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钢筋保护层厚度探讨范文

钢筋保护层厚度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钢筋保护层厚度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钢筋保护层厚度探讨

《建材技术与应用杂志》2014年第四期

1钢筋保护层厚度存在偏差的危害

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其抗拉强度很低。但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可以发挥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如果保护层过薄,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二是容易使钢筋发生锈蚀,影响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三是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讲,高温作用下可使构件迅速破坏。如果保护层过厚,同样会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一是构件表面容易出现较大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削弱了构件的承载能力;二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按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管控,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2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控制

按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7mm;对板类构件+8mm,-5mm。为了满足规范允许偏差的要求,应进行以下控制:一是要确保钢筋安装成型尺寸准确;二是要把垫块垫好,保证其尺寸准确,强度符合要求,垫块的绑线要绑牢,防止松脱,垫块数量要满足要求;三是对双层钢筋网的间距要进行控制,要有架力筋和固定措施,防止上层钢筋下沉;四是施工时要搭设作脚手,不得直接在钢筋网上踏压;五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对模板及钢筋严格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只有把各个环节都控制好,才能保证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在规范的允许范围之内,为结构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3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测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检测操作步骤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应≯1mm[1]。

3.1检验批次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于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1]。

3.2现场检验目前,常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主要有3种:国产钢筋检测仪、进口钢筋检测仪和结构探测雷达仪。这3种仪器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钢筋检测,即利用信号发射装置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电磁场,激发混凝土内钢筋产生感生电流。钢筋内的感生电流又激发出二次交变电磁场,被接收装置接收和识别,根据接收的二次交变电磁场的强弱,确定钢筋的深度,即保护层的厚度。利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进行非破损检验,应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现场检验时,同一位置重复检测两次,读取两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当检测值相差>1mm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应查找原因并在该处重新进行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验证。直接钻孔和剔凿检测属于局部破损检测的方法。但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探测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应≯0.1mm。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扣除[2]。

3.3结果评定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在80%~9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即对梁类构件最大允许偏差+15mm,-10.5mm;对板类构件最大允许偏差+12mm,-7.5mm[1]。

4结语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是结构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缺少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的工程不能进行验收。但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属于隐蔽工程,一般情况下保护层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被发现,工程结束后补救也很困难。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认为只要不露钢筋就行,正是由于这种模糊的认识给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只有认识到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防微杜渐,才能使施工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王洪霞许学健单位:天津开发区建设工程试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