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部门预算编制会议书记讲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这次会议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是总结回顾近几年省级部门预算管理和改革情况,布置2012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并就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行动员和部署。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近几年省级部门预算管理与改革简要回顾
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省级部门预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预算保障能力和预算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部门的预算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从编制年预算开始,省政府提出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预算编制工作,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的预算管理机制。从三年的实践来看,收到了较好效果,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明显增强,为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同时,部门的预算管理责任不断强化,各部门在认真做好本级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同时,还切实担负起对所属单位预算编制的组织、指导、审核和汇总等责任,对本部门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管。
(二)预算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预算编制较好地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加大了重点项目投入力度,保证了教育、科学、农业、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的较快增长。现行行政和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分别比年增加1倍和15倍;部门原自行负担的津贴补贴、移动通讯补贴、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由财政全额补助;取消、停征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后的成本补偿经费,由财政核拨,基本保障了履行职责的需要。出台了规范津贴补贴、职工采暖费改革、提高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等政策,职工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坚持行政事业编制“零增长”,“三公”经费预算严格按照年压缩后的规模安排,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和压缩。
(三)预算编制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
1预算编制内容进一步细化。预算执行中“二次分配”的现象大幅度减少,预算到位率不断提高。年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细化到具体项目并编入部门预算1.8亿元,占应编入额度的比例达到51%,超额完成30%的目标任务。
2预算编审程序进一步完善。从年开始,实行了“三上三下”的预算编审程序,预算编制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7个月,预算编制的沟通和项目论证更加充分。
3预算编制手段进一步改善。年启用了项目库管理系统,提高了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为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4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除教育收费外,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实现“收支脱钩”。
(四)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和均衡度明显提高。
1预算执行的刚性不断增强。预算追加大幅度减少,现在基本做到了上半年不追加预算。
2预算执行的均衡性不断提高。年省级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84.1%,比上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12月份当月财政支出占全年支出的比重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年1—6月份,全省财政支出进度达到50.5%,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
3预算资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铺开,全面推行了公务卡制度。
(五)预算信息公开的步伐明显加快。年,报送省人代会审议的财政总预算内容进一步细化,教育、科学和农林水事务等7项重点支出细化到“款”级科目;省级财政总预算信息通过媒体和政府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上报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106个,占部门预算总数的87%;上报人大预工委重点审查的部门预算29个。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省级122个预算部门中,共有94个部门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公开了部门预算信息。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省级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预算提报不实。这个问题仍然带有普遍性,有些部门提报的预算往往打出很大的“余量”,也有的部门遗漏重要项目,执行中再提出来。二是预算编制还不够细化。部分部门的支出在年初预算中未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单位,资金留在本级,执行中“二次分配”。三是部门专项资金结余沉淀现象比较普遍。最近审计部门反映预算部门历年滚存的结余资金额度比较大,监管不够严格,资金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四是预算绩效观念薄弱。预算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并在编制2012年预算和今后的预算管理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力气做好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财政收支实现了快速增长。1-6月份,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442.5亿元,增长49.9%;财政支出872.5亿元,增长30.6%。财政收入增幅较高,既有经济发展因素,也有收入政策调整和物价因素;既有一次性收入因素,也有部分上年收入体现在今年入库等因素。预计下半年,财政收入这种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会有所放缓。一方面,上述非经济增长因素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以及通胀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经济运行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投入,还需增加大量支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这些因素,明年仍会继续存在。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编制2012年预算时,要继续贯彻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坚持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加强管理、增收节支上下功夫,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在不断深化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统筹推进其他三项预算管理改革。
1全面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省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我省要全面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科学合理预测收入,加强支出的审核论证,确保起好步。
2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以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进一步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质量。各项支出要细化到具体项目和使用单位;历年结余基金要和当年预算安排统筹考虑,将跨年结转基金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无特殊原因形成的结余,财政部门要研究具体措施,集中统筹使用;做好与公共财政预算衔接,凡是符合政府性基金支持方向的项目,优先使用政府性基金来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已足额安排的项目,公共财政预算不再重复安排。
(二)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做好预算申报工作。当前,部门预算编制与工作计划有机衔接的机制已初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在提报预算时,要加强审核论证,实事求是地测算预算需求,既不能不切实际,敞口要钱,也不要避重就轻,留硬缺口。结合2012年省级财力预计增长情况,参照中央本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2012年部门预算时,要定一条硬杠,各部门提报的新增预算需求增幅原则上不得突破20%。
2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要重点解决“二次分配”问题,主要是有预算分配权的主管部门要在部门预算编制期间,将项目细化落实到基层用款单位,不能将资金留在本级,执行中再去分配下达。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工作习惯和观念问题,总体上并没有增加各部门的工作量。对此,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在编制2012年预算时,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
3继续压缩代编预算规模。在编制年预算时,我们提出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用于各部门的支出,年初编入部门预算的比例不低于30%的目标,经过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的积极努力,实际比例达到了51%,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已经确定的三年目标,今年这一比例要提高到60%以上,请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这一目标。
4完善预算编审程序。为更好地与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相衔接,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从编制2012年预算开始,“三上三下”预算编审流程中的各阶段时间节点都要提前,力争在12月中旬以前完成部门预算“二下”程序,各部门要据此安排好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
5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从编制2012年部门预算开始,凡是应编入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财政部门要全部予以细化编入部门预算,执行中从严控制预算追加,除国家和省新出台的重大增支政策外,不再安排追加部门经费支出;预算主管部门集中掌握的本部门支出,也要在年初全部细化编入部门预算,凡未编入部门预算而是在执行中追加的支出,财政部门不得拨付资金。
6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收益要按规定全部纳入预算;建立新增资产审批制度,开展先审批后研究安排预算的工作试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预算编审下一步流程。
(三)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1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近年来,中央对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省级预算安排中,继续对“三公”经费实行零增长,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要求,确保“三公”经费支出不超出预算。同时,要继续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严禁高档装修办公楼,大力压缩会议、文件、信息网络建设等一般性支出。
2加快专项资金审核拨付进度。近几年,重点抓了纳入审委会的专项资金支出进度问题,收到了明显成效。现在的问题是,没有纳入审委会的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偏慢,有些甚至拖到年底才拨付下达,基层单位当年根本无法支出。这个问题,今年要有明显改观,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快项目的审核论证,除国家和省有特殊规定外,9月末前要全部拨付下达,逾期不拨,作调减预算处理。
