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利兴修现场会上书记讲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同志们:
这次现场会,既是一次督查会,也是一次再动员、再鼓劲的落实会。前阶段大家中心工作比较多,尤其是省市计划生育年检,分散了乡镇一定的精力。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充分利用当前晴好天气和农闲时节,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全面掀起水利冬修和植树造林热潮。应该说,我们今年的水利冬修和植树造林工作,规划早,动员早,实施早。从10月29号全县的动员会以来,大部分乡镇都有所行动。在水利冬修方面,不等不靠,率先开工,为全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开了好头。在造林挖穴方面,也有不少乡镇走到了前面。上午,我们看了的几个点,发了言,副县长通报了全县的整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冬修和植树造林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信心一定要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大旱、大灾面前,我们的水利设施发挥了重要的减灾抗灾作用。我县的粮食生产之所以连续多年创造历史新高,和我们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方面,各乡镇、各涉农部门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们的水利基础设施还不配套,病险桥函还很多,投入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我们的林业资源相对不足。虽然我县的林业生产虽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森林面积达到了5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了200多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在23万立方米以上,但与林业产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一个全森刚刚起步,就暴露出我们林业资源后备不足的问题;下一步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做大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对林业资源的要求也将会进一步提高,对我们的植树造林工作也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要多植树、快植树。同时,两项工作的进展很不平衡。从水务、林业部门反馈的情况来看,有的乡镇进展较快,干得热火朝天;有的乡镇进展较慢,甚至没有进展。个别乡镇仅仅停留在会议安排布置上,工作不深入、不检查、不落实,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究其原因,个别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不够重视,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日程;个别乡镇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心理。通过这次现场会,我们再次强调:所有乡镇都要不等不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服畏难情绪,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分配的任务,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在冬修水利方面,今年我县的任务是:高标准农田17处9.49万亩,大中沟疏浚工程84.22公里,村塘改造59处429.5亩,恢复机井150眼,新打机井764眼。应该说,这个任务不算重,只要大家集中精力,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难完成。
在林业生产方面,今秋,市政府组织有关单位考察山东林业之后,对全市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期将出台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初步计划:利用三到四年时间,全市增加林地35万亩。市政府下达我县的成片造林任务1万亩,以后每年的增幅还将逐步加大。同时,为了拉动内需,加快发展,国家加大对林业工程建设的投资,近期,国家安排的1000亿元的投资中,林业方面就占36.5亿元,涉及我省的防护林项目3000万元,安排我县防护林项目8000亩,国家每亩投资100元;我们原先的荒山荒地造林项目3000亩,每亩给予种苗补助费100元,这样我们的项目造林任务就是11000亩。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大力开展造林活动,要做到路修到哪里,沟通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形成全社会大干林业的良好氛围。
二、措施一定要实
有关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大家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要加快工程进度,强化措施,务求实效。这里,我着重强调三点:
一是责任落实必须到位。水务部门、林业部门一定要按照职责分工,搞好服务,抓好督查。要把项目落实、组织发动、资金投入、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等列入年度工作考核。明年我们将改革奖励办法,对行动早、进度快、质量高的乡镇,将实行重奖;不再象以前那样面面俱到、照顾情绪、洒胡椒面。各乡镇要在完善“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负责、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强有力工作班子的基础上,分片、分项目开展工作,从一把手到一般干部都要有明确的责任路段、责任地块,负责工程的全过程,谁出现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要把工程进度每周末向水务局、林业局报告一次,全部任务完成后,要书面报告县政府办公室;届时县委、县政府将组织专门人员检查验收,凡未经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未完成任务的,将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并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是群众发动必须到位。实践证明,水利建设和植树造林,如果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过去水利冬修和植树造林,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气氛很足,说明群众积极性调动得好。现在,机械化已经普及,再加上外出打工的多,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象过去那样搞工程了。但是,群众的积极性还是得调动,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水利冬修和植树造林。为此,各乡镇一定要把群众工作做细、做深、做实。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做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过去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植树造林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要拾起来,用起来。要搞好典型引导,通过典型带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是农村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宝。
三是建设资金必须到位。今年水利冬修和植树造林资金,除了争取到的上级项目资金和县财政安排的补贴外,各乡镇还要自筹一些。要按照“谁投入、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立更生,该由乡镇抓的乡镇抓,该由村里办的由村里办。要研究探索新的投入方式和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我们的干部也一定要干干净净做事。对于筹集到的资金,要专款专用,决不能给群众留下话柄;也决不能因为资金问题给工程留下遗憾。
三、步子一定要快
要按照“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原则,积极组织施工。一方面,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抓住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所有计划内的工程尽快上马施工。现在,时间不等人,万一天气发生变化,就会对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已开始施工的,要组织好施工机械和人力,做到紧前不紧后,确保早开工、早完成、早验收。尚未开工的,要加快工作节奏,力争近期要全部上马施工,确保如期完成所有工程建设任务。凡机械施工的,要增加机械;需人力的,要尽快组织人力。植树造林工作,到本月底要基本完成道路植树、农田林网、成片造林的挖穴任务。另一方面,“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所有工程都要确保质量,提高效益,做到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两者不可偏废。乡镇和部门必须派专人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尤其是机械施工,必须指导到位,不行的要立即返工,可以通过预留质量保证金等形式,力争所有工程都能成为优质工程、群众满意工程。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进一步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水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监督,节省建设资金,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符合质量标准,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在植树造林方面,挖穴要到位、树苗要选好,保证成活率。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因质量问题造成大面积死树或造成严重损失和影响的,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一下沿沟违法建房整治及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这项工作,群众呼声很高,违法建房现象也有越演越烈的态势。上周五县政府已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各乡镇当前要抓好的几项内容。这里,我再强调三句话:
第一,要充分认识沿沟违法建房的危害。自去年以来,我县先后开展了县城及周边土地、建设市场“两违”和“两非”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多发的势头。但近一时期,各乡镇非法占用土地和违法建设有所抬头,尤其是沿沟、沿路违法建房现象严重,成为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破坏了水系,一是侵占了耕地,一是扰乱了村庄规划的实施,同时也暴露了乡镇和执法部门管理的严重缺位。开展沿沟违法建房整治工作,既是巩固我县土地、建设市场“两违”整治成果的需要,也是保障防洪沟渠畅通,防范自然灾害的需要,对于落实城乡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民建房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第二,要强化职责,迅速开展非法用地和违法建房整治活动。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查处沿沟违法建房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违法建设负直接责任。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大对本辖区内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巡查力度。特别要加强对沿沟、沿路违法建房的巡查,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处理违法违章行为。对沿沟、沿路正在建设的违法建筑要立即组织停工;对严重影响排洪及压占道路红线的已建违章建筑,要予以强制拆除;对不影响城市规划及排洪的违章建筑,要及时摸底调查后分类处理。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处理一起、拆除一起,切实把违法建房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要堵疏结合,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新农村规划工作是县人代会的“一号议案”,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安排部署该项工作。从前阶段督查情况来看,落实情况依然相对滞后。各乡镇要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不动摇,围绕每个行政村抓1—2个自然庄规划试点的目标任务,加快试点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以点带面,正确引导农民建房,并及时给予办理宅基证。年终县委、县政府将开展综合评比表彰活动,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予以嘉奖,对因部署不及时、工作不认真、措施不得力而造成工作进展缓慢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同志们,以上三项工作是当前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统筹兼顾,把每一项工作安排好、摆布好、落实好,善始善终地做好全年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