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引领发展会上市长讲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和市委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分解和落实市委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创新的举措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抢抓城乡一体化推进机遇,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跨越态势初步显现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同比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2亿元,增长3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1亿元,增长1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7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6563元,增长13.7%。各项经济指标都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一些指标的增幅继续保持在苏南的领先位次。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实现销售1648亿元,增长34.5%,占全部工业总量的84.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3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明确了新兴产业“5+X”的发展定位,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11.3亿元,增长98.2%;实现销售490亿元,增长52.8%。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236.7亿元,增长37.5%。软件业收入增长59%,旅游收入增长31%,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增长376%,物流业营业收入增长31.5%;文化产业完成投资20.9亿元,增长99.6%,一批宣传的影视作品产生广泛影响。金融信贷稳步增长,6月末新增贷款193.6亿元,成立1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村镇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券”授信总投放达4.67亿元,43家企业受益。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6.2万亩、设施农业4.8万亩、高效渔业2.6万亩;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208家、入社农户3.2万户。
要素集聚实现新突破。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列入十大省级科技创新型园区,软件园等四个园区入选首批省科技产业园,特种船舶及配套设备产业化基地通过国家级评审。全市新建孵化面积62万平方米,是去年的2.5倍。引进7家研发机构、检测中心和高校院所分支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2%。“331”计划第二批55个人才(团队)通过综合评审,其中海归或有海外科研经历的博士42人。攀钢集团等一批央企投资。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增长31.1%。进出口总额38.6亿美元,增长43.6%。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完成城建投资96亿元、交通投资66亿元,完成拆迁超过3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65.5万平方米。南徐新城和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加速推进。沪宁高铁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开通运营,沿线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获得省里表彰。“三山”改造和金山湖景观工程基本完成。全社会生态建设投入35亿元,21个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考核。11个新市镇建设的规划方案基本确定,界牌镇的全镇一体化发展、新区的“万顷良田”试点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全市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点54个、建成面积176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上半年新发展私营企业9290户、个体工商户39705户,新增私个注册资本558亿元,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私个注册资本累计超过1200亿元,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1000亿元的目标。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8%。市区在建安置房348.5万平方米,已安置48.8万平方米、3870户。顺利完成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残疾人保障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审计、法制、外事、侨务、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稳定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工作扎实推进。
二、创新时代正在到来
下半年宏观形势日趋明晰,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一个创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并呈现出鲜明特征。我市如何积极应对,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现在,自主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助推转型升级,已成为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的共识和主要任务。而我市企业总体上创新能力不强,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多,上半年全市新兴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到20%,特别是部分辖市区新兴产业起步迟缓,没能做到“同步起跑”,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
先进地区的领先态势和后发地区的崛起势头非常强劲,“马太效应”、“梯度效应”都呈现加剧趋势。这种趋势给综合竞争力偏弱的形成了挤压和冲击。发展的时空背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和南京两大都市圈加速推进,沪宁高铁的开通是一把“双刃剑”,给沿线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但目前更多的是虹吸效应,各种优质要素将加速向中心城市转移,我们必须以新举措应对新变化,避免被边缘化的危险。
的发展,一直为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和人才支撑不够等难题所困扰,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大力推动创新。下半年,伴随着金融政策变化、房地产宏观调控继续、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生产要素供应矛盾将更加突出。组织经济工作的难度、传统产业盈利的难度和保持投资高位增长的难度都将明显加大。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锐意创新、大胆突破。
三、全面集聚创新力量
面对扑面而来的创新时代,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的部署,我们认为: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充满活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强化创新意识、全力集聚创新要素、全速提升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城市跨越。
下半年,要在确保完成人代会各项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奋斗目标:GDP增长1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在确保135亿元的基础上冲刺140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0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4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以上;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高水平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年要确保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开展创建的各项工作,2015年,与苏南其他城市一道,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完成这些任务,既是城市间竞争的需要,更是全市跨越发展的需要,是富民强市的必要保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各级干部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开拓进取,更加尽心尽职;完成这些任务,要在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从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来看,应特别注意:
1.产业创新
