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国两会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08年2月15日在政协武汉市十一届二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也是全市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武汉市委领导和省政协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围绕建设“创新武汉”、“和谐武汉”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地按照团结、民主的要求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服务中心工作,政治协商取得实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一年来,紧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选择武汉改革发展中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精心策划,深入调研,认真开展政治协商。全年召开全体会议1次、常委会议7次、主席会议12次,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80余条,为促进武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了力量。
围绕武汉“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组织各专委会、派、工商联和区政协,就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和“六城会”、“八艺节”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富士康工业园区建设等大事进行专题调研和协商,提交了12份调研报告,提出搞好重大项目组织协调、做好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围绕加快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就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行政监督等内容,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召开常委会议进行协商,提出《关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建议,已被市政府采纳。
围绕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主席会议成员率5个专班,到省市职能部门、企业及圈内其他8市调研,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考察,向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提交9篇调研报告。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听取意见,充分肯定“调研报告有质量有深度,所提建议有重大参考价值”,并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采纳政协建议。这次常委会议的意见建议,对完善省市决策,争取并获得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了积极作用。
围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专题协商研究,对文化体制创新、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振兴老字号等17个专题,经过8个月的调查研究,给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批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围绕重要法规的制定开展立法前的协商。在《武汉市文物保护实施办法》等多个地方性法规出台前,组织委员展开协商讨论,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吸纳。
在政治协商工作中,注重创新形式,完善机制。全会大会发言引入竞争机制,择优推荐大会发言并投票评选优秀发言人;常委会议建立互动机制,与会常委与参会的党政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协商氛围活跃、质量不断提高。去年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以上领导参加市政协全会、常委会议等重大协商活动达32人次,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政协全会、常委会议听取意见达226人次。
二、健全工作机制,民主监督深入开展
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等方面下功夫,拓宽渠道、健全制度,认真履行监督职能。
全面加强提案工作。把提案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武汉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改进提案征集方式,征集渠道拓宽;改进提案督办方式,整体合力增强;改进提案管理方式,服务质量提高;提案办理落实力度加强,提案的社会效益、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一年来共提交提案原案900件、建议案3件。其中,关于构建我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监管体系、关于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关于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关于解决制约我市公交发展问题、关于进一步延伸优势产业链、关于创建礼仪武汉等建议案及重点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落实。在汉全国政协委员积极提出提案,促成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青山区为全国循环经济试验区,提出的《关于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建设》、《关于加强和改善对台宣传教育工作》两件提案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推进专项民主监督。政协换届之后,及时挑选了230余名政协委员担任相关执法部门的特约监督员。在特约监督工作中,政协委员们认真履责,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要求,促进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如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研究特约监督员提出的“制度建院”意见,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市区两级法院进行规范。按照全市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要求,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参与全市绩效管理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提出了加大政协委员参与绩效管理第三方评估权重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畅通民主渠道、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采取召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举办信息员培训班、定期社情民意征集要点、完善政协领导约谈委员制度等办法,不断加强社情民意工作。全年,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约谈委员11次,接待各界群众来信来访1800件次,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88条,省市党政领导批示达46条,其中: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议、关于安全生产监管应破除体制障碍等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采用并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视力防治、关于汉口至阳逻生产力布局规划调整、关于解决我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问题等社情民意,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有关部门正按要求做好落实工作。市政协被评为全国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三、加强视察调研,参政议政活跃有序
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组织各专委会、各界别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咨询论证,积极建言献策。
委员视察富有成效。召开委员视察工作座谈会,制定《加强和改进政协视察工作的意见》,对委员视察提出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要求。一年来,政协各专委会、各界别围绕加快武汉新区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重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规划建设中山舰旅游区等问题,集中组织委员视察活动270余次,参加视察工作的委员达3000多人次,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研究实际问题,提出了许多针对性较强的建议。
