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职业能力建设会议领导讲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工作,研究如何应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开创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新局面。厅党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厅长、书记专门听取汇报,要求积极组织好这次会议,并要求我们要逐步形成大培训格局,扎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会上,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将表彰一批先进,他们是我省职业能力建设战线的优秀代表,值得大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务实作风值得大力弘扬。下午,还要进行经验交流。希望同志们对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对典型经验要认真学习,创新借鉴。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克难奋进,过去一年全省职业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组建的关键之年,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创新推进各项工作,又要实施机构改革,完成新厅职能机构人员调整融合。在省厅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省职业能力建设战线全体同志们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迎难而上,在特殊之年,做到特别之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共组织特别职业培训15.6万人,企业在岗职工培训45万人,培养新技师3.3万人,职业技能鉴定发证32.3万人,技工院校招生7.1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省没有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总结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五个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一)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影响大,效果好
去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影响,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省委、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8亿,对集中返乡农民工开展特别职业培训。全省上下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全年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农民工素质,促进和稳定了就业,而且增强了技工院校的实力和影响力。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空前重视和支持,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反响良好,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人社部的好评。去年4月份,在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上作了典型发言,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推进特别职业培训视频会议上,得到部里的肯定和表扬。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把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列为全省十件实事之一,省主要领导都亲自部署督办。黄冈市政府去年年初下发1号文件,对特别职业培训专门进行部署,市人大开展专题视察,市纪委提前介入,监督指导。等地的党委、政府重视程度高,人社部门、财政部门配合密切,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市开展特别培训的经验做法,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组织精细,规范运作。省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会同财政厅下发了8个文件,组织了4次专项督查。各地及时开会和下发文件进行贯彻落实,普遍都建立了“三本台账”(实名制培训就业台账、学员学籍档案台账、抽查验收台账)。这“三本台帐”是一再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去年大部分地方“三本台账”落实得比较好。实行了“六项制度”(公示制、开班申报制、合同制、台账制、验收制与抽查制)。严把“三关”(开班确认核查关、教学督导关、结业验收补贴审核关)。这“三关”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要严把“三关”。、、、、等地会同财政部门每一个班的现场核查督导,加强监管。省厅下去检查中,有一个新的收获,就是这项工作和财政部门配合的非常好,市、县财政部门的科长和股长们对这项工作非常熟悉,有的情况比我们掌握的还要细。黄冈市高级技校特别职业培训组织得力,台账资料完善,运作规范。在第一批特别职业培训工作总结会上,提出向黄冈市高级技校学习,他们的资料非常规范,完全可以作为全省的范本。技师学院、工业技校制度健全,台账资料规范。
三是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各定点机构紧贴培训需求,改进培训模式,确保培训质量。武汉等地的技校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将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使参训学员听得懂、记得住、会操作。市抓住“深圳工业园”、“台湾工业园”落户本地的机遇,与30多家企业联合,开办冠名班,组织5000多农民工参加订单培训。钟祥、监利等地在乡镇开办的烹饪、面点培训班很受欢迎,期期爆满。不少学校都积极添置实训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配备名师讲课。市还专门开展了定点机构师资培训、教学观摩。
四是确保实效,促进就业。各定点培训机构针对农民工培训个体差异,突出技能实训,实现培训就业紧密结合。等地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与缓解本地“就业难”和“招工难”结合起来,为参加特别职业培训返乡农民工举办专场招聘会。这是一个好的有特色的做法,我们原来经常举办招聘会,但为参加特别职业培训返乡农民工举办专场招聘会还是第一次。二技校与企业合作开办陶瓷工艺班,学员结业后直接进厂工作。高级技校紧贴首届国际温泉旅游文化节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培训,1000多名学员住校培训结业后,全部实现定向就业。全省第一批结业学员中90%都是定向就业。
(二)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建设有成效
去年,围绕高技能人才配套措施建设,创新机制,重点推进四项工作:
一是出台了激励政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既靠培养,还要靠激励。我们细化了高技能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措施,报请省政府出台了含金量较高、操作性较强的《省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通过首席技师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技能人才学技能,争当创优人才。这个《办法》出台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珍惜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环境、氛围和机会,要用好这项政策,撬动和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
二是推进了企业人才评价改革。去年,召开了全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现场会,推广油田、集团公司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经验。通过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有效地撬动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武汉市组织全市技师统考,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创造了经验,既是标准化,又是科学化,而且很严肃,既是改革,又能规范到位,楚天都市报专门作了大篇幅的报道。市全面启动了企业人才评价改革工作。目前,企业人才评价改革在全省12个市州已经全面铺开。
