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钢结构无损检测控制措施范文

钢结构无损检测控制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钢结构无损检测控制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钢结构无损检测控制措施

1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1.1提高超声探伤检测可靠度的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超声波检测,但目前不同行业间的行业标准尚未完善。虽然部分标准提到了超声波会对缺陷产生影响,可是未注意到评定缺陷的信号参数和不同的信号参数对构件的损害。现场检测人员往往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并不能对构件的缺陷进行准确的把握,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准确。由于耦合剂以及焊件表面污垢的存在,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在管径较小的焊口和薄板焊缝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经验较为丰富的检测人员由于从业时间较长,出现漏检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出现漏检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表面、近表面缺陷检出率:

(1)消除焊缝余高。相关规范对检测前焊缝余高的磨平程度提出了要求,检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余高磨平,不仅方便检测同时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消除焊缝余高不仅有利于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而且有利于提高检测质量,减少漏检的发生。验收时,还需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焊缝表面产生的轮廓反射波,焊缝表面产生的轮廓反射波尽量小于该处的测长线,不能超过定量线,否则很可能影响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出。

(2)焊缝现场探伤。通常焊缝检测时是不进行表面余高磨平的。除非遇到检测某些难以判断的缺陷,需要将焊缝表面余高磨平,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检测效果。需注意的是,单面焊管道焊缝等难以磨平焊缝根部时,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焊缝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漏检:①调节仪器灵敏度:探伤灵敏度太大会使脉冲增宽,焊缝轮廓反射波加强,最终导致表面、近表面缺陷检出困难。②波形识别培训:在焊缝验收时需要了解焊缝轮廓反射波的波形和位置等情况。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时需要引起注意:反射波的波形异常、游动范围异常变动、波幅最高位置发生偏移。可以消除局部焊缝余高的方式来解决。③探头的选择:高分辨的探头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检出,增加探头折射角度能够减小对接焊缝轮廓中的反射波,双晶探头可以提高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出率。

1.2提高磁粉检测可靠性的控制措施

(1)选择合理的探伤器材和检测工艺。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探伤器材和检测工艺是保证无损检测高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针对被检测的构件的特点进行选择,这样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选择合理的灵敏度试片。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通过选用合适的灵敏试片,可以保证构件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控制制度。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对检测的质量和工作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4)人员的管理。无损检测人员责任心的大小与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加强磁粉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磁粉检测人员的责任心是提高无损检测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1.3射线检测工艺方法的监督检查

(1)抽查检测专用工艺卡。监检员应该重点抽查构件的检测比例、射线检测的检测方法等级、检测质量合格等级,以及检测要求的要点和应该选用的辅助设施。抽查射线工艺卡时,应重点检查是否由相应级别的人员完成填写、审核、编制等工作。同时应该注意实际检测时是否能按照工艺卡的要求进行。

(2)射线透照几何方式的选定。不同的几何透照方式对应不同的影像质量,所得到的影响质量也存在差别。实际检测中,选择射线透照方式要基于构件的特点、构件缺陷的特点以及透照灵敏度等因素来考虑。应尽量选择单壁透照的方式,如果单壁透照的方式不能选用的时候才可以选用双壁透照的方式。

(3)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射线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射线拍片的操作质量、暗室处理质量以及底片评定质量三部分进行质量控制。进行射线拍片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暗室处理时,应把握显影、定影以及烘干的温度和时间,同时注意红灯安全亮度和干湿区的布局。底片评定质量时应注意是否由相关持证人员进行,首先注意评片室是否满足环境的要求;其次检查底片质量,主要包括:像质指数的灵敏度,检查标识是否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检查是否有非缺陷影像,“B”铅字标记是否符合要求,搭接标记是否存在漏检区。在进行完初评后,底片应由另一指定人员进行复评。在复评时取得的结论与初评结论不一致时,复评人应该和初评人协商或者复拍片的方式进行验收,得出最终结论,复评人需要签字确认。

1.4渗透检测的工艺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对表面进行预处理。被检构件表面的粗糙度和污染程度对渗透检测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进行渗透检测前应该熟悉被检测焊缝的焊接工艺以及焊接环境,预判可能出现缺陷的性质和大小,针对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重点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对构件表面进行预处理时,不能堵塞表面的开口,更不能损伤构件的表面。在进行渗透检测时,一般采用砂轮机打磨焊缝及焊缝两侧各25mm,再用清洗剂清洗构件表面并干燥。进行构件打磨时,砂轮会使构件的表面层发生局部变形,打磨过程产生的金属细屑也可能会堵塞缺陷的开口,降低检测效果严重时可能造成漏检。这时应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清理。例如在清理时,可以通过敲打等方式除去较厚的锈蚀物,再进行酸洗或碱洗,但酸和碱会对构件产生腐蚀,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酸碱的浓度,减小对构件的影响。最后需要对构件进行干燥,除去缺陷内的液体。

(2)渗透。当被检构件的表面干燥后,一般采用喷灌的方式喷涂渗透剂,渗透剂需要将被检部位全部湿润并覆盖。渗透的时间要综合考虑渗透剂种类、被检构件的材质、缺陷性质以及细微程度,一般要求常温下不少于10分钟,如果有所怀疑可相应延长。被检构件表面粗糙应延长渗透时间。

(3)清洗。清洗过程中首先要用吸湿性较好的软纸进行擦拭,尽量减少残留的渗透剂;其次,含有清洗剂的纸要沿着统一的方向擦拭,擦完后的纸切不可重复使用;最后,用干净的纸擦拭表面,直至表面干燥。切忌用清洗剂直接喷在构件表面,这容易使渗透剂被稀释,造成回渗过清洗形成漏检。

(4)显像。显像剂使用前要摇匀,喷涂的厚度会较大程度对检测细小缺陷的灵敏程度产生影响,因此,显像剂能够将底色覆盖即可。检测细小裂缝时,渗入的渗透液本来就较少,回渗的渗透液比渗入的渗透液更少,如果显像剂过厚容易掩盖裂缝造成漏检。同时要注意把握显像的时间,显像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影响检测的质量。

2结语

本文对常规的四种无损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无损检测技术得到应用,但是始终无法找到一种技术能够取代所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因此对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对常规的无损检测技术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该问题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作者:王吉徐单位:兴化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