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产业化会议上领导讲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同志们:
昨天利用一天时间,大家观摩了市和市的部分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刚才各市汇报交流了今年以来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总体感觉,各地抓项目力度大、措施实,工作有目标、有真招、有实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特别是、两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各地要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合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着眼省情,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指导,育龙头、建基地、改机制、创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全省产业化经营总量达4062亿元,经营率为58.6%;带动种植基地3230万亩,养殖基地实现产值668亿元;参与农户799万户,户均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达7230元。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农业大省的地位相比、与发达省份的实力相比、与上级要求和农户企盼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是产业总量小。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800亿元,仅分别为、河南的26.7%和63.2%。二是企业实力弱。全省龙头企业3245家,平均资产6024万元,而全国9.9万家的平均资产为1.1亿元;我省国家级龙头企业32家,分别比、少34家和7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82家,而多达1990家、为594家。三是加工链条短。我省农产品二次以上精深加工不足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之比为1.04:1,全国为1.5:1,发达国家为4-5:1。四是知名品牌少。我省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8个,分别比、少33个和3个。五是利益联结松。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基本上是随行就市的购销关系,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联结的比例还很小。
“十二五”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三化同步”的焦点是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补齐农业这块短板。农业现代化要求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种养基地建设,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通过纵向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横向龙头带动,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国内国际大市场的对接。所以说,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缩短由大变强的过程,突破口在于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全力推进。2015年,全省产业化经营总量力争达到6000亿元以上,经营率达到68%以上。
二、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龙头企业是引擎。要始终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形成合力,多措并举,壮大规模,提升档次。
(一)加强项目建设。项目是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增投入、上项目是壮大龙头企业的有效途径。要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三类项目建设:一是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要对现有龙头企业深入调研分析,发现瓶颈所在,制定技改路线,谋划实施重点项目,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要帮助企业破解资金、技术等发展难题,尽力把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技改专项。二是延伸产业链条项目。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较大,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玉米一次加工附加值增加1-2倍,二次加工增加5-10倍,三次加工增加10-100倍。要支持龙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谋划建设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大力开发高、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抢占市场份额项目。要善于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瞄准现实和潜在的市场空间,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抢占市场先机。要坚持分级指导,分类施策,省级重点抓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市、县级分别重点抓5亿元以上和亿元以上的项目。省产业化办要参照省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产业化项目库。
(二)推进战略合作。紧紧抓住国内外大企业竞相扩张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一要瞄得准。有针对性地搜集世界500强、“央字号”、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投资动向,跟踪了解其合作意愿和条件,圈定潜在的合作对象。二要引得来。发挥资源、市场、品牌等优势,采取专业招商、小团队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成功率。三要合得好。讲信誉、守承诺,按照合作协议落实建设条件,促使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客商留得住、做得大、发展快。
(三)加快技术进步。坚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着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推进产业进档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一方面,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同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等方式,提高集成创新能力,释放引进技术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要构筑创新服务平台。针对目前许多中小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的实际,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支持区域性、专业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在粮食、畜产品、蔬菜、果品等加工领域创建一批技术创新联盟。
(四)强化企业管理。围绕促进人财物合理配置、产供销有效衔接,推进企业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提质增效。一要加强基础管理。指导龙头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实际,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激励约束等制度,以此促进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要把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严把原材料进口关,搞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坚决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严格落实省级龙头企业监测办法,对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企业要摘牌出列。二要深化企业改革。对股权单一、家族式管理的龙头企业,要引导其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机制。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资源整合,争取早日上市。三要实施对标行动。组织龙头企业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进行系统比较,查找自身存在差距和不足。引导企业从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等可量化的“有形”对标向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等深层次的“无形”对标延伸,有针对性地制定赶超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既要打赢尽快达标的“攻坚战”,也要打好力争超标、制标的“持久战”。
(五)促进集聚发展。目前市场竞争的主要形态已由单个企业“独闯江湖”转变为产业集群的“协同作战”,在这种趋势下,推进企业集聚发展有利于节约集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我们要借鉴抓工业聚集区的做法,把谋划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园区作为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要高质量地编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30个示范基地县都要规划建设一个高标准、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他有条件的县(市)也要依托龙头企业或工业聚集区谋划建设食品加工园。二是体现差别政策。要引导和推进新上产业化项目入园进区,对不在加工园区建设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安排用地指标,不提供水、电等生产要素。三是创造良好条件。加工园区土地出让收入市、县分成部分,除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保支出及法定支出外,优先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省市产业化专项资金也要拿出一部分支持园区建设。
三、抓好协力配套,构筑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支撑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既要在壮大龙头企业上下真功夫、合力推进,又要在完善配套条件上找准短板、创新举措。
(一)建设标准原料基地。优质、生态、安全的原料生产基地,是农产品加工的“第一车间”。要着眼于解决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脱节问题,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建设原料基地。一要规模化,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县、蔬菜生产示范县、畜牧和果品生产大县,集中建设一批成方连片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二要专业化,瞄准加工需求,种养龙头企业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三要标准化,牢固树立安全为先理念,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生产技术,力求把一批种养基地建成标准示范园。农业开发、水利、林业、扶贫等部门要把握好项目资金使用方向,增加对产业化种养基地的投入。
(二)系紧利益联结纽带。围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因地因企推广适宜联结方式,促进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一是合同联结。引导企业与农户或各类服务组织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明确成交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时间、价格和龙头企业的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小企业、农户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二是合作联结。鼓励农户通过参加合作社、行业协会或其他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畅通与企业信息沟通渠道,增强合作的“话语权”。三是股份联结。指导农户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以股论“价”、按股分红,使农户与企业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健全生产经营机制。按照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户组织化生产、企业一体化销售思路,不断探索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一要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创造条件。二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一手抓规范提高,一手抓规模扩大,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倾斜政策,着力培育一批示范社,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三要建立农产品产销联盟。既要鼓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搭建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合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又要引导龙头加工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购销网络,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产销有效衔接。
四、加强组织推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切实摆上位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产业化办的职能作用,注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搞好指导服务,形成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注重规划引导。省里正在编制《全省“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年底前要实施。各市也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保障,并搞好与省级规划的衔接。
第三,完善扶持政策。要加大对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用好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大项目、好项目倾斜,并对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企业和单位给予奖励。针对企业集中反应的“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省产业化办公室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同志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力促产业化经营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