三是开展了第二届省“技能状元”大赛。此次大赛,涉及15个行业(工种),有20多万名选手踊跃报名参赛。通过技能状元大赛,培养和选拔了一批行业企业精英。这里要说明一下,“技能状元”已经选拔结束,表彰是省政府规格的,将纳入省政府系列表彰的一个内容,省厅将报请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以省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去年,全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23次,有10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师王涛和武汉公交公司司机王静被评为我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楚人物”。
四是促进了校企合作。全省统一开展了以“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组织技校参加全省民营企业招聘周暨校企合作专项对接活动,现场组织了346家企业和100多所技校对接,达成订单培养和就业意向近3000人。全省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正在加紧推进。
(三)技工院校“两项改革”势头好,有进展
去年,在召开的全省职业培训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技工院校要深化“两项改革”。一是深化办学方式改革。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家统一了认识,围绕就业、服务就业,调整办学方向。在的会议上,邵厅长给大家发出了一个信号,技工学校红旗打多久,就要看办学方向。邵厅长有一句话,大家应该记得,“技工学校要咬住就业不放松”,这句话大家要仔细琢磨。我们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不是一句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是要扎扎实实的体现在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上,不围绕就业,不围绕市场,不围绕企业,学校就很难发展。市高级技校积极改建扩建,腾出专门的师资、设施设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初步形成长、中、短结合,形成了初、中、高并举的办学格局。我刚刚说了,改革办学方向,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设备、师资、场地等方面都要有统筹安排。全省有100多所技校承担了特别职业培训任务,实事求是讲,真正严格按照要求的,还是有距离的。职业培训不是一个权之计,是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特别职业培训,不仅为政府分了忧,还添置了实训设施设备,提升了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扩大了影响。黄冈市高级技校利用首批120万资金,添置新设备,提升了办学实力。现在找政府要资金很难,所以说,改革办学方向不是一句口头禅,而是要真正行动起来。现在,有不少市县区积极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能力。市技师学院通过整合资源,已经成为全省屈指可数的上规模上档次的万人技校。可以不夸张的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在整个校园、校貌、设施、学生规模等等综合实力上和市技师学院看齐的技工学校。洪湖职业培训学院成为县级规模最大的技校。孝南区积极整合技校与就业训练中心培训资源,新建了占地80多亩的校区,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现在,职业培训资源还是有的,关键是看怎样去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来整合资源,要锲而不舍,穷追猛打。过去做共青团工作时有句老话,叫“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整合资源很难,我把这句话推荐给大家,要做艰苦的努力,坚持数年,必有成效。我们到松滋市调研发现,松滋市坚持重视技工教育不动摇,没有大起大落,一直发展很稳定。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市第三技校变化令人振奋,在较短时间内,校园面貌变化很大,实训条件改善很大。武汉铁路司机学校发展三年三大步,校园校貌建设加快,招生连续攀升火爆,去年招生是三比一,还要找关系进去。武汉铁路桥梁技校举办大学生技工班,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肯定。这给技工学校增添了光彩,教育部还进行了专题调研。创业技校作为一所民办技校围绕就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册学生近万人。
二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省厅召开了全省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研讨会,总结推广了市“模块化”教学、东风高级技校“双元制”教学改革经验。目前,全省21所技工学校正在13个专业中推进“双元制”和“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我省提出教学改革意见得到部里的肯定。
三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我们积极争取国家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资金4550万,对15所技校基础能力建设进行扶持。国家审计署、省政府先后四次组织检查,给予了肯定。为规范国家助学金管理,我们组织了300多人参加的国家助学金申报、管理、发放业务培训班,请财政部驻专员办和审计等部门的领导作辅导报告。去年这个培训班办的非常成功,很多同志都反映,通过以会代训,解决了大问题。
(四)职业技能鉴定事业发展上台阶,有亮点
去年,围绕“打基础、管长远”的目标,重点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台阶。
一是基础性工作有特色。去年,提前完成全国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系统建设任务,实现了近六年的职业资格证书数据在部中心和省中心网站上联网查询。、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各投入近100万元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大厅和计算机考试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竹山县克服困难,在局机关大楼建立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培训鉴定实操教室,有200多台件设备和工位。武钢高度重视鉴定工作,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人组织实施鉴定工作。钢、大冶有色公司建立组织制度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技能大赛,加大激励力度,高位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武汉电力职院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建设,在全省首家正式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验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率都达到80%以上。、高度重视鉴定队伍的业务知识学习,在开展智能化考试试点前,组织全市鉴定系统进行专题培训,为智能化考试顺利开考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智能化考场建设上台阶。去年,重点抓了智能化考场建设。省鉴定中心投入1000多万的智能化考场正式启用。上次,杨松书记视察省社保大楼时,专门看了省鉴定中心智能化考场,他指出,省鉴定中心智能化考场是全省智能化考试的指挥中心,我省智能化考场在全国规模不是最大,但技术含量和科技手段应用位居全国第一。省鉴定中心智能化考场通过高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地提升了鉴定工作科技含量。目前,有24家省直属的鉴定机构、83家市直属的鉴定机构、47家县(区)鉴定机构智能化考场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全省智能化考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武汉、、、等地抓智能化考场建设行动快,投入大,起点高,值得肯定借鉴。