继续推进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狠抓四个方面:一是抓特色。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确定发展规划,找准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领域。围绕这些领域,加大工作的组织程度,配强专业力量,对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研究,找准商业模式,着力引进顶端的品牌公司。二是抓基地。省里明确,对满足人才集聚、资金集聚、龙头企业、创新源泉“四个要点”的省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将给予重点支持和一定奖励。扬中和润州两个已被确认的省级基地,要加快建设;其他各辖市区、新区都要加大申报工作力度,力争各地都至少有一个省级特色基地、总数占全省1/10以上。三是抓项目。对投资总额超10亿元的产业项目和今后产出可超百亿级的重点项目,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要素,高强度推进。国家即将出台新的产业投资目录,各地要抢抓我市可审批1亿美元以下项目的机遇,加快有关项目审批。四是抓升级。继续深入推进“千百亿工程”,全年新增4家销售超百亿元企业。重点扶持全市前20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催生一批在2012年销售可达200亿元的产业“巨头”,使之成为在全省、在行业内有影响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4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0亿元,确保软件企业、服务外包企业数双超200家,软件业实现销售超100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文化产业。立足彰显特色,争取新增高效农业30万亩、设施农业8万亩。
2.企业创新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细胞。只有企业不断创新,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帮助企业抢抓新机遇。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政策扶持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机遇。特别是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国家和省、市的扶持和激励呈现出“马太效应”,政策叠加的现象非常明显。从今年起到2012年,省级财政每年拨款20亿元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对销售超100亿元的企业,将允许成立自己的金融公司;市里决定对有可能在未来3年销售超200亿元的企业,给予最特殊的政策,促使其成为行业龙头。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动员企业家们站在生死抉择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委托、共建实验室、产学研联合等多种渠道,开展技术创新。新建和引进10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检测机构。按照系统集成、整合资源的思路,充分发挥已建各类研发机构的作用,防止有名无实、有站无人。三是强化服务引导。下半年,市本级财政将对政府性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基金)进行必要整合,并积极争取省以上各类专项补助,按照集中使用、不改变支出渠道的原则,筹集2亿元,充实和增加市级各风投、担保、投资公司股本,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和高科技、高成长型的“种子”项目。以丁卯科技新城建设为龙头,加快发展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创新园等专业园区。争取设立一家本地银行主办的科技支行,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抓住我市被列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地区的机遇,创新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模式。切实加强中介市场、猎头公司、信息咨询等服务。
3.城市创新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要不断提升建管水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BT、私募和公募基金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克服资金难题,加快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确保体育中心“两馆”封顶、体育场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一期工程建成交付;引航道水利枢纽、焦南闸和金山湖景观工程全面竣工;完成“青山绿水两年行动计划”,达到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人居环境奖创建标准。继续推进泰州大桥及接线工程、京沪及宁杭高铁和官塘片区40公里路网建设,开工建设338省道市区段和新区至丹阳高速公路;全面完成解放路、运河路和312国道拓宽改造工程。开展城市总体风格规划设计,实现长江路、南徐大道、中山路和解放路等重点地段形象设计全覆盖。加强城市营销、旅游推介,打响“山水花园城市”品牌。以解决乱搭乱建、积水、噪音、扬尘、占道经营和停车难等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要大力发展城市型经济。着力在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楼宇(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上寻求突破,加快建设电子公共服务平台。要创新城乡一体发展模式。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市镇建设的“1+8”文件,加快推进11个试点镇和30个试点社区建设。把新市镇建设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争取金融部门专项支持,争取在全省第一批次认定的农业园区中有“一席之地”。
4.人才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人才。要以才气吸引人。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者,要不断开阔眼界,增长学识,争做“伯乐”,努力成为“千里马”的知音。同时,要完善人才绩效评价机制,保证一流人才脱颖而出。要以待遇吸引人。坚持谁用谁选、谁选谁付出的原则,通过舍得给高薪、舍得给股份、舍得给市场、舍得给管理权,吸引领军型、创新创业型人才。认真落实省里关于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专项资金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类财政性人才奖励资金和辖市区、新区的配套资金,并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力争“人才基金”专项达到1亿元。要以环境吸引人。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尤其要有知人善任的气度,不求全责备;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人才感到在有舞台、有奔头。树立“成立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理念,重点为人才提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服务。认真组织“百名海外博士行对接洽谈会”和第二届“中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对接洽谈会”等活动,力争全年引进40个以上领军人才(团队)。
5.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执行城乡低保新标准。出台相关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和房源,加快拆迁安置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共有产权房、成片危旧房改造等“五房”建设,力争3年内在全省率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今年底,建成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间)、拆迁安置房1.9万套,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切实加强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继续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基本完成国家和省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内部管理体制,力争成为全国“医改”的“先行市”。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消费产业。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等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适当调整城区社区区划,完善社区建设,切实做到城市发展到哪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公共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基层自治。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大调解机制,加强防控体系建设,认真做好维稳工作。
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围绕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严格落实“三定”规定,推进扁平化管理,切实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认真落实涉企收费减免项目。10月份力争发放第一批“市民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带头厉行节约,保持政府机关良好形象。
6.思维创新
创新意味着对传统思维、传统习惯、传统做法的扬弃和超越。但往往超越别人易、超越自己难,难就难在为名所累、为激情不足所困、为能力不达所扰。在创新发展的时代,全体公务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学习,注重调查研究,不断确立新目标、实现新追求。
创新有风险。许多难题之所以未能解决,往往不是认识不到位,也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怕担风险。在创新发展的时代,怕这怕那,必将痛失发展良机。的创新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敢做敢当、勇于负责、真抓实干、一心为民的干部。只要我们全心为发展出力、诚心为企业解难、真心为群众办事,就能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无愧于人生。
同志们,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城市,创新的城市定能实现全新的跨越。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满怀激情、坚韧不拔,咬定目标、狠抓推进,为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型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