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国两会北京市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全国两会关于北京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年1月20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市第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改善和解决民生,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07年财政收支情况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9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5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总体看来,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年度预算,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支出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超收收入依法安排,重点支出得到保障;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二)2007年为完成预算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五年的基本回顾
1.坚持科学发展,发挥财政调控职能,着力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运用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手段,大力推动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投入资金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鼓励企业主动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生产领域,支持首钢等企业搬迁和发展替代产业,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对采用清洁环保型原材料、工艺及设备等有利于循环发展的项目给予补助,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投入专项资金推动工业结构和商业结构调整,促进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分别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和体育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审核和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2.坚持成果共享,重点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落实政府为市民办实事项目。拨付58件实事资金,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扩大城乡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加强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资金启动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改革。提高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向退休早、养老金低的人员倾斜,进一步完善首都社会保障体系。启动肉禽蛋糖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机制,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和母猪保险制度,缓解猪肉供应紧张压力。根据物价变动情况,出台对享受低保人员和学生的物价补贴政策。投入资金确保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促进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建立健全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采取租金减免、提高租金补贴标准、实物配租等方式,确保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有效实施,缓解市民“住房难”问题。
提高教育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重点支持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师资培训、课程改革、大学生支教等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减免等政策,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中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大文化投入向农村和基层的倾斜力度,推进公益电影放映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为基层购置流动舞台演出车,开设市民互动奥运露天剧场,丰富城乡市民文化生活。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举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群众文体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坚持突出重点,围绕奥运筹办,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和服务能力。集中财力加快奥运场馆、定点饭店周边及途经沿线的治理和建设,确保奥运交通、卫生和安全保障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开展。继续实施“城中村”、“城市边角地”、老旧居民小区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创新环境整治资金管理模式,市、区财政和银行共同融资,借助银行的专业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拨付资金继续支持对四城区内
四、五类危房的解危排险工作,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污染,改善首都空气质量。投入污染防治与监测专项资金开展燃煤锅炉改造、风沙源治理和老旧公交车、出租车提前淘汰更新工作,重点控制煤烟、扬尘和机动车污染。建立垃圾处理经济补偿机制,市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密闭化收集和运输,巩固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机制。
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市级安排资本金支持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实行两元单一票价,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安排市级财政补贴切实保障落实持卡乘公交车四折、二折的低票价政策,公交出行比例跃居第一位。大量更新地面公交车,新建改建站台,不断方便市民出行。
4.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投入“三农”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支持“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等工程,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推行“一卡通”发放方式,扩大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的范围,提高补贴标准。设立生态林管护员、农村管水员和乡村公路养护员等公益岗位,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区县统筹管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补贴标准,参合率达到89%。投入专项资金,引导城市人才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采取专项补助政策,支持社区居委会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增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不断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5.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科学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对7203个部门预算项目进行评审,审减投资资金。除涉密单位外,市级预算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范围,纳入非税收入集中收缴管理改革的资金占非税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政府采购金额161.0亿元。积极推行市级部门集中财务管理,实现“横向到边”的动态监控,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搭建市与区县财政统一预算管理平台,实现“纵向到底”的全过程管理,构建市与区县协同管理项目的新机制。积极开展绩效考评工作,对涉及41个部门的89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有力提升了部门的支出责任意识。
压缩经常性项目支出预算10个百分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将节约的资金用于解决民生问题。逐步消化财政性结余资金,增强预算管理的统筹性。狠抓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实现财政支出进度与时间进度基本同步。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完善资产配置标准,防止重复建设。创新规范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方式,规定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均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拍卖处置。完善“政府债务专网”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政府债务信息的动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在看到工作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二是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仍需深化,财政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透明度仍需不断提高。三是控制行政成本的力度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意识仍需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部分单位预算安排重“增量分配”、轻“存量调整”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统筹财政性资金和资产使用的意识仍需加强。针对上述问题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着力深化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回顾过去的五年,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财政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财政收入连续十三年保持20.0%以上的平均增幅,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81.8%提高到2007年的90.5%,投资评审、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绩效考评等财政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过五年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
——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建立可持续的财政支持机制。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既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增强办实事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又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完善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实事的计划性和连续性。2003年抗击非典胜利后,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投入体系建设,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人员待遇由财政保证,常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4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彻底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给予直接补贴,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起,在保证市级投入依法增长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低于70%。2006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扩大覆盖范围,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这些举措的实施逐步夯实了人民群众长远得实惠的体制机制。
