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概念设计概述
概念设计的设计步骤主要分为分析、综合以及评估这三个部分,其中分析是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了解,而在分析阶段进行分析的数据并不是完整的,是带有模糊性质的数据。综合过程则是解决在分析阶段出现的问题,在这一阶段,设计师要充分运用自己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等,将自己的设计绘制到图纸上,形成设计初稿。最后评估部分是对设计方案进行判断和选择比较的阶段,在上一阶段设计师会设计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而在评估阶段就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选择和修改,直到选择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设计工作人员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时,可以借助功能模型的方式并运用数据统计计算的手段来辅助进行评估工作,以帮助设计人员选出既具有技术同时具有经济性的设计方案。现代建筑设计的概念设计图一般都是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来的,如图1所示,就是某博物馆的整体外观概念设计图。另外,很多人会将结构设计和概念设计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较大差别,具体的差别我们可以从表1中得出,具体的差别方面主要在个人经验、设计过程、知识要求、设计成果、工作内容等。从这几个方面都能看出两者的具体差别,而从这也能反映出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提醒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只专注于结构设计,还要重视概念设计,加强自己自身进行概念设计的能力。
2概念设计的应用
2.1合理选择建设场地
选择建设场地是建筑工程的开始,也是设计的初始,对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起着决定性和基础性作用。在选择建筑场地时,设计师一般要考虑的问题有:防护距离、建筑退界、日照间距等,这些都需要设计师在选择时考虑到,并且在选择建筑场地时一定要考虑抗震因素,不能选择在危险地段进行建筑的建设,对场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证选择的建筑场地科学、合理。
2.2根据实际选择建筑的基础
在选择完建筑场地后,就要根据所选择的建筑场地的地质、地形特点来选择建筑的基础,同时在选择基础时,设计师还要结合自己所想要设计的建筑结构形式来共同决定建筑基础类型。常见的建筑基础有:筏形基础、箱型基础、桩基础等,其中若建筑场地的土质松软且属于负载较大的结构类型,则一般选择桩基础作为建筑基础。桩基础能够将建筑荷载从上部结构中传导到下部比较坚实的结构层中,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而箱型基础的刚度良好,建筑荷载在从上部传到下部过程中是均匀分布的,这样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因而目前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的设计当中。
2.3选择建筑的主体结构
设计师在选择建筑的主体结构时要以对称、合理作为筛选原则,合理的主体结构能够降低建筑的扭转力,使建筑的非结构构件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工作状态下,并能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而对称的建筑结构则能够抵抗侧力对建筑的影响,因此对称结构也一般是抗侧力结构对称,如剪力墙结构就是对称结构。另外,建筑结构对称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通过平面工程进行布置,才能实现建筑结构内的对称。其实现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确定建筑结构质心、测量平面的形心距离以及调整建筑结构的侧心,通过这三种方法,使建筑的质心、形心、侧心尽可能地靠近,从而实现建筑结构的对称。
2.4选择建筑结构刚度
建筑结构的刚度选择合理能够使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加长,减轻在发生地震时震害对建筑的影响,并且合理的刚度还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节约资源,降低建筑结构对建筑空间的占用,使建筑平面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的建筑设计才能算是合理的设计。
①概念设计能够弥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机理论和设计理论相互矛盾的不足,例如在对混凝土结构的内力进行计算时,其计算方法是在弹性理论这一理论基础上进行计算的,但对截面极限状态的设计却是在塑性理论上进行计算的,这就使得两者计算出来的结果矛盾,造成建筑设计的结构受力出现问题,而概念设计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保证了设计结果与实际建筑结构之间的一致性。②概念设计体现了建筑设计创新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依赖于设计手册和计算机程序,而忽视了建筑设计本身的创新性,而概念设计的应用能够体现出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上独特的自我意识,将设计师自身的创新想法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不断设计出兼具合理性和创新性的建筑设计。③概念设计能够提高建筑设计师自身的设计计能力。通过概念设计的锻炼,能够让建筑设计师充分调动自身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并结合建筑设计实际,不断寻求新的合理的建筑设计,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重视相关结构的概念设计,而不是仅仅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设计,充分利用自身的设计经验和实践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专业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概念设计的水平,从而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品质。
本文作者:杜晓明、陈亮单位:浙江省舟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