专题调研成果显著。把加强专题调研作为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基础和途径,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承担重点调研课题。全年围绕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环境、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平安社区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400余次,提出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掘水资源优势,推动滨江滨湖特色城市建设》、《关于扶持我市轿车运输产业发展的建议》、《机关作风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等调研报告,形成调研成果专集3本,为党政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言立论影响扩大。去年,积极争取全国政协办公厅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6家新闻单位和部分香港媒体记者组成中央新闻采访团来汉,集体采访了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组织刊发稿件达50余篇,全面宣传了我市改革发展的成就。协助承办了全国政协《纵横》杂志在汉召开的工作研讨会。进一步加强《政协论坛》和《议政与建言》编辑刊播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围绕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议政建言,全年共制作《政协论坛》52期、刊发《议政与建言》21版。征集史料24万字,编辑出版《武汉文史资料》12期。编辑出版的《你我的往事》一书,获全国政协优秀文史资料图书一等奖。
四、突出工作主题,团结合作更加密切
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努力营造平等协商、合作共事的氛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加快武汉发展广泛聚集力量。
党派团体作用充分发挥。注意发挥各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在政协中的作用,在新一届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秘书长班子中,八个派和工商联都有负责人参加。市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突出派的作用,鼓励各党派团体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大会发言等形式参政议政。一年来,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解决低保人员医疗困难等问题深入调研,提交调研报告24份、政协大会发言37份、集体提案106件、社情民意140余条,一批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界别特色进一步彰显。高度重视界别工作,注重发挥界别民主渠道优势,扩大各界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对界别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界别工作机制,创新界别活动形式,改善界别活动条件,调动各界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界别围绕构建中部地区金融中心等30多个选题认真组织调研,收到一定成效。如民族宗教界积极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同其他界别合作,促进了古德寺宗教用地腾退等问题的解决,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作出了努力。在去年11月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上,市政协交流了开展界别工作的经验,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表扬。
专委会工作活力增强。注重加强专委会组织建设,一批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领导经验丰富、参政能力强的各界代表人士组成专委会领导班子,为专委会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各专委会密切与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加强界别活动组织协调,积极搭建委员学习交流、建言献策的平台,工作有声有色。各专委会举行情况通报会、协商座谈会218次,撰写调研报告51份,开展各类咨询服务164次,取得较好的参政议政成绩。广大政协委员依托专门委员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一批在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中成绩突出的同志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政协组织之间的联系加强。重视对区政协工作的指导,坚持主席会议成员定期或对口到各区政协调研;坚持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区政协主席联席会,交流经验,推进工作;坚持重大协商议政活动市区联动。各区政协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议大事、努力办实事,广泛团结各界人士,积极协调各种关系,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的工作。加强与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联系,全国政协12位副主席来汉出席“六城会”、“八艺节”等重大会节活动,并就企业自主创新、民营经济发展、高校助学贷款等问题进行考察,湖北省政协多位领导来市进行调研视察,促进了我市改革发展和政协工作。
五、发挥外联优势,交流渠道不断拓宽
扩大对外交流交往。去年我们组织7个团组,对日本、韩国、法国、瑞典等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接待来汉访问的海外朋友100多人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市政协领导带队,率领武汉市代表团到日本大分市、韩国清州市等武汉友好城市进行交流访问,并组织接待了这些城市市长的回访,促进了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密切与港澳台侨联系。注重发挥市政协港澳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代表团专程到香港、澳门慰问港澳委员,配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市政府成功举办“华创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在汉港澳委员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热忱邀请港澳委员来汉开展经贸文化交流,积极为在汉港澳委员投资兴业排忧解难。港澳委员争相为武汉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加深了我市与港澳的经贸合作,加强了与在汉台胞、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和知名人士的联系。
积极服务外经外贸工作。去年,协助市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2007香港·湖北武汉周”,参与并协助市政府举办“湖北武汉台湾周”、“中国—非洲投资贸易合作武汉推介会”,为提高武汉对外开放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落实“三高”要求,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新一届市政协主席会议提出的“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学习,加强制度、作风、干部队伍等基础建设,政协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理论学习。去年以来,重点围绕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政协章程以及政协业务知识,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先后举办两期新政协委员培训班、4次大型学习报告会,组织编印《学习参考资料》6期。中共十七大召开后,及时召开主席学习座谈会、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十七大精神,发出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的决议》,在全市政协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坚持把学习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推进政协事业的发展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做好政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制度,先后修订完善了《主席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常委参会管理办法》、《秘书长会议规则》、《政协机关绩效目标管理实施办法》等十余项制度,政协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加强作风建设。新一届政协领导班子成立后,主席会议成员严格要求,充满激情地开展工作;常委会议成员带头参政议政,认真履行职责;政协委员珍惜荣誉,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政协事业。政协机关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绩效目标考核,倡导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精神,形成良好的风气,提高了服务效率。2007年,市政协机关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档案管理晋升为省特级,经济工作处、提案工作处先后被评为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十佳处室。