三是考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去年,考务管理突出了两个重点。一个是统一标准,规范流程。我省有近6万人参加了全国统考,我们在武汉等14个市州精心选择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的知名院校作为全国统考考点,确保了每个考生按时参考、顺利参考。武汉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直属全国统考考点,积极配合,精心组织,高质量的完成了全国统考任务。另外,严肃考场纪律。建立了巡视、监考和试卷传递责任人制度,制定了详细的监考工作守则,狠抓考试纪律。人社部全国统一鉴定质量督导组全程对我省统考工作进行了检查,充分肯定了我省的全国统考工作,并对武汉、黄冈两市统考的组织、考务、便民措施等工作给予了极高评价。
(五)民办培训学校树形象,强管理,办学水平有提高
全省有1063所民办培训学校,去年,按照省学习实践办的统一安排,参加了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省上下多形式组织了专题培训学习。各地将学习活动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完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省基本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参学两个“全覆盖”,民办培训学校的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其中,省直有25所学校建立了党支部,促进了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思远信息技术培训学院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学院整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近万人,办学质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成为非加盟式IT培训的全国领军学校和知名品牌。去年,温总理到该校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最近,该校被评为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目前,全省民办培训学校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加大整改力度,促进规范办学,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职业培训品牌。
同志们,回顾过去一年,职业培训工作急事、难事多,特点、亮点突出,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诚挚地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准确把握职业能力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做好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首先要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应该说,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阶段,面临着我们的工作体制机制、手段方式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烈反差的挑战,面临着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任务下,要不断创新,突破工作难点的严峻考验。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党和国家把职业能力建设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和能力不适应的挑战
去年,总书记在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提出,没有一流技工,就没有一流产品,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技工教育和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对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者和广大技术工人是巨大鼓舞和鞭策。去年,省厅还专门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大家抓住这个机遇,营造工作氛围,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抓手。在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胡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温总理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温总理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因为现在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用于社会保障性的支出约为80%,用于就业促进性支出仅占20%左右,其中用于职业培训补贴的资金不到10%,所以温总理在人大会上强调这句话,是有背景的。为此,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召开视频会,要求今年各地在安排就业专项资金时,原则上应保证不低于15%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这次视频会一直开到了市州,在会上,王晓初副部长讲的非常坚决,要求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不能低于15%。今年春节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才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央将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把职业能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富民强国的重要战略措施,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所谓战略高度,不是权之计,今后是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推进实施。这就要求我们要将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我们的工作只有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才能争取重视,获得支持,才能有所作为。比如,职业培训的发展、管理和规范问题,在今后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培训是就业之基。目前,职业培训量大面广,大家都在反映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问题,都在反映资金的安全问题。对这“两大问题”,希望大家要认真对待。职业培训工作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建立长效管理、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有两点是要保持清醒头脑的:一个是职业培训所有环节要建制度,细查细管不留漏洞,确保资金不出问题。一个是要真正把职业培训融于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职业培训不能离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说大一点,还要融于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一个地方发展产业,首先要考虑人力资源的支撑,招商引资上项目首先要考虑劳动者用工技能配备。如果没有人力资源支撑,怎么解决技能人才缺口问题,怎么解决有人但没技能的问题。这个观点一定要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宣传。技工院校应该是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发的主阵地。我们的办学模式、开设的专业是否真正的与产业企业用工需求对接?各个市州是否做到能准确把握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这些工作都不做,怎么能解决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所以说,我们讲认清形势,是要首先搞清楚市场,先搞清楚企业需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技能人才。