3认真清理专项资金结余。对部门专项资金结余沉淀问题,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要引起重视,从预防和治理两方面入手,认真予以解决。一方面,要进行认真清理检查,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能够编入部门预算的要在2012年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使用,不能长期挂账结转。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研究建立专项资金结余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1进一步转变专项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按照加快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转变的要求,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尽量减少直接补助,更多地采取贴息、股权投资、设立投资引导基金等市场化方式安排拨付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促进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加强专项资金资本性投资管理。通过健全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专项资金中用于企业和项目资本金投入的部分,逐步实行规范的股权管理模式。
3加强专项资金期限管理。各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现有专项资金的清理力度,对有明确设立期限要求的重点项目资金和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专项资金到期后,财政部门要及时收回或调整资金使用方向。
(五)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廉政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省级预算信息公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上报人代会审查的省级财政总预算,对重点支出要细化到“款”、“项”级科目;上报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在做好财政总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同时,重点做好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信息的公开工作。2012年上报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外,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要参照部门预算的公开范围、格式和体例等进行公开。同时,还要按照国家要求,积极研究推进“三公”经费预(决)算和行政经费决算的公开工作。三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今年,部分省级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后,引起了有关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政府部门晒“账本”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是个好的开端。但部门预算信息公开要做的具体工作还很多。对此,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积极研究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宣传解释,正确引导舆论,发挥预算信息公开的正面效应。
三、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部门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加强和改进管理,实现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近几年,我省部门预算管理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时机和条件。同时,国家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省政府决定把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预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加以推进。
(一)深刻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1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预算管理只有充分注重绩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花好纳税人的钱,办好纳税人的事”,这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完全一致的。
2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要求的具体体现。党的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总书记、总理分别对推进行政问责和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等都作出了重要指示。
3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涵盖了整个政府管理的范畴,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强化预算支出责任、节约公共支出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对于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预算透明度的迫切需要。当前,社会各界对预算信息公开的期望和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社会各界在要求了解预算资金具体使用方向和内容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知晓预算资金的实际产出和使用效益情况。这也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机制。
5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提升我省科学理财水平的现实选择。近年来,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预算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无论从客观形势上,还是从深化我省预算改革的实际需要看,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都应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预算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准确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所谓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要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二十世纪末,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和公共支出管理透明度的提高,公众对增强部门支出责任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更加强烈。在这一背景下,绩效预算在西方发达国家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国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现代预算管理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绩效评价内容,又不等同于单纯地对预算支出进行事后绩效评价,要求在预算管理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就是将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和相关要求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首先,要确定绩效目标。各部门在提报年度预算申请时,要同时提报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时,要首先审核预算部门提报的绩效目标,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预算编审下一步流程。其次,对绩效运行实施跟踪监控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要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保证绩效目标的顺利实施。第三,实施绩效评价。预算执行结束后,各部门要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绩效总结分析或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报告。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需要对各部门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运用。绩效评价完成后,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管理,做好评价结果的运用。
(三)正确把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按照国家要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按照上述目标,工作中要把握好几个原则:
1整体设计,分步推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操作复杂、难度较大,需要长远打算,统盘考虑。要结合省级预算管理的实际,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关工作。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现较大突破,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框架;在“十二五”期末,初步建立比较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使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一个大的台阶。按照上述思路,2012年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一年,重在规范试点,打好基础。可以在现有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部门项目支出和财政专项资金,从绩效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入手,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并做好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展到部门基本支出和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动态监控和问责机制。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积极推进;预算部门作为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指导本级和所属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探索实现绩效监督、绩效审计、绩效问责、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逐步建立健全运转顺畅、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3低效问责,高效激励。通过逐步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充分体现预算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对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明显的,要给予表彰,并在安排以后年度预算时优先保障和重点支持;对绩效评价结果达不到绩效目标的,要给予批评,相应调减预算,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依据。
(四)努力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保障体系。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涵盖所有部门的支出管理,是各部门日常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衡量各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对此,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不是剥夺部门的资金分配和管理权限,而是赋予了部门更多的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一主体,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树立绩效理念,调整工作重点,充实工作力量,加强学习培训,适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
2认真编制事业发展计划。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各部门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认真编制好本部门事业发展计划,并逐步实现滚动管理,作为编制部门预算、加强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3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省财政厅要抓紧组织起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尽快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同时,抓紧研究制订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组织指导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
4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预算支出绩效指标体系研究,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为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预算管理工作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预算改革和绩效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2年,是我省深化预算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一年,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推动发展振兴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