各位委员,同志们,2007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共武汉市委加强领导和湖北省政协加强指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协老领导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常委会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协发挥作用的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政协建言咨政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协参政议政成果运用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2008年工作意见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一年。市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武汉市委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工作中心和大局,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促进“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在推进政协事业发展上有新思路
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首要任务。我们将举办政协常委、委员学习研讨班和系列专题讲座,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十七大报告对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部署上来,以十七大精神统领政协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重点要推进“四个创新”:一是推进工作思路创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议大事、谋良策中发挥优势,在深化调查研究中提高质量,在增进团结民主中凝聚人心,在强化队伍建设中扩大影响。二是推进工作方式创新。通过完善政治协商机制、开展专项民主评议、探索委员网上议政等方式,不断丰富履行职能的形式,创新履行职能的载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建言献策的水平。三是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加强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健全履行职能的工作制度,完善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的评估机制,建立委员履职的考评激励机制,活跃政协工作局面。四是推进工作环境创新。认真落实中共十七大和中央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改善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环境和条件,积极争取解决影响市区政协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力度,为政协工作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围绕中心履行职能,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举措
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围绕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把政治协商的重点放在促进科学决策上,把民主监督的重点放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把参政议政的重点放在促进深化改革上。重点围绕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组织力量,深入调研,献计出力,作出贡献。拟就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召开政协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争取全国政协和湖北省政协支持,举办一次高峰论坛,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商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大计。政协常委会议还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协商讨论。政协主席会议拟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重要问题加强协商。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要围绕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讨论,力求提出创建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挥政治协商制度优势,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有新作为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优势,畅通界别民主渠道,提高政协工作的社会开放度和参与度,扩大各界群众通过政协组织及时有序合法地表达诉求,促进人民民主,建设政治文明。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重点要在落实中共十七大关于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要求和中共武汉市委提出的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先三后”的要求,就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的程序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着力完善民主监督机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民主评议,探索建立财政预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民主评议小组,推进政协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完善建议案、重点提案及党派集体提案的选题和办理程序,探索开展网上点评提案,扩大参与面。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工作网络,建立在各界别特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员制度,扩大政协网站信息量,探索网上社情民意信箱,拓宽各界的利益表达渠道。加强与党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力争在参政议政成果转化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四、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有新贡献
一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言立论。更加关注民生问题,重点就改善城乡居民就业、安居、缓解就医和上学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参政议政,促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二是进一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重视突出界别特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新兴社会阶层和组织的联系,引导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密切同全国政协、省政协和各兄弟省市政协的联系,加强对区政协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三是进一步拓宽联谊交友渠道。广泛联系和团结港澳台侨各界人士,扩大与港澳台和海外交流,发挥港澳委员在促进汉港、汉澳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武汉对外开放水平献计出力。
各位委员,今天的武汉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正处在快速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中共十七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赋予人民政协新的使命,让我们在中共武汉市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为加快“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