技工学校不是象过去那样包分配、包招生,学校现在实质上就象企业一样管理,学生就是产品,产品不合格,社会不需要,学校就没有出路。所以,我们要进行战略发展考虑,不仅要考虑今年、明年的变化,还要制定五年、十年的规划,既要看在眼前,还要立足长远,这就是形势对我们的考验和要求。又如,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我们如何承接?如何落实?我们准备好了没有?今年,中央首先在中职学校中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学费的政策。这是温总理在人大会上讲的,首先从这里开始,以后对中职教育实行免学费的政策。我们的技校如何具备条件,用足用好用活这一政策?有没有应对、承接的计划?就象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一样,首先要规划场地,要配备师资和设备。另外,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我们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进行摸底没有?怎样组织落实?我们的学制、实力是否具备条件?大家一定要有战略部署和规划。再如,今年中央和省都要召开第二届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培养和政策的出台都有一系列的具体部署。我们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营造高技能人才工作氛围,推进党管人才、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的形成。大家常常说,高技能人才工作推进很难,手段弱,基础差,工作协作机制不健全,现在有一个好的机遇来了,我们怎么积极争取?怎么为企业培养合格实用技能人才做好服务?我们的服务手段是什么?我们的工作抓手是什么?我经常说,推进工作,有三个事情是要注意的,一是要有工作思路,工作步骤要搞清楚;二是要有工作抓手;三是要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活动也是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设施的变化。我认为,现在我们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底数不清。因为企业用工本身是动态的,再加上学校和就业部门,和企业衔接不是很严实,所以我们对好多数据统计是估计加分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从事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同志们去调研剖析本地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如何做好紧缺型人才培养选拔。今天,来了不少企业的代表,我也希望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要和有关培训机构组织衔接好。我们要利用所有的职业培训工作杠杆,撬动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例如,通过鉴定评价,激励企业职工在岗培训,钻研技术,岗位练兵,技能成才。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机遇就是打时间差,打提前量。错过一轮机遇,等于落后一个时代。
(二)我省新一轮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凸显出高技能人才工作空间的拓展和体制机制缺失的考验
目前,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开发带)、新农村建设仙洪实验区、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必将带来新一轮技能人才更大更强劲的需求。特别是,今年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第二个中关村,马上有一系列的政策配套。这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把高技能人才工作推向了新的起点和新的基础,也为高技能人才工作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我省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青黄不接,培养不够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凸显。据初步调查,“十一五”期间,全省技能人才缺口达200多万,高技能人才缺口80多万,现在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仅不到3万人,按照现在的速度培养,要解决80万的缺口要二十多年。同时,目前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武汉、、、、等地高技能人才占全省的70%以上。其他地区不是不需要高技能人才,而是需要加大培养力度。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手段方式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已经成了全省的中心工作。省委罗清泉书记要求举全省之力,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主创新的摇篮。作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如何服务于全省这个大局?如何在服务中有所作为?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围绕全省的中心工作,高技能人才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所以,我们要求省直和武汉市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搞好服务,建立服务平台,订规划,出实招,强措施,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各市州也要紧密围绕东湖高新示范区的5大重点发展产业(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与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研发与信息服务),紧贴区内2000多家高新企业用人需求,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切实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另外,武汉城市圈建设已有6年多。但目前,我们在“一体化”推进方面仍进展不大,工作切入点和抓手不明确,连最基础的数据共享都没有实现,更没有形成互联互动工作机制,至今未开展一项大的有影响的活动。今年,我们要按照“五个一体化”的要求,树立“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通过项目推动圈内9个城市间建立服务、竞赛等合作平台,实质性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再如,关于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我们要重点开展旅游、酒店管理技能培训,能否建立酒店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能否在促进旅游业专业设置、用工引导、培训就业、鉴定评价“一条龙”服务方面探索出成效?在仙洪新农村实验区以及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如何建立技能人才服务平台,力争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如何加大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指导就业?如何将培训、鉴定等服务窗口向乡镇延伸?今年,要在县一级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给予专门编制,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揽子工作,乡镇确定了派出机构,我们的职业培训和鉴定服务窗口要利用好这个资源,工作触角延伸到乡镇,做好服务。这些问题都值得积极探索,大胆推进。