——必须正确处理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建立统筹兼顾的财政分配协调机制。改善民生,从根本上讲是增进公众福利,让人民普遍受益。特别是在制度设计上,要处理好城乡市民之间、各类社会保障对象之间、在职与离退休之间等的利益关系,增强改善民生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五年中,我市先后五次提高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并向退休早、养老金低的人员倾斜,提高其收入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民工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改革,建立实施生育保险,不断完善工伤、失业保险制度。2004年以来,相继设立生态林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6万余名农民就业。投入资金为近11万名被征地农转工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这些倾斜政策有力地避免了因制度之间的不衔接,引发新的矛盾和不公。
——必须正确处理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的关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财政调控机制。促进发展,要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通过加强宣传、提高服务、强化管理等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参与、改善公共服务的格局。五年来,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市与区县财政体制,促进区县按功能定位加快发展。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采取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支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使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断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财政补助标准,带动区县、乡镇、村集体和农民个人也加大投入,农民参加率持续上升。积极开展银农合作,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农村产业发展。试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参保农户已达4.2万户,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必须正确处理加大投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建立规范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在不断加大各项资金投入的同时,健全和完善资金资产等监管制度,努力打造“透明财政”、“效益财政”和“服务财政”。五年来,在筹措落实各项资金的同时,整合专项资金,压缩财政性结余资金,打破部门界限,集中财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加强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绩效考评等多项改革。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完善财政监督制约机制,使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这些既是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稳固、平衡、强大财政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统一思想、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在党和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加强宏观调控方面所承担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作用,奋力开拓财政工作新局面。
二、2008年预算草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08年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认真落实市委第十届第二次、三次全会对财政工作的要求,围绕提升首都现代化建设与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留有余地的原则,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安排17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安排1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2008年市级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率略高于经济增长。2008年,国内外宏观环境还是比较有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首都经济好字优先,奥运对经济社会带动的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为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但财政运行中面临的一些情况需要着重关注:新企业所得税法、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等税费制度改革将使财政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落实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将使财政收入减收。另外,近年收入连续快速增长,基数迅速扩大,其中一次性和特殊性收入形成了2007年收入的较高基数。综合考虑上述收支增减因素,依据经济增长预期目标,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安排为15.0%,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安排为16.0%。
二是全力保障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安排资金做好奥运场馆、定点饭店周边及途经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安排污染防治与监测专项资金,做好污染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安排预算内财筹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安排资金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区文物修缮。安排资金大力支持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城市通行水平。安排偿债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资金、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专项资金,落实好各项应急预案,提升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技依法投入同比增长16.1%,重点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自主创新。安排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继续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大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采用贴息、补助、奖励和拨款等方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重点支持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注入国有资本预算资金,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安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经济结构调整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的发展。
四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教育依法投入同比增长16.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卫生依法投入同比增长16.1%,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发展新农合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文化依法投入同比增长16.1%,重点用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安排资金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着力解决低收入市民住房困难。安排资金切实解决1万户居民危房问题。落实公交低票价等政策资金,方便城乡市民出行。足额安排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液化气、供热、燃气、电力等公用事业补贴,保证市民以较低价格享受公共服务。
五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政府安排“三农”资金150.9亿元。其中,农业依法投入同比增长16.2%,并继续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适合郊区特点的
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支持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普及农村新能源,进一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健全财政支农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养山富民等惠农措施,进一步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安排资金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初步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基层公益事业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现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市级预算草案,是按照《预算法》和《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规定编制的。根据会前汇总初步审查和征求代表的意见,完善了《北京市2007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预算草案说明》的相应内容。同时,按照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要求,提交市级单位的部门预算作为补充材料,请各位代表一并审阅。
三、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08年预算任务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北京奥运之年,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狠抓以下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以提升首都城市功能为出发点,进一步推进“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施。
