州古民居的白墙青瓦,在青山绿水间,将整个徽州建筑群的韵律美衬托得淋漓尽致。究变化多样,力求使造型显现出设计原理的本意,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韩国传统建筑外观的造型美。与中国的建筑相比,韩国建筑更多了一丝中庸之美。在韩国人看来,房屋内的装饰不易铺张浪费、太过繁琐,所有陈列摆设都应简洁朴实,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出主人的品味。在韩国古时,那些具有修养和气节的君子为了体现自身的品格,在他的房间装饰上往往只挂一小幅水墨山水画,摆设几件陶瓷器皿,略有几件设计简单的木制家具就够了。此外,限于韩国严格的等级制度,韩国一般的民居也不允许在房屋建造上有过大的规模,在细节上也不能够太过张扬、繁琐,装饰彩绘不易过多(如图8韩国传统民居建筑室内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则更注重宏伟、大气。徽派建筑内部布局讲究严谨,厅堂内物品摆设均为左右对称,房梁、窗户、门栏、柱子等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雕刻,有八仙过海、百子图、渔樵耕读等千变万化的图案,每个木雕、石雕、砖雕图案都有着自己的寓意。徽派建筑的庭院为天井式,下雨时将雨水聚于庭院内,流入庭院中的井中,有着聚财的寓意。置身其中,感觉到当时徽商盛行,富甲一方,气派恢宏(如图9徽派民居建筑内部装饰)。

3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韩传统建筑形态的差异性及相似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两者的共通性是均在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十分重视。都在为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而不断努力完善中。差异性是在两者居住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上来看,中国属于大陆性,而韩国属于半岛性;在建筑的色彩上来看,中国徽派建筑的黑白灰表现出了一种清远高雅性,而韩国建筑的色彩则表现为清晰的古朴淡雅性;从建筑的外观上看,中国徽派建筑更注重建筑的严肃庄重性,相反韩国则更注重建筑的自然流畅性,各有各的特色。由此发现,对于中韩建筑文化及形态的似性和差异性的比较分析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的去掌握和分析中国和韩国居住建筑文化的特质,从而为当今世界乃至未来研究中韩传统居住建筑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作者:吴彦博何平朱楠楠单位: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