(三)新的“招工荒”再次警示我们:务必加强技能培训针对性和校企合作点对点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春节过后,、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出现新的“招工荒”,我省也不同程度出现企业“招工难”。不少企业老板反映,新一轮“招工荒”问题更加严重,不仅仅技术岗位缺工,而且连熟练的普工都难以招到。招工难问题虽然有多种因素,但说到底是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同时表明我们的技能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培训质量和实效还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招工荒”给我们带来了强烈信号警示: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有效对接不够。我们的办学思路、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实训操作都必需要紧密围绕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来开展。要在一定范围内点对点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眼光要立足全省乃至全国层面来考虑人才的培养。现在搞培训,首先是看报名的有多少,再来配备师资和设备进行培训。我们能不能设立倒立机制,先摸清市场的用工需求,既要看到当前,又要看到长远;既要看到当地,又要看到全省;既要看到全省,又要看到全国;既要看到全国,又要看到世界。哪些专业受企业欢迎,哪些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的特色专业在全省甚至全国是排在什么位置,这些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一直说,学校要和企业打成一片,要和企业老总、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和车间负责人交朋友,这样得到的信息就多。事实证明,凡是校企合作扎实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我们要和省内外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当然,首先要和省内企业加强联系。去年,我们要求要推荐就近就地就业,扭转目前我们培养的人才80%外流现象,满足省内企业的用人需求。总体上讲,我省校企合作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市场紧缺型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了解不多,学校和企业深层次合作不够。去年,我们联合省国资委、经信委建立了一个校企合作联系制度,但也只是浅层次的。今年,要制定有关政策制度,推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到基层调研时,常常听到一些反映,想学技能却不知道到哪里学?这说明我们的服务平台不完善,很多特培生源都是自己找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各显神通。前不久,媒体报道外省组织专列,送农民工上京从事家政服务。在这里,我提三个“会同”,希望各地要根据省的主导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会同就业系统开展企业用工调查,会同学校建立培训信息系统,会同企业做好专业对接、实训操练、就业安置等。如果把这三个“会同”做到位了,那么我们的工作机制、管理体制才会进一步完善,培训的有效性才会进一步增强。这里要强调一点,各地要加强信息网站建设,及时公布区域用工、培训需求情况。可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开展此项工作,同时,也应积极举办招聘会、招生周、技能节等专项活动,打造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把技工院校办成企业职工培训、输送后备人才的基地,把企业办成技工院校的实习实训和安置就业基地。
三、强化措施,切实做好今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
关于今年的工作,省厅专门下发了要点,明确了今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根据新的职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两项工作列入了职业能力建设职能范围。4月8号,部里还将召开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今年的工作将根据部里的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充实。下面,我先重点强调几项工作:
(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扎实推进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实施
最近,人社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13号),并召开视频会议,对今年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做出部署。今年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总体要求是: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下大力气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一是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企业在岗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重点培训任务。二是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和技工院校的职业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强化企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做好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三是要更加注重培训质量。大力提倡和推广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促使职业培训实现和市场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今年,张省长提出,要重点抓企业在岗培训,把促进就业和缓解企业用工紧张严峻形势对接起来。四是要更加严格落实资金管理制度。部里刚下发一个通知,要求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监管,职业培训资金都属于就业专项资金。部里通知明确提出资金管理的“五项制度”:即资金拨付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监督制度、资金拨付公示制度、资金支出结果报告制度、资金监督管理质询、问责和跟踪反馈制度,这“五项制度”我们要严格执行。各级人社部门分管特别职业培训的同志,一定要严格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事,绝不能够允许任何机构和个人套取、骗取、挪用、贪污培训补贴资金。最近,国家加大了对就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各地要积极配合财政、审计部门,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畅通监督渠道,强化信息公开,确保资金安全。我一再强调,希望大家不要出事,一旦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于己、于事业都不利。今年,全省特别职业培训任务是15万人,省厅将按照人社部13号文件要求对今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二)以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
高技能人才工作是引领和带动职业能力建设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始终是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关于这项工作,我在每年度的工作会上都反复强调,但这项工作没有完全突破,企业主体作用没有发挥;政府主导激励不够;学校培训实力不强;服务平台不通畅。今年要更加强调,重点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
第一,建立协调机制。去年会议布置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三项任务:要召开高规格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要出台高技能人才工作有关政策;要广泛开展竞赛和表彰奖励活动。有些市州工作推进缓慢。希望今年全省都要高举高技能人才工作这面旗帜,而且要利用好国家和省第二届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的良好工作氛围,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视,建立工作协调机构和督查机制,真正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部门主管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使高技能人才工作高端带动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