全力确保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和城市运行纲要等奥运筹办项目资金需要,严格执行《奥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努力实现廉洁办奥运的目标。认真贯彻“绿色奥运”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完成重点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老城区危旧房修缮改造,切实搞好城市绿化美化,营造干净整洁、文明优美的城市环境。安排污染防治与监测资金,继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更加严格地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环境质量。完善垃圾处理运行和补偿机制,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巩固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生态涵养区、矿产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推进地面公交提级改造,保障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使公交公益性低票价政策逐步向郊区农村延伸。进一步优化完善路网系统,支持交通智能化建设,提高城市通行水平。加大政法投入,大力支持奥运安全保障工作,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保障,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确保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提高首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增强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功能,提高首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实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等服务机构落户北京。运用商业结构调整资金,完善便民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加快流通现代化和特色商业发展。强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完善消费政策,努力扩大农村消费。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科学运用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建立风险投资引导机制,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发展壮大。认真落实国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各项政策,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和有效调节。进一步提高财税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分析,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在财政收入中得到及时反映,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研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继续支持首钢搬迁工作。建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落实鼓励节能减排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促进新型能源与清洁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走廊经济、流域经济等特色经济。大力支持村庄“五项工程”、“三起来工程”和土地整理,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重大灾害风险保险体系,有效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以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持续流向农村。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储备粮、猪肉投放应急预案,确保农业生产和市场供给安全。不断完善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惠农措施,启动新一轮山区搬迁,让农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实施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和升级广播电视“村村通”系统,加大农民培训投入,多渠道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自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进一步发挥财政体制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完善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继续健全统
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围绕加快首都四大功能区建设,认真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引导资金投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南部、西部地区,支持新农村和以通州、顺义、亦庄为重点的新城建设,切实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核心,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推动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和规范化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实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和“创新工程”,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完善“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对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学有所教。
认真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失业人员、农村困难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巩固“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帮扶机制,做好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认真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新等优惠政策,用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建设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解决城乡无社会养老保障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完善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综合应急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和困难群体的救助水平。积极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落实对廉租住房建设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保障机制和零差率药品销售工作,加大向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倾斜力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乡村医生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贴力度,完善“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劳动年龄段内城镇无业居民参加大病医疗保险问题,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大力支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新建益民书屋,扩建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增加京郊边少地区公益演出场次。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全面提升面向城乡群众的文体服务水平。推进文化创新,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繁荣首都文化事业。保护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首都文化品牌。
(四)以改革创新为手段,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科学规范、安全有效。
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决策制度,建立科学、民主、公开的财政决策程序。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政府重大财政决策项目特别是为民办实事项目上,最大限度地征集和采纳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建议。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财政预决算报告制度,依法向市人大报送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决算等相关资料,每月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寄送《北京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为人大代表依法监督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提供服务。结合金财工程、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建立财政咨询网站和热线电话,及时公布“透明财政”建设的各项财政信息,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健全财政资金运行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科学、操作规范、运行安全、使用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和逐步完善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各项财政改革,构建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宏观经济监测分析在内的完整的资金管理体系,不断规范理财行为,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考评工作与预算管理的有效衔接,落实支出责任,确立以“结果”及“追踪问效”为导向的支出管理模式。
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政府公物仓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的管理和调拨,促进资源共享共用。积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严格政府采购监管,加强对定点供应商的动态考核,发挥政府采购对节能产品、环保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和支持作用。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强化财政监督,建立一整套监督有力、评价科学、问责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加强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强化执业人员的道德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各位代表,虽然近年来首都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形势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还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在促进科学发展、解决好民生问题上任务仍十分艰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收支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部门要切实按照“两个务必”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严肃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对有限的财政资金,一定要倍加珍惜,稳妥使用。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维修建设,制定实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大力推行公务卡改革,提高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在2007年压缩经常性经费10%的基础上,继续压缩会议、接待、差旅、水电费等公务支出,持续降低行政成本,增加民生投入,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各位代表,2008年的预算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预算任务,为北京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和建成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