第二,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今年,我省要召开第二届人才工作会议,组织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具体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一是加快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优质、高效服务平台,提供工作活动支撑。今年,我们要组织技工院校和省内外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盟,从招生、教学、实习、就业“一条龙”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二是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挥行业和企业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今年,将在我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进评价模式的创新。三是实质性推进技工学校教学改革。围绕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学生实习与推荐就业、师资交流与生产实践、职工培训与技能提升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相对接。四是进一步推进在省内大中型企业中建立技工院校学生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加快培养紧缺型技能人才,为提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贡献率提供支撑。
第三,开展系列表彰奖励活动。今年,按照部里统一部署安排,组织参加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第二批中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评选活动。开展“省技能大师”、“省技术能手”和“省首席技师”评选表彰活动,做好推荐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专项津贴工作。
(三)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突出技工教育培养特色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又是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高技工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的基础服务能力。关于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去年召开了专题会,今年要抓好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出台《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实质性推进22所技工院校的13个重点专业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改革。二是加强专业设置备案管理,从专业源头上撬动对企业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展“一体化”教师培训和综合素质课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开展评估督导检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做好“十二五”国家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国债资金项目规划、认真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和国家助学金资格申报和审批、助学金发放管理等工作。四是拓宽招生思路。目前,技校毕业生出路很旺,供不应求。招生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必须进一步拓宽招生思路。技工院校招生生源不应该仅仅是初、高中应届毕业生,还包括企业的保送生、委培生,农村的初、高中肄业生等,高级技工学校要重点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进一步加大定向招生比例。现在,我省技工院校定向招生比例达到50%的不多,希望各技工院校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更新观念,打开思路,采取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促进招生。
(四)以“质量”建设年为主题,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公信力
近几年,随着鉴定工作的快速发展,鉴定事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鉴定工作越是处在大发展阶段,越是要切实树立“质量优先、兼顾规模”的工作理念,强化“三个转变”的措施,即抓发展向抓规范转变,抓规模向抓质量转变,抓市场向抓品牌转变,确保鉴定过程中的管理质量和鉴定结果上的内容质量。今年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第一,开展一项“质量”建设年活动。省厅将今年定为全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建设年,把规范工作程序、加强考试管理、建立督导制度和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这项活动是今年鉴定工作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要开展一系列活动。省厅制定下发了“质量”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希望各级鉴定机构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抓出实效、抓出特色。
第二,健全“两个体系”。一是健全职业技能鉴定多元化评价体系。今年,部里要求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鉴定多元化评价体系,推广社会化考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技工院校课程认证等多种模式。省厅今年将选择10家中小型企业、5家民营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二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按照部颁统一标准,采取多项质量监控措施,实行鉴定工作流程规范运行,促进鉴定质量标准化管理。今年,要在全省10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中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县级鉴定机构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希望我省县级鉴定机构积极申报,首开先河。各级鉴定机构要积极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使我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整体上台阶。今年,还要重点推进在线考务管理工作网建设,实现全省市、州、县与省厅在线考试网络视频链接全覆盖。这是条硬措施,今后通过省鉴定中心智能化考场总控室可以对全省各市、县每个智能化考场考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行业企业证书实行备案管理。
第三,积极拓展“三个工作领域”。一是要积极开展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设立鉴定所(站)。进一步扩大普通高等院校全国统考规模。积极为高校学生特别是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鉴定服务,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组织专场职业技能鉴定。二是要做好特殊群体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做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鉴定服务工作,进一步向乡镇和村组延伸。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鉴定服务工作,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和就业需求,推进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三是要大力推广在线考试。在全省推广30个职业在线考试,实现理论考试机考。
(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整改措施,促进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健康发展
民办培训学校是职业培训的一支重要队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面对日益壮大的民办培训队伍,在发展中抓好规范管理,在规范管理中促进发展,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紧迫。今年,对民办培训学校管理重点是依法规范,强化日常管理。
第一,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目前,我省民办培训学校发展较快,加强日常监管非常重要。按照全省民办培训学校分级管理规定,省厅将出台加强省直管民办培训学校管理的意见,把省直管民办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学校评估认定等日常管理工作分别交由省技校教研室和省鉴定中心承担,目的就是通过明确职责,加强监管,促进民办培训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各市州可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对本地民办培训学校的日常管理。这项工作是根据部里“三定”方案职能调整过程中,把民办培训学校的评估认定交给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省厅按照部里“三定”的要求,也进行了调整。
第二,加强服务,引导规范办学。这几年,民办培训学校在发展中,一些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虚假广告欺诈、恶性竞争、无序转让、违规收费等方面。这里强调一点,对民办培训学校的无序转让要严加管理,有些学校一年转让两次。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我省民办职业培训将失去社会的信任,丧失应有的地位。今年,省厅将对民办培训学校实行“星级”管理,推动民办培训学校规范办学,在社会上树立一批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群众信服的诚信办学典型,扩大民办职业培训的社会影响,提升民办培训学校的社会形象。我们作为民办培训学校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做好服务指导工作。要帮助民办培训学校在建设用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以及落实教师、学生各项待遇等方面都要做一些有效服务和对接工作,鼓励民办培训学校做大做强。
今年,围绕职能调整,还要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部里马上要开会部署这两项工作,我们要按照部里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做好调整、规范、管理等各项工作。
四、求真务实,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压力更大。在这里,我就工作的落实问题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立足大局,谋划工作。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我省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各地要把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发展战略的大局中来认识、来谋划。首先是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工作思路,合理制定规划。如何立足大局,服务中心,我在前面已经讲了,希望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还有各职业培训机构,都要把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去,一定要和当地的用工需求、企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去年,在油田开展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企业一线职工,对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非常认同,深受鼓舞,大家都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广泛深入地推进。下一步,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首席技师选拔、技能状元大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校企合作等方面有所突破。希望今天到会的各位局长,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当地技能人才用工需求,抓好落实,部署安排好工作,通过推进这几项重点工作的突破,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二是要上下联通,提高效率。现在有个不好的现象,工作部署和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节奏非常缓慢,有些工作,时间一错过,上级精神没吃透,下面情况没有掌握到位,容易造成工作断档。所以说,工作部署不能停留在会上,我们调研时到基层问情况,一问三不知,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现在有些局长给我提意见,虽然很尖锐,但我很高兴,因为你提意见,说明在思考,他不思考,不提意见,说明工作没有开展,什么也不关心。要强化时间观念,加快工作节奏,破除“拖拉、等一等”的慢作风。首先省厅要做好表率,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要上情快下达,下情快上报,任务要快分解,措施要快出手。现在,很多工作布置下去后,落实不力,要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强化任务到人。会上还要签订特别职业培训责任状,各地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推进工作,不能只是走形势,责任状签一时锁一世。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今年,按照省委的要求,市州和各县市将分别面临机构改革,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职业能力战线的干部职工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因为上半年有几大任务,包括部署安排今年的工作,去年第二批特别职业培训和今年的特别职业培训的落实,首席技师选拔,上半年还要进行机构改革,希望大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推进。
三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规范程序。我省职业培训学校和鉴定所(站)量大面广。现在,关键是不能让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日常监管落空。今年,要把民办培训学校日常监管纳入管理重点,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在社会上树立一批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群众信服的诚信办学典型。
四是要严肃纪律,确保资金安全。今年,国家加大了对各项资金的专项审计力度。从年初开始,已全面部署对专项资金的审计检查,并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最近,媒体也陆续进行了报道。目前,特别职业培训还没有出问题。在这里,我想再次强调。希望各市州分管领导要把资金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明确有关当事人、责任人,严格管理,规范程序,要切实加强自律,做到警钟长鸣,确保资金安全。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中央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自尊自重,接受监督,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不违法乱纪,不踩高压线。关于职业培训的“两大问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是个长期任务,根据市场情况变化,在不断变化。资金的安全问题是最大的一件事情。
同志们,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起点,明确新思路,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努力开创职业能力建设事业新局面!
